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科夫戰役的主導者是誰

  哈爾科夫戰役是二戰期間蘇聯與德國之間的戰役,主要發生地點在烏克蘭的哈爾科夫這個地點,故而得此名。在這場戰爭中,蘇軍是主動方,德軍是被動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哈爾科夫戰役的主導者

  哈爾科夫戰役是蘇聯紅軍與德軍之間搶奪哈爾科夫這個城市而展開的一場戰爭。哈爾科夫戰役的主導者是有變化的,從一開始的蘇聯逐漸變成了德國。那麼這些變化是怎麼發生的呢?

  一開始蘇聯是想要通過主動進攻來迅速奪取哈爾科夫這個城市,但是在進擊途中,卻被德軍發現。原本蘇聯的計劃是西南面的軍隊充當主力,在衝入德軍軍隊後,由突襲側翼的南方蘇聯紅軍接應,雙方夾擊德軍。但西南面的紅軍低估了德軍的實力,在進攻是被堵住了,雙方不但不能匯合還被俘虜了大批士兵。

  在第二次戰役中,主導者依舊是蘇聯。他們設定了從德軍缺口打入內部的計劃,但是在他們剛出擊的時候就遇上了德軍中實力最強的軍隊,襲擊再一次失敗。在這場戰爭之後,接下去的戰役主導權已經落入了德軍手中。

  第三次戰役,是德軍進行的反撲。雖然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受到重創,但是實力還是在的。這一次他們集中兵力對附近的蘇聯紅軍進行了強有力的攻擊,最後滅掉了蘇聯52個師,還將哈爾科夫這個城市再一次搶了回去,並且佔領了另一個城市——別爾哥羅德。

  第四次戰役的主導權再一次落入了蘇軍手中。原本德軍已經做好主動出擊的準備,但是北非德軍的投降影響了士氣,所以蘇聯搶佔了先機。在這一次戰役中,蘇聯穩定了形勢,得到了哈爾科夫。

  哈爾科夫戰役的主導者大體上來講可以說是蘇聯,但是德軍也曾一度得到過主導權。

  哈爾科夫戰役過程

  哈爾科夫戰役是發生在二戰期間一場十分重要的戰役,這場戰役為烏克蘭的收復打下了基礎。哈爾科夫戰役過程到底什麼樣的呢?蘇聯和德軍之間到底誰勝誰負呢?最終哈爾科夫這個城市被哪個國家給佔領了呢?

  在第一次戰役中,蘇聯做好了部署,通過西南面軍隊和南面軍隊會和來兩面夾擊德軍。他們以為經過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軍受到了重創,實力變弱,所以這個作戰方案就這樣定下來。但是當真正實行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德軍的軍隊實力還是很強,所以第一次戰役蘇軍失敗,被俘虜了將近20萬士兵。

  第二次戰役,蘇軍發現德軍的缺口,所以從這個軍事缺口開始進攻,但是卻迎面直遇德國的精英部隊。毫無疑問,德軍再一次勝利,蘇軍又一次戰敗。

  第三次戰役,是由德軍主動發起的。這場戰役中,德軍不但滅了蘇聯52個師,甚至還將失去的兩個城市再一次奪回,大大地挫傷了蘇軍的氣勢。

  第四場戰役中,經過同盟軍在北非戰場的勝利,德軍士氣大減,蘇軍士氣大增,再加上兵力的補充,蘇聯再一次出擊。在這一場戰役中,蘇聯終於打破了屢戰屢敗的成績,成功打擊了德軍,並且佔領了哈爾科夫。

  這就是哈爾科夫戰役過程。雖然最後一場戰役是蘇軍勝利,但是整體而言,蘇軍是輸家。他們損失了將近30萬士兵,而德軍才損失了2萬,這個資料對比簡直慘不忍睹。

  哈爾科夫戰役的影響

  哈爾科夫戰役的發生,是蘇聯紅軍為了搶奪哈爾科夫這個戰略城市而發動的戰役。雖然這場這場戰役最終以蘇軍損失慘重的結局收尾,但是從這個戰爭局面來講卻是產生了很大作用的。讓我們通過哈爾科夫戰役的影響來了解這場戰役的意義。

  這場戰役發生在1943年,當時德國與蘇聯之間已經是勢如水火的狀態,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讓蘇軍士氣大增,並且十分自信。而相對而言的德國此時卻是一副萎靡的狀態。當時蘇聯認為德軍被消耗了很多有生力量,實力應該很弱了,所以蘇聯主動策劃了哈爾科夫戰役來作為反撲。

  這場戰役總共發動了4次,令蘇軍沒有想到的是,德國的實力竟然還是這麼強。四次戰役中,蘇聯只有在最後一次勝利過,而且主要戰略城市哈爾克曾多次易主。蘇聯在最後一場勝利時,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蘇軍勢力死亡了7.5萬士兵,被俘虜了將近24萬士兵,可是敵對方的德軍才損失了兩萬人。可以說這場戰役蘇軍雖勝尤敗,幸好的是戰役結果是蘇軍佔領了哈爾科夫,這對同盟國來說還是有很大影響的。那麼哈爾科夫戰役的影響是什麼呢?

  這場戰役的最後勝利,讓哈爾科夫這個戰略城市落入了蘇聯手中,這為同盟軍反攻德軍,收復並且重建烏克蘭這個國家打下了基礎。在此之後,蘇聯的部隊成功地未定了南方的形勢,德軍元氣大傷,再也沒有能阻擋蘇軍反撲的能力,相當於為歐洲戰場的勝利埋下了鋪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