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記憶體就是固態硬碟嗎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

  不是

  快閃記憶體卡***Flash Card***是利用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技術達到儲存電子資訊的儲存器,一般應用在數碼相機,掌上電腦,MP3等小型數碼產品中作為儲存介質,所以樣子小巧,有如一張卡片,所以稱之為快閃記憶體卡。根據不同的生產廠商和不同的應用,快閃記憶體卡大概有SmartMedia***SM卡***、Compact Flash***CF卡***、MultiMediaCard***MMC卡***、Secure Digital***SD卡***、Memory Stick***記憶棒***、XD-Picture Card***XD卡***和微硬碟***MICRODRIVE***這些快閃記憶體卡雖然外觀、規格不同,但是技術原理都是相同的。

  固態硬碟採用的是一種特殊的演算法,這個演算法每個廠家都不一樣,而且是封裝在主控晶片裡的。通過這個演算法,可以使資料平均分配到固態硬盤裡的每片flash上,在提高速度的同時,也極大的延長了flash的壽命。更為高效的演算法可以對資料進行高速壓縮讀寫,尤其是讀取速度可以達到很高,更為高效的演算法可能速度平平,但是卻能極大延長FALSH晶片的壽命,一般固態硬碟正常使用的話3-5年問答不大。

  快閃記憶體盤和固態硬碟差不多,都是用的Flash memory快閃記憶體。至於區別,就是固態硬碟會多一個主控,大多數固態硬碟也會有快取,這是快閃記憶體盤沒有的。同時快閃記憶體盤多為移動儲存產品,比如U盤。

  快閃記憶體盤是一種採用USB介面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儲存產品,它採用的儲存介質為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快閃記憶體盤不需要額外的驅動器,將驅動器及儲存介質合二為一,只要接上電腦上的USB介面就可獨立地儲存讀寫資料。快閃記憶體盤體積很小,僅大拇指般大小,重量極輕,約為20克,特別適合隨身攜帶。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是用固態電子儲存晶片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儲存單元***FLASH晶片、DRAM晶片***組成。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

  不過,現在基本沒有了8G的固態硬碟了,現在的主流容量是128GB,256GB。

  相關閱讀推薦:

  NOR型與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區別很大,打個比方說,NOR型快閃記憶體更像記憶體,有獨立的地址線和資料線,但價格比較貴,容量比較小;而NAND型更像硬碟,地址線和資料線是共用的I/O線,類似硬碟的所有資訊都通過一條硬碟線傳送一般,而且NAND型與NOR型快閃記憶體相比,成本要低一些,而容量大得多。

  因此,NOR型快閃記憶體比較適合頻繁隨機讀寫的場合,通常用於儲存程式程式碼並直接在快閃記憶體內執行,手機就是使用NOR型快閃記憶體的大戶,所以手機的“記憶體”容量通常不大;NAND型快閃記憶體主要用來儲存資料,我們常用的快閃記憶體產品,如快閃記憶體盤、數碼儲存卡都是用NAND型快閃記憶體。

  這裡我們還需要端正一個概念,那就是快閃記憶體的速度其實很有限,它本身操作速度、頻率就比記憶體低得多,而且NAND型快閃記憶體類似硬碟的操作方式效率也比記憶體的直接訪問方式慢得多。因此,不要以為快閃記憶體盤的效能瓶頸是在介面,甚至想當然地認為快閃記憶體盤採用USB2.0介面之後會獲得巨大的效能提升。

  前面提到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操作方式效率低,這和它的架構設計和介面設計有關,它操作起來確實挺像硬碟***其實NAND型快閃記憶體在設計之初確實考慮了與硬碟的相容性***,它的效能特點也很像硬碟:小資料塊操作速度很慢,而大資料塊速度就很快,這種差異遠比其他儲存介質大的多。這種效能特點非常值得我們留意。

  快閃記憶體存取比較快速,無噪音,散熱小。使用者空間容量需求量小的,打算購置的話可以不考慮太多,同樣儲存空間買快閃記憶體。如果需要容量空間大的***如500G***,就買硬碟,較為便宜,也可以滿足使用者應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