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的死因介紹_狄仁傑是怎麼死的
狄仁傑是唐代武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在吏治方面有很多突出的成就,那麼你知道著名政治家狄仁傑的死因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提供著名政治家狄仁傑的死因介紹,希望能幫助到你。
著名政治家狄仁傑的死因介紹
狄仁傑在被人誣告謀反後,一度被貶職並遭到武承嗣的迫害,幸好武則天很信任他,沒有誤聽武承嗣的讒言,又再次封他為丞相。
這時候的狄仁傑已經是暮年了,但還是在公元696年破退了契丹的入侵,並整頓了河北。第二年,因為朝廷徵用了平民保衛安西四鎮,使得民怨四起。狄仁傑就上奏請求撤掉安東都護府,暫時不要運糧草了,穩定河北的局勢,不過沒成。
公元698年,狄仁傑在武則天確立太子的事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本來武則天想讓武家的武三思作繼承人的,狄仁傑跟她分析了當時的局勢和血緣關係,說母子關係較之姑侄肯定要親近很多,立自己的兒子將來才會有宗廟。於是武則天就讓李顯繼承自己的位子。
公元700年,七十一歲的狄仁傑幾個月前還在勸諫武則天不要去看戎狄的佛舍利,在九月就生病離世了,終止了他幾十年的官員生涯。在古代,七十一歲已經是高壽了,當時的狄仁傑也已經位居丞相之位,而且備受倚重,沒有他殺的可能,所以狄仁傑是終老病死的,
著名政治家狄仁傑的結局
無論是在地方還是在朝中做官,狄仁傑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績,因此武則天很看重他,即使是在他晚年的時候,依然委以重任。狄仁傑真的是深得民心、帝心。
自從重新接任丞相後,狄仁傑已經年老了,但他還是勤於處理公務。在解決河北的契丹外患和內部民生後,狄仁傑就向武則天請辭退休了,但是武則天沒有被批准,但准許他見到自己不需要叩拜,表示看到他行這樣的禮會覺得很痛心。
狄仁傑的待遇還不止在行禮上,武則天不直接叫他的名字,一直以國老稱呼他,表示敬重。此外,狄仁傑不需要到皇宮裡值夜班。武則天特地囑咐朝臣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不要去找他,讓他好好休息。
狄仁傑死後,武則天痛苦,說:“上天為什麼要帶走他,沒有了他,朝中就空了。”足見狄仁傑在武則天的眼中有多重要。後世的唐中宗、唐睿宗都對狄仁傑進行了追封。
狄仁傑是唐、周舉足輕重的大臣,一生都在為國家和百姓做事,享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狄仁傑身處官海一輩子,用他的才能和品德取得了令人望塵莫及的成就。晚年的時候,狄仁傑更是受到了特別的待遇,最後壽終正寢。
著名政治家狄仁傑的介紹
狄仁傑***公元630年~700年***,字懷英,唐代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則天時期宰相,傑出的政治家。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他敢於違背君主的旨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他為“唐室砥柱”。
狄仁傑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後來,狄仁傑被誣告,當時的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負責審理他的案子。閻立本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並推薦狄仁傑做了幷州都督府法曹。後來,狄仁傑升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1.7萬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大法官。為了維護封建法律制度,狄仁傑甚至敢於犯顏直諫。
不久,狄仁傑被唐高宗任命為侍御史,負責審訊案件,糾劾百官。任職期間,狄仁傑恪守職責,對一些巧媚逢迎,恃寵怙權的權要進行了彈劾。狄仁傑的才幹與名望,已經逐漸得到武則天的讚賞和信任。公元697年,狄仁傑被武則天召回朝中,官拜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武則天掌握國家大權的左右手。此時,狄仁傑已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但他深感個人責任的重大,仍然盡心竭力,關心社會命運和國家前途,提出一些有益於社會和國家的建議或措施,尤其是成功地勸說武則天立李氏後代為太子,在以後幾年國家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公元700年,狄仁傑病死,武則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後,每當朝廷有大事而眾人又不能解決時,武則天常嘆息說:“老天爺為什麼這麼早就奪走了我的國老啊!”
縱觀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他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身居宰相之位後,更是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有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