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的意思是什麼

  疏通shū tōng 的意思是:

  1、清除阻塞,使水流或交通暢通,疏浚。

  疏通田間的排水溝。

  2、調解雙方的爭執;消除相互隔閡

  【近義詞】疏導

  【反義詞】堵塞
 

  出處

  亦作“踈通”。1、通達。

  《禮記·經解》:“疏通知遠,《書》教也。”《史記·五帝本紀》:“﹝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漢書·匡衡傳》:“治性之道,必審己之所有餘,而強其所不足。蓋聰明疏通者戒於大察,寡聞少見者戒於雍蔽。” 宋 司馬光 《為龐相公讓官表》:“臣識昧疎通,學非殫洽。” 章炳麟 《檢論·訂孔下》:“故疏通知遠者恕,文理密察者忠。”

  2、俊爽;爽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康*** 嵇康 ***子紹,清遠雅正;濤*** 山濤 ***子簡,疎通高素。”《晉書·王濬傳》:“晚乃變節,疏通亮達,恢廓有大志。”《周書·樑臺傳》:“臺性疎通,恕己待物。至於蒞民處政,尤以仁愛為心。”

  3、疏浚;開通。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大禹疏通,謂之孟門。”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唐時,黃河不聞有決溢之患……而汴河亦不聞疏通之事。”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五:“且又建閘疏通一切溝洫渠堰。”

  4、引申為溝通,關說。

  《孽海花》第二一回:“不言唐卿出了龔府,去託袁尚秋疏通楊越常的事。” 老舍 《茶館》第三幕:“官方上疏通好了沒有?”

  5、貫通;流通;暢通。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沽水》:“沽水又南出峽,夾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險憑固,易為依據,巖壁升聳,疎通若門,故得是名也。” 宋 蘇舜欽 《諮目三》:“方今之急,莫急於貨財。主計者十餘年來相習其弊,不務經久疏通之術。” 清 史致諤 《稟左宗棠》:“現在杭省克復,道路疏通。”

  6、亦作“踈通”。剖析闡釋。

  《漢書·儒林傳·孟喜》:“喜好自稱譽,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詐言師田生且死時枕喜厀,獨傳喜,諸儒以此耀之。同門樑丘賀疏通證明之,曰:‘田生絕於施讎手中,時喜歸東海,安得此事?’” 顏師古 注:“疏通,猶言分別也。” 唐 杜甫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詩:“兵法五十家,爾腹為篋笥。應對如轉丸,疏通略文字。” 金 王若虛 《序》:“彼其推明心術之微,剖析義利之辨,而斟酌時中之權,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斯固有功矣。” 清 黃宗羲 《序》:“世儒過視象數,以為絕學,故為所欺。餘一一疏通之。” 章炳麟 《文學說例》:“拾遺苴漏,發為凡例,疏通古文,固後學之任也。”

  現代釋義

  我們認為一個詞條有著豐富的含義,不一定說那個是最佳的解釋,就像詞典的詞有許多註釋一樣,“百科”的詞條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

  疏通一般指管道***市政管道、下水道、馬桶/廁所、地漏、輸油管道等***堵塞後,使用物化學或者其他的方法使管道重新恢復原本使用功能的行為或過程。有時也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需要調解,疏通一樣。

  例如:使用一灌通管道疏通劑 對廚衛管道疏通和清潔維護,也稱之為疏通。

  詞語造句:

  1、經常疏通河床,不致潰堤,適時疏導心理,才能保持健康。

  2、蓋聰明疏通者戒於無斷,湛靜安舒者戒於後時,廣心浩大者戒於遺忘。

  3、經過交警疏通,現在公路上的車輛暢通無阻了。

  4、蓋醫出於儒,非讀書明理,終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變化。

  5、因取歷朝著錄,略其魯魚亥豕之細,而特以部次條別,疏通倫類,考其得失之故,而為之校讎。

  6、藥療不如食療,食療不如早曉。補腎當數山藥,白菜疏通腸道,銀耳潤肺補腦,香菇抗癌良藥,芹菜降壓特好,荸薺清火退燒,茄子通經活絡,防範未然才好!

  7、這個下水道需要疏通。

  8、屬辭比事,疏通知遠:中西史學比較之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