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血發黑什麼原因_經血發黑怎麼治療

  如果經血稀薄如水,僅有點粉紅色或發黑發紫,則是不正常的。如果經血完全是凝血塊,也不正常。那麼,經血發黑是怎麼回事?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

  經血發黑的原因

  1、氣滯血瘀出現月經黑色

  月經先後無定,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塊,經行不暢。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脘悶不舒,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澀。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2、氣血兩虛出現月經黑色

  月經週期提前或錯後,經量增多或減少,經期延長,色淡,質稀。或少腹疼痛,或頭暈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蒼白或萎黃,納少便溏。舌質淡紅,脈細弱。治療宜氣血雙補。

  3、腎虛出現月經黑色

  月經週期先後無定,量少,色淡紅或黯紅,質薄。腰膝痠軟,足跟痛,頭暈耳鳴,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脈沉弱或沉遲。治宜補腎調經。

  經血發黑的注意事項

  1、內褲要柔軟、棉質

  內褲要柔軟、棉質,通風透氣效能良好,要勤洗勤換,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晒乾。

  2、保持精神愉快

  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個別在月經期有下腹發脹、腰痠、乳房脹痛、輕度腹瀉、容易疲倦、嗜睡、情緒不穩定、易怒或易憂鬱等現象,均屬正常,不必過分緊張。

  3、注意衛生,預防感染

  注意外生殖器的衛生清潔。月經期絕對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過勞。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

  經血發黑的治療方法

  女性月經顏色發黑,多是內分泌的問題。月經顏色發黑是氣滯血淤,經血在宮內淤積時間長所致,痛經也與此有關,屬月經不調,可找中醫用中藥調理。也可以選擇食療:維生素B6可以幫助減輕焦慮及憂鬱,食物來源有瘦肉、全穀類、深綠葉蔬菜等。維生素E能緩解經期腹痛,腫脹及肌肉痙攣,食物來源有麥芽等。鈣質也可減輕不適,牛奶、酸奶、奶酷都以含豐富的鈣質。

  有些人使用激素治療月經不調,由於引起月經失調的原因很多,因此在應用雌激素治療時,應掌握適應證,瞭解激素應用機制,不可濫用。因為這種激素在治療因某種疾病而引起的月經失調時,只是治療的一部分或是治療的方法之一。因此對其它必要的治療措施不能忽視或偏廢,以免延誤病情。

  經血發黑的治療偏方

  1、砂仁豬肚湯

  配料:砂仁10克、田七9克、豬肚100克。

  做法:將豬肚用沸水洗淨,颳去內膜,去除氣味,與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燒沸後文火煮約2小時。

  功效:行氣醒胃,祛瘀止痛,有效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問題。

  2、黑豆大棗湯

  配料:黑豆100g,大棗50g,紅糖20克

  做法:將黑豆、大棗加水適量,煮成粥狀,加紅糖調服,為1劑。每次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1劑,連服10劑為一療程。

  功效:益氣養血,調經止痛,治療氣血虛弱痛經。

  3、阿膠紅棗烏雞湯

  材料:烏雞、阿膠、黃精、芡實、桂圓、紅棗、枸杞子、桑葚、姜飛水。

  做法:烏雞去除內臟和頭尾,洗淨;將所有藥材洗淨用少量清水浸泡片刻;把烏雞放入湯煲中,加姜飛水;用明火煲煮30分鐘後,撇去浮沫,加入藥材,溫和熬煮3小時。起鍋前加鹽。

  功效:有養肝、益氣補血、滋陰養腎、益精明目的作用。對於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女人來說,要多喝。

  經血發黑的飲食注意事項

  1、忌生冷食物,宜食溫熱。

  中醫學認為,血得熱則行,得寒則滯。月經期食生冷,一則有礙消化,二則易傷人體陽氣,導致內寒產生,寒性凝滯,可使經血執行不暢,造成經血過少,甚至痛經。即使在酷暑盛夏季節,經期也不宜吃冷飲。

  2、要防止缺鐵,葷素搭配。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鐵不僅參與血紅蛋白及許多重要的酶的合成,而且對免疫、智力、衰老及能量代謝等都有重要作用。月經期由於鐵的丟失較多,進補含鐵豐富的食物非常重要。魚、瘦肉、動物肝、動物血等含鐵豐富,而且生物活性較大,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而大豆、菠菜中富含的植物鐵,吸收率較低。所以,月經期膳食中應注意葷素搭配,適當多吃些動物類食品,以滿足月經期對鐵的特殊需要。

  3、忌食酸辣刺激食品。

  月經其間的女士感到特別疲勞,消化功能減弱,胃口欠佳,因此,飲食上應注意食物的清淡和易於消化吸收,避免食用過酸和刺激性較大的食品,如山楂、酸菜、食醋、辣椒、芥末、胡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