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的祕史趣聞
據悉,咸豐皇帝因戲劇而與大臣們爭風吃醋?這是怎麼回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咸豐皇帝的執政生涯,應該辯證的分為兩個階段。執政前期,他整頓吏治、任賢用能、果斷幹練、頗思進取;執政後期,他喪失信心、自甘墮落、逃遁避匿、相當頹廢。面對英法聯軍的囂張氣焰,目睹太平運動的如火如荼,坐觀大清王朝的江河日下,飽嘗憂患的咸豐皇帝一味麻醉自己,於是,聲色犬馬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咸豐皇帝后期的好色和風流,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開啟他的履歷,諸如春藥、房中術之類的字眼比比皆是;放眼他的後宮,諸如“四春”、曹寡婦之流的女人不勝列舉。除了沉湎女色外,咸豐皇帝還是個大戲迷,熱衷於看各種劇種戲曲,上至國粹京劇,下至地方戲崑曲,由此倒引出一段他與大臣們爭風吃醋的風流案來。
當時,戲曲界活躍著一位叫座京城的紅伶,名叫朱蓮芬。別看朱蓮芬這個名字非常女性化,但他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男人。朱蓮芬本名朱福壽,生於蘇州,是著名昆旦朱福喜的胞弟,精於崑曲,後來名列“同光十三絕”。因為他生得肌膚白膩、身段纖細、神態風流、性情嫵媚,所以成為不少官員富豪“狎邪遊”的焦點人物。
狎邪遊,是清朝官員嫖相公*********的雅稱,也是不少官員性取向的另類表達方式。由於清政府規定官員一律不得嫖妓***妓女***,所以明處的嫖妓的沒有了,但暗地裡嫖相公的反倒肆虐起來。於是,一股綿延兩百多年的“男風”應運而起。《紅樓夢》中提到的薛蟠對柳湘蓮,忠順王對蔣玉菡,就是曹雪芹對這種骯髒風氣的大膽揭露。
作為諸伶之冠,朱蓮芬一直受到不少高官的特殊“關照”,其中以光祿寺卿潘祖蔭和御史陸懋宗為最。潘祖蔭學識淵博,與朱蓮芬相互愛慕,在各種場合下儼然夫妻。陸懋宗頗通音律,是京城中名票,也與朱蓮芬來往過密。咸豐皇帝一睹朱蓮芬的風姿後,不覺也動了“龍陽”之性,朱蓮芬無力抗爭,只能成為咸豐皇帝縱情聲色的犧牲品。
朱蓮芬的入宮,對於潘祖蔭來說,還不甚要緊;但對於陸懋宗來說,無疑是生活中的巨大空缺。陸懋宗因為思念朱蓮芬,以至於茶飯不思,夜不能寐,表現的尤為鬱悶和狂躁。為了能讓朱蓮芬回到自己身邊,陸懋宗以公濟私,上本進諫,力陳宮內奢靡鋪張之害,奏請咸豐皇帝散去伶人,節減開支。該奏摺“引經據典,洋洋數千言”,極具含沙射影的效力。
咸豐皇帝一看奏摺,就明白了陸懋宗的真實用意,笑著對左右說:“陸都老爺醋矣!”隨即批奏雲:“如狗啃骨,被人奪去,豈不恨哉?欽此。”一個御史,為了一個男人,竟然和皇帝爭風吃醋;一個皇帝,同樣為了這個男人,竟會對大臣實施人身攻擊。咸豐皇帝荒唐如此,朝中大臣糜爛如此。在這般社會風氣下,大清國腐朽的車輪,還能走多遠?
咸豐皇帝的簡介: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zhǔ******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即咸豐帝。清朝第九位皇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蒙族稱圖格莫爾額爾伯特汗, 清代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手中握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祕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為儲君 。
奕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先後爆發太平天國宗教運動以及第二次鴉片戰爭,最後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朝以後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
奕詝在位十一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於承德避暑山莊,享年31歲。上廟號文宗,諡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葬於清定陵。
從一個帝王的角度來說,咸豐帝的資質在清朝帝王中大概能居中游偏上。他重用漢族大臣,嚴懲貪汙腐敗,改革力度超過了嘉慶、道光兩代君主。與其他的一些封建帝王一樣,在一生中有敗筆也有功勞,但是他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對於世界大勢缺乏瞭解,最終沒能挽救清朝的衰落,作為《北京條約》的直接簽訂責任人,他被刻在了中華民族的恥辱柱上。
從個人際遇來說,在歷代帝王之中,咸豐帝的命運差不多是最慘的一位。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讓他趕上了;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讓他攤上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沒落也讓他碰上了,他駕馭的又是一條已經航行了二百年的千瘡百孔的破船。他無處迴避,責無旁貸又無力迴天,為此痛心疾首,抱終身之恨。咸豐帝在位期間清朝積累了二百多年的矛盾來了個總爆發,咸豐帝一個人把大清朝列祖列宗的苦難都承受了,一生短暫,備嘗艱辛,自打繼位開始,太平天國運動就深深地困擾著他,傾全國之力,依然未見勝利的曙光,又遭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打擊,咸豐帝終於崩潰了,以三十一歲的年齡命喪熱河。但是,當清王朝終於挺過這一系列的打擊之後,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中國逐漸融入到世界的洪流中去,跟過去的閉關鎖國時代相比,天地寬了,機遇多了,大清朝終於度過了乾隆晚年以來的統治危機,迎來了一場枯木逢春的“同光中興”,這真是中國王朝沒落史上的一個奇蹟。然而,咸豐帝卻沒有等到這一天,可見咸豐帝真是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是一位“苦命”的皇帝。
從政治角度來看,他雖說是嘔心瀝血,用力改革,可還是沒有挽回敗局;再加上他下了很多錯誤的抉擇,所以清朝還是那樣千瘡百孔。他的大變革沒有取太大的作用。政治腐敗,國庫空虧,民生凋敝,兵將腐朽一個也沒解決。他的疏忽太多了,他的最大的疏忽竟然可以滅亡一個國家——他沒有阻止慈禧篡政,還加速了慈禧的篡政。他也要為清朝的滅亡負責。
《清史稿》:文宗遭陽九之運,躬明夷之會。外強要盟,內孽競作,奄忽一紀,遂無一日之安。而能任賢擢材,洞觀肆應。賦民首杜煩苛,治軍慎持馭索。輔弼充位,悉出廟算。鄉使假年御宇,安有後來之伏患哉?
先丟了半壁江山,後毀了萬園之園。在位期間無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