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艾灸的治療方法介紹

  類風溼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最後導致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疾。在中醫看來,類風溼是正氣不足,艾灸可以扶正氣。那麼,類風溼艾灸療法怎麼做?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類風溼艾灸的治療方法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覆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溼病。

  其特徵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溼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

  類風溼關節炎屬於中醫學“痺症”的範疇。其病機為正氣不足,風、寒、溼、熱等外邪侵襲人體,痺阻經絡,氣血執行不暢而發為本病。

  類風溼艾灸的穴位

  1、艾灸主穴

  大杼、曲池、血海、大椎至腰俞段、阿是穴***痛點***

  2、不同症狀的配穴

  血沉快:隔俞、陽陵泉;

  急性期:至陽、靈臺、督脈上壓痛點;

  肩關節痛:肩禺、肩寥;肘關節痛:曲池、手三裡、少海;

  腕關節痛:陽池、合谷、外關;

  髖關節痛:環跳、風市;

  灸法:使用溫和灸療法,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療程。

  類風溼的預防護理

  1、飲食上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調方式應以清淡爽口為原則,少吃辛辣,油膩及冰冷的食物。

  2、多吃開胃的食物如大棗,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溼祛風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綠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選擇。

  3、儘可能的減少脂肪的攝取,熱量來源要以醣類和蛋白質為主,若是體重超過標準,要逐漸減輕體重。

  4、身體若屬熱性,應多吃綠豆,西瓜等食物;若屬寒性,則應吃羊或牛肉等,不過攝取量不宜過多。

  5、若有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飯後才能服藥,因為此藥容易對胃造成傷害,並且容易造成缺鐵性的貧血。

  6、適當補足維他命A,C,D,E或含鈣,鐵,銅,鋅,硒等礦物質食物,以增強組免疫力及預防組織氧化或貧血。

  7、若有服用類固醇容易造成食慾大增,鈉滯留和骨質疏鬆症,因此需要控制食物的攝取,以免體重急遽上升,而含鹽量高的調味料和加工食品儘量減少食用,多攝取含鈣食物如脫脂牛奶,傳統豆腐等。

  8、減少長時間臥床時間,且在運動時不宜劇烈,可以選擇坐著或臥床進行運動,若採坐姿,可將右腿打直,小腿與足部往上提,離地三十公分以上,持續五秒鐘後放下,左腳也以相同動作重複,每日可多作幾次,以能負荷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