健康話題作文素材大全
1:
晉代名將陶侃的奇怪癖好
***健康是事業的基礎***
晉代名將陶侃累建奇功,被封為柴桑侯,享有四千戶的俸祿,卻有個奇怪的癖好——搬磚。
每天清晨,他把一百塊磚搬到院裡,傍晚,又把那一百塊磚搬了出來。每次都累得渾身是汗,頭上直冒熱氣。然而,誰去幫他,他都不肯。不論陰晴雨雪,也不論春夏秋冬,他總是按時搬運,從不間斷,多麼奇怪呀!
“陶將軍,你這是幹啥呀?”
陶侃拍拍身上的灰土,說:“你瞧,我們國家的北方領土,都已落入別人的手裡。我立志要恢復中原,可是,過分的安逸生活,就會損害身體。沒有健壯的身體,怎麼能實現巨集大的理想呢?我之所以天天搬磚,正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身體和意志呀!”
果然,陶侃由於堅持搬磚活動,使他的身體更加健壯起來,所以在後來的多次戰鬥中,能夠經受艱苦的考驗,取得輝煌的戰績,建立很多的功勞。
2:
好人最長壽
***良好的心態有益於健康***
善惡影響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這是美國密歇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對2700多人進行了14年跟蹤調查後,得出的結論。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也共同對此問題跟蹤調查了加州阿米達縣7000位居民,得出的結論與上述不約而同。
他們驚訝地發現,一個樂於助人,和他人相處融洽的人預期壽命顯著延長,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懷惡意,損人利己和與他人相處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倍。
他們還發現,樂於助人的人可以激發人們對他的友愛和感激之情,其從中獲得的內心溫暖緩解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焦慮,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系統。在哈佛大學一次實驗中,學生們被要求看一部記錄一位美國婦女終生在加爾各答救助窮人和殘疾者的影片,觀眾被主人公的生動事蹟感動了。隨後對這些學生的唾液進行了分析,發現他們免疫球蛋白A的數量比看記錄片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這種抗體功能能防止呼吸道感染,增強自身免疫系統。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如果經常面對周圍人們對他的深深感激和溫暖,身心總處於一種和諧的境地,就會感到越活越有意思,這也是健康的首要條件之一。因此,一個人要想長壽,首先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和社會及周圍的人相處融洽的好人。
3:
長壽的馬寅初
***從容者多健康***
著名人口學家馬寅初先生,歷盡艱難,一生坎坷。可是他處世樂觀,遇事從容。他把開大會對他大轟小嗡的批判當做“洗熱水澡”,鎮靜地說:“我這個人每天洗冷水澡,不管多冷的天都不怕,現在天氣並不冷,給我洗熱水澡,我更不在乎了。”他在91歲時患了直腸癌,醫生都不敢對此翁動手術,他卻平靜從容地走上手術檯。當平反通知送到他面前時,他已是百歲人瑞。他於101歲時仙逝。正是一生從容自若的心境,使他雖處逆境多難而能健康長壽。
現代科學家、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威迪安特教授近年公佈一項研究報告,活得最長的是那些從容不迫、不怕冒險的人。有這種能力的人,諸如體育鍛煉、飲食習慣更為有利於健康長壽。
古今中外健康長壽之人,大都是性格開朗,從容處世。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健康老人十條標準”,第一條就是“有充沛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起日常繁重工作”。因為從容會使人的心境平靜寬容,凡事順其自然,不揹包袱,不受任何心理壓力的干擾,可以避免情感失調疾患的產生。
4:
運動的益處
***身體健康有助於提高智力***
當湯姆·康克林還是大學一年級的新生時,他費了好大的勁想加入學校的有氧健身操俱樂部。隊員的選拔條件是平均積分必須達到一定程度——為此,康克林在學業上整整奮鬥了一年,學業的平均成績合格,他被錄取了。開始訓練後,他的平均成績一下子升到了B,康克林驚歎道:“我可以吸收大量資訊,而且過目不忘。”當他成為教師後,他總是建議那些苦於學海無涯的學生去做有氧健身操。
運動的益處不僅僅在於提高心率,對健身迷來說,這不是新發現。很多研究人員是在研究了運動和學習之間關係之後認為,鍛鍊就像它增強了骨骼、肌肉和心肺的功能那樣,它也增強了大腦內部深層結構各部分的機能——基底神經節、小腦和胼胝體。
當然,不鍛鍊,阿諾德·施瓦辛格也不會身材短小,愛因斯坦也不會智力平庸。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通過有氧運動使人的大腦產生了一些重量變化,人們掌握新知,牢記舊知的本領有所提高。鍛鍊不僅能以更充足的供血營養大腦,還能供給細胞更豐富的天然物質,一般稱作神經激素,以促進細胞生長,在有氧運動的基礎上,加上舞蹈、籃球等一系列協調性的複雜動作,大腦的神經元之間會生長出更多的聯結,意味著大腦能更好地自理各種資訊。
5:
張海迪的故事
***不健全的軀體與健全的心靈***
5歲的時候,張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作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寫小說、畫油畫、跳芭蕾、拍電視、唱歌、讀碩士……甚至,她很喜歡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主持人朱軍問她,你這樣坐著是不是很難受,她說,是的,非常難受,可我已經這樣坐了40年了。作為政協委員,她的提案是在高校推行無障礙設施。“我很痛苦,但我一樣可以讓別人快樂”,我雖然是一個殘疾女性,但是我要健康地活著,我的內心沒有一點殘疾,並且我拒絕“殘疾”這兩個字。我曾經說過一句話:越是殘疾,越要美麗。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要用很多東西去“遮蔽”殘疾,這個詞好,遮蔽,這個應該是智者的選擇。當然,我要正確對待殘疾這件事,但是,最終我要從內心摒棄和忽略“殘疾”這兩個字。
6:
老年運動家愛因斯坦
***運動是健康之源***
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惜時如金,但他竟捨得每天抽出時間從事文體活動。
這裡有他一段美談:他去比利時訪問時,國王和王后準備隆重地歡迎這位傑出的老科學家。火車站上張燈結綵,官員們身著禮服列隊在車站迎接。火車到站後鼓樂齊鳴。可是,旅客都走光了,也不見愛因斯坦的影子。原來,他提著皮箱,拿著小提琴,從前一個小站下車,一路步行到王宮。王后問他為什麼不乘火車到終點站,而偏偏徒步受累呢?他笑著答:“王后,請不要見怪。我生平喜歡步行,運動常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
愛因斯坦晚年時,還堅持勞動堅持鍛鍊,他經常從事一些家務勞動和栽花、澆水、剪枝,還經常邀請朋友去爬山,有意識地磨鍊意志,鍛鍊身體。有一次愛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及其兩個女兒,興致勃勃地攀登瑞士東部的安加丁冰川。他們按照登山運動員的要求,身背乾糧袋,手持木柺杖,順著山徑往上爬。在旅途中,愛因斯坦談笑風生,十分活躍,好像年輕人一樣。從此,人們贈給他一個光榮的稱號:“老年運動家”。
7:
喜歡散步的名人
***健康身體重在堅持***
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學者、作家、名人都非常重視身體的健康,為此進行規律性的運動,才有了健康的身體,保證了他們取得卓越的成就,而成為名人。
鄧小平同志一直堅持散步,“***”期間也仍然堅持長期形成的散步習慣。每天清晨,他繞著院子裡的兩棵槐樹轉,每次一定要走幾十圈,每圈有一定的步數把它當做一件嚴肅的事情,認真去做。
鄧穎超也散步,數十年如一日,她每頓飯前行走1000步,飯後行走200步。
散步也是朱德的主要鍛鍊專案。他有個雷打不動的生活習慣,即吃飯在食堂吃,不管颳風下雨、嚴寒酷暑,從不將飯打回宿舍或辦公室。他認為,飯前走動能增進食慾,他早晨起床之後及晚上睡覺之前也要散步。他晚年仍堅持每天步行3次,每次步行1500米。
8:
呼喚健康、“綠色”的社會風氣
——健康的社會風氣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現在我們的GDP增長了,物質文明提高了,社會風氣和道德水準也應當相應改善和提高。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社會風氣問題是近年群眾最關心的社會問題之一。社會風氣是一種固有的社會習慣,而公平、向上、善良、誠信的社會風氣則有助於促進社會的發展。良好的社會風氣並不主要依賴個人的道德修養,缺乏競爭是社會發展的弊病,但非正當競爭勢必引發社會風氣危機。從部分市民對以權力、金錢為取向的社會價值觀的評價可以看出,社會風氣和腐敗問題密切相關。以四張關係網***家庭、權力、金錢、人情***為代表的不良社會風氣,正在某種程度上妨礙中國社會向更公平、公正的方向發展。儘管有人將不良社會風氣歸咎於市場經濟的效益原則和等價交換原則,但西方社會展現的卻是一個誠信友善的社會。可見,公平和誠信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道德原則。
對於一個強調生活質量的社會來說,需要綠色GDP,更需要健康、“綠色”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