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詞派鼻祖溫庭筠的生平簡介

  溫庭筠,本名為岐,字飛卿,太原祁人,唐初的宰相溫彥博的後裔,是唐代花間詞派的首要詞人,與韋莊並稱“溫韋”,在詩上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溫庭筠簡介

  溫庭筠原名為岐,字飛卿,庭筠是他的藝名,另外也有別名溫庭雲、溫八叉,出生年不確定,經人推斷大概為公元801年或公元812年在太原祁縣出生的。

  溫庭筠的先祖是唐初曾經當過宰相的溫彥博,也算是名門之後了,不過傳到他這裡時,溫家已經沒落了。從小就才思敏捷的他,學習也很勤奮,通曉音律,會吹笛子和彈琴,特別擅長寫詩詞。溫庭筠能在短時間內寫出一篇律詩,相傳他每一次的考試,把交叉的雙手分開後就寫成律詩了,而且押的都是官韻,所以也有人稱他為溫八叉。

  溫庭筠雖是個有才之人,但幾次科考都落榜。公元839年,年近四十的溫庭筠第一次參加科舉,由於被牽連進了與太子李永有關的政鬥,落榜了,只好以副榜貢生的身份在國子監學習。

  此後,溫庭筠因病在鄠郊休息了兩年,沒有參加鄉試,可能也是為了避禍。期間,他去見了從小就認識的朋友李紳。

  公元855年,溫庭筠再次參加科考,因為幫其他考生答題,還大鬧考場,結果可想而知,上榜肯定沒指望。此後,溫庭筠在唐宣宗面前展現了他的才學,得到賞識,但是得罪了宰相令狐綯,勉強當了一個小小的隋縣尉,後來做了巡官。公元865年,溫庭筠國子助教,一年後升為國子監試,因為獨特的考評方式招來權貴的不滿,降職為方城尉,不久就去世了。

  溫庭筠的詩

  作為唐代著名的詩人,溫庭筠有很多的著名詩篇,例如《商山早行》、《望江南》、《更漏子》、《南歌子詞二首/添聲楊柳枝辭》以及《題盧處士山居 / 處士盧岵山居》等等,都是受到後人追捧的著名詩詞。下面來賞析下經典幾首溫庭筠的詩。

  《商山早行》這是溫庭筠的詩的其中一首,這首詩描繪的是溫庭筠在遠赴商山任職的途中,欣賞到了早晨山林間的風景。全詩譯文是:“在早晨起床,馬車上的鈴鐸已經開始震動;經過了一路遠行,我這個遊子開始思念故鄉。雞鳴聲十分的嘹亮,而茅草屋則沐浴著清晨時分還未落下的月亮的光輝;路途當中的足跡稀稀落落,木橋上也覆蓋著清晨的寒霜。已經枯黃的槲葉灑滿了黃山的道路;淡白色的枳花,則在驛站的泥牆上鮮豔的開放。我也因此想起了昨晚夢見杜陵的場景;一群群鴨子與鵝,在河岸的水塘裡嬉戲”。

  《商山早行》這首詩是溫庭筠在趕赴商山上任時,在從長安去往商山的路上所寫下的。表達了溫庭筠遠離故鄉時,心中的離愁別緒。

  溫庭筠所寫的《望江南》這首詞與《商山早行》有所不同,《商山早行》所表達的是思想之情,而《望江南》所表達的是閨中少婦對自己丈夫的思念之情。

  《望江南》這首詞描繪的是,早起的閨中少婦,畫好妝之後,便來到了望江樓上,看著江面上來來往往的船隻,期盼自己的丈夫可以早日歸來。表達了閨中少婦盼望丈夫歸來,但是又不可得的愁苦憤懣的思想感情。

  溫庭筠和魚玄機的故事

  溫庭筠在機緣巧合下相識了魚玄機。魚玄機的父親是個落魄的文化人,鬱鬱寡歡,去世之後,魚玄機母女迫於生計便在妓院攬了一些洗衣服之類的雜活來維持生活。溫庭筠才華橫溢,長相卻是醜陋的,但也擋不住他那顆浪子之心,他流連於妓院青樓。正是在這種巧合下,溫庭筠便認識了年僅十一歲的魚玄機,此時的魚玄機已小有名氣,溫庭筠看她聰明伶俐,便收了做徒弟。

  魚玄機和溫庭筠就成了師徒關係,溫庭筠教魚玄機如何寫詩,在生活上也照顧了她們母女。幾年後,溫庭筠要離開長安去外地做官,或許是日久生情,老師離開之後,魚玄機意識到自己愛上了溫庭筠,寫了好幾封情書表達情義,溫庭筠呢?他卻將少年才子李億介紹給他。這也算是變相的拒絕她的表白。

  溫庭筠為什麼拒絕魚玄機?或許是礙於師生關係,溫庭筠堅守師生的界限,或許溫庭筠也是喜歡魚玄機的,但是年齡相差之大,自己長相又是這般醜陋,深感自己配不上魚玄機。據說,後來溫庭筠又去找了魚玄機,但是魚玄機卻再也不見他。唉,本是一段風流佳話,無奈天意弄人,有情人未能終成眷屬。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