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中個人資料

  張紀中,曾在山西原平解村公社插隊,在***原軒崗礦務局***中學擔任歷史教師。27歲時,被山西省話劇團正式錄取,成為一名話劇演員。1979年扮演《當我們年輕的時光》的男一號,從此便走上了銀幕。1987年,擔任製片主任的張紀中和導演張紹林合作拍第一部電視劇《百年憂患》。但是很多同學還不太清楚。那麼接下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供您參閱。

  _張紀中資料背景介紹

  姓 名:張紀中

  生 日:1949年8月23日

  籍 貫:北京

  職 業: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高階經濟師。曾任《三國演義》製片主任、《水滸傳》總製片主任、《笑傲江湖》製片人等。

  獲獎情況:多次獲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

  簡介 山西原平解村公社插隊。煤礦中學歷史教師。27歲時,被山西省話劇團正式錄取,成為一名話劇演員。1979年,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看拍電影,卻意外的獲得了扮演《當我們年輕的時光》的男一號的機會,他就這樣走上了銀幕。1987年,擔任製片主任的張紀中和導演張紹林合作拍的第一部電視劇《百年憂患》。。。。。。夫人樊馨蔓張紀中成長經歷 生於1951年的張紀中註定要走一段艱難的人生之路。他的父親解放前是個資本家,做過國民黨的代縣長,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可謂是個無法擺脫的困擾,這個陰影始終惡夢般地籠罩著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在老師的鼓勵下,連文藝都不知是何物的他報考了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那時候的張紀中又瘦又高,像根豆芽菜,很適合跳舞,全然不像中年以後那樣粗壯威猛。專業考試一項項過關了,但因為政審沒過關,學校沒有錄取他。後來,張紀中來到了一家煤礦,在煤礦中學當上了一名歷史教師。再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張紀中的命運出現了真正的轉機。

  27歲時,在機緣巧合下,張紀中被山西省話劇團正式錄取,成為一名話劇演員。1979年,在上海的一個朋友帶他去上海電影製片廠看拍電影,卻意外的獲得了扮演《當我們年輕的時光》的男一號的機會,他就這樣走上了銀幕。1987年,擔任製片主任的張紀中和導演張紹林合作拍的第一部電視劇《百年憂患》,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為他們以後進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礎。之後,他與張紹林又合作了《刑警隊長》、《有這樣一個民警》、《好人燕居謙》等多部片子,這些片子竟然全都獲了“飛天獎”,而之後的《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等影片的熱播,張紀中也贏得了全國觀眾的喜愛,無愧於金牌製片人的名號。張紀中創作電影 1982年《臺島遺恨》演員張紀中創作電視 1990年《三國演義》製片主任

  1996年《水滸傳》總製片主任

  1999年《藍色妖姬》製片人

  2001年《激情燃燒的歲月》

  2001年《笑傲江湖》製片人

  2002年《青衣》

  2003年《射鵰英雄傳》

  2003年《關西無極刀》製片人

  2003年《永樂英雄兒女》製片人

  2004年《天龍八部》

  2006年《神鵰俠侶》

  2006年《民工》製片人

  2006年《碧血劍》製片人

  2007年《呂梁英雄傳》總製片人

  2008年《鹿鼎記》

  2008年《倚天屠龍記》張紀中作品創意 他不在乎別人怎麼說他,他關注的永遠是作品,永遠不是觀眾。“拍得好看才是硬道理”。

  這裡是一個粗略的統計:《三國演義》至今海外版權已賣了600多萬美元,《水滸傳》首輪廣告收入為10700萬,《射鵰英雄傳》首輪賣了3600多萬,《笑傲江湖》首輪廣告賣了5000多萬,海外版權2000多萬,《天龍八部》首輪賣了3400多萬。 張紀中2000年4月,各家電視臺為了爭奪由張紀中製片的電視劇《藍色妖姬》的播映權,展開了一場火藥味極濃的爭搶。該劇最終以1500萬元成交,憑藉著每集70萬元的高價,打破了《還珠格格》創下的50萬元一集的紀錄,也由此成為了電視市場勁吹的“哄搶”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劇。

  2002年,最值得關注的現象之一是——— 幾乎全體中國人都在為一部激情四溢的理想主義大劇《激情燃燒的歲月》而徹夜難眠。這部曾被中央電視臺斷然拒之門外的電視劇,在地方電視臺一播出,立刻如巨石擊水,在社會上引發了核爆般巨大的影響,從年頭熊熊地燃燒到年尾,頗似當年的《渴望》。該劇一年內在同一電視臺應觀眾的要求重播了5次,首播收視率達到了12%,重播收視率平均也達到了4.7%。作為製片人的張紀中沒有因為這部劇而獲一分錢的酬勞,但他賺來了口碑。

  《青衣》、《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收視率的節節攀升,在一定程度上,給不景氣的電視劇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其他劇組望塵莫及。買下播出權的各地電視臺,廣告收入都賺到了百分之二百以上,最高的賺取了百分之四百的利潤——— 張紀中的劇成了很多媒體發家致富的絕對保證。

  “張紀中”三個字叫響之後,好事的媒體與觀眾總忍不住將他的作品與港臺電視劇相比。前面的“祖師爺”徐克儼然是一座高山,而1983版《射鵰英雄傳》又深得人心,黃日華、翁美玲的經典組合看似無法超越——— 怎麼辦?然而,僅僅四年之後,看張紀中的武俠劇,已然成了中國人的新時尚。電視劇武林盟主的大旗,就這樣被張紀中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