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勸學名言有哪些
孔子是春秋後期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的學者之一,相信大家都對這位聖人都有所瞭解吧!如果你想知道一些與孔子相關的勸學名言,那麼你就更加不能錯過這篇文章了,趕緊和小編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勸學名言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3、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4、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5、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8、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9、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1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1、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故事精選
1、魯國正卿季文子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考慮很久,考慮很多次。孔子聽到後,說:對於一件事情,考慮兩次也就可以了。凡事三思,一般總會利多弊少,然而孔子卻不同意季文子如此去做。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做事過於謹慎,顧慮太多,就會發生各種弊病。處事多思是好事,但過分了,也不盡善,這與孔子“過猶不及”的思想是吻合的。
2、子貢問孔子怎樣對待朋友。孔子說:“忠誠地勸導他,恰當地引導他,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在人倫關係中,朋友交往講究的是一個“信”字,這是維繫雙方關係的紐帶。對待朋友的錯誤,要開誠佈公地勸導他,推心置腹地講明利害關係,但他堅持不聽,也就作罷,否則就有可能自取其辱。這是交友的一個基本準則,也是一種藝術,同時又是對別人的一種承認和尊重。
3、葉公向孔子請教如何管理政事。孔子便對他講:“使近處的人高興,使遠處的人歸附。”此話貌似平淡,卻意義深遠。近悅遠來,最重要的是依靠什麼呢?依靠良好的道德修為。對於領導者而言,只有使周圍的人敬佩、開心,使遠方的人歸附你、稱讚你,才是你的真正成功!
4、陳侯建造陵陽臺,還未完工就殺了幾十人,後來又要殺監工的三個官吏。孔子與陳侯上臺上觀看。陳侯問:“周朝建造靈臺,也殺人吧?”孔子說:“文王建廟堂,老百姓像兒子給父親幹活似的都來了,哪用殺人呢!”陳侯感到很慚愧,就放了被抓的官吏,停止了工程。用野蠻、暴力的方式對待別人,收穫的只能是敵對,種下的必為仇恨的種子。在人下,要把自己當人;在人上,要把別人當人。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悖逆大眾,結果慘淡收場。只有贏得人心,才能贏得一切!
5、孔子離開宋國到鄭國去,與弟子們走散了,一個人站在城郭東門下。一個鄭國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人,額頭像堯,脖子像糕陶,肩膀像子產,從肩往下比禹矮三寸,狼狽不堪的樣子像條喪家狗。”子貢說與孔子,孔子笑著說:“說我長得像古代聖賢,不像吧。喪家之狗,倒是很像的。”敢於正視自己的落魄,敢於正視自己的真實處境,是一種大境界。每個人都應當由聞過則喜的胸懷,敢於承認自己,才能認識自己並剖析自己。凡人當如此,成功者更當如此。
對孔子的評價
對於孔子我們應該客觀的評價,褒貶都有。可以說孔子代表了一個時代,他的耿想是超前的,但是也有他的侷限性,以及他對於封建勢力的妥協性。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其中的一些思想直到現在仍然受用,感染了每一代人,也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所以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時俱進。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