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教學故事

  其實,人類歷史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故事。每一個人自己度過的時光,更是讓人一生難忘的故事。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範文一

  有效性教學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後,在身體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有沒有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發展。課堂教學有效性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以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與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為條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有效性教學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後,在身體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有沒有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發展。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就是單位時間內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有效教學就是師生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最優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獲得整合、協調、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從而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

  有效教學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過程中得到迅猛的發展,特別是對初中體育課堂的影響力度之大、發展速度之快、對體育教師思想與行為的衝擊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有效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初中體育課堂改革取得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收穫,有了一些顯著的進步。

  一、優化課堂結構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體育教學過程是由組織教學、教學內容、身體練習等各種成分組成,各成分之間的結合並無固定形式。體育課的結構形式應根據課的不同任務、不同教材、不同環境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人體的活動變化規律,合理地安排,並在實際操作中靈活掌握和運用。因此,我們不能把教學過程只限於一種手段的固定。個人認為:不論我們採用哪種課堂結構,總要考慮三個要素:***1***、每個學生每堂課都要能學習到體育知識,掌握體育技能。***2***、一節課合理的教學密度應達到85%以上。***3***、有良好的教學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係。合理的課堂結構應該是從教學任務的需要出發、從學生的生理特點出發、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出發、從滿足學生的活動願望出發,從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出發。應該多層次的教學組織結構,把握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多向性、多變化的目標去安排,以利於學生的積極參與。

  二、教學內容的選擇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什麼樣的體育課堂目標才是有效的?即教學目標全面、適度、明確、具體。在備課時,教師設定的目標既要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理念,又要充分體現體育學科的特點,讓學生的身體能得到有效的鍛鍊和實實在在地學到一點有用的體育知識技能。讓學生進行體育學習時要有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增強目標性動機,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對活動的具體要求越是明確,他們進行體育活動的態度就越自覺。真正高效的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一定是全面、適度、明確而具體的。為此,體育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牢牢把握住體育課程的理念和體育學科的特點,根據本校的條件和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以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

  三、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體育健康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也能增進心理健康。新課程十分重視通過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信、意志品質和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學中,要防止只重視運動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心理健康目標達成的現象;要努力使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既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又發展心理品質;要注意創設一些專門的情境,採取一些特別的手段,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體育教學是促進心理健康的載體,這項工作只能依附於運動技能發展於身體的練習中進行,我們要認真挖掘教材的心理因素,以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為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

  四、改變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式

  體育課堂教學方法不能都侷限在講解---示範---練習的程度上。在實際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況,應用講授、練習、發現、引導、問題等各種方法,設計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學策略,提高各種教學方法運用的有效性。關鍵在於引起興趣,一旦對體育產生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學生的掌握和應用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儘可能地利用實物,圖片、教材插圖、模型、標本等教具;有條件的應儘可能地運用幻燈、投影儀、錄影及多媒體***利用網路,製作生動直觀的課件***等電化教學手段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拓寬學生的視野,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加強有效練習和反饋資訊的運用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有效地練習,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還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技能提高的重要途徑。然而,當今的課堂練習卻陷入嚴重的缺失狀態,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教學的有效效能否實現,完全取決於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練習,使學生練習帶有目的性、方向性。練習應穿插於課堂教學的環節之中進行,同時,練習要富有方法性。

  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練習來實現一切發展的,但是它離不開運動技術和運動技能的。我們常提三基,這是體育課特有的提法,而一般文化課的是雙基,即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體育課程中之所以增加了一項任務,就是因為體育課從事的身體練習是其他學科不具備的基本特徵。學生通過身體練習獲得技術又能掌握技能,可見體育課的技術和技能是離不開身體練習的。並且學生通過練習及時反饋資訊,教師根據反饋資訊再次制定有效的練習方案。

  六、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保證

  課堂教學評價是操作性的活動,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主要採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現在這兩種評價方法由於各自的優勢正走向相容。評價應具有發展性,強調的是教學程序評價,要關注學生的現實表現,更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全體學生的未來發展,促進全體學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動發展。 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因而自評與互評的結果差別很大,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把自評與互評成績直接進入教室評定中。可以將教師的評價作為最終的評價成績,將自評與互評成績列入學生成長記錄與學生成績單上。另外,教師也可以依據學生平時的記錄,有選擇地採用,有效地防止學生的評價成績出現偏差。

  總之,要想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體育教師必須牢固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確立有效教學的學生觀;體育教師必須正確理解和把握體育課程的核心理念,並把體育課程的核心價值知識有梯度的融入到體育課堂中去;體育課堂必須要有明晰的教學目標,合理的課堂教學活動,適宜的課堂教學評價。讓每一個學生的體育技能、體育意識、體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體育教學的美感,切身感受到體育教學的快樂,這樣的體育課堂才是高效的。

  範文二

  其實,人類歷史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故事。每一個人自己度過的時光,更是讓人一生難忘的故事。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與學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中,那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故事比比皆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故事的海洋裡,天天有故事,時時有故事,只要關注,只要傾聽,就體會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這些故事中所蘊涵的真諦。

  從身邊的小事說起,是再平常不過的了。有的事讓你感動得哭;有的事讓你欣慰的笑;有的事又讓你哭笑不得……但是從這些小事中處處滲透出老師無私的愛,也無不體現出老師們的教育方法與智慧,也正是這些事也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思考:我們是園丁——育人猶如春風化雨;我們是蠟燭——授業不惜蠟炬成灰。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體育教材內容多,老師可根據不同教材的專案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過佇列、隊形練習、進行組織紀律、集體觀念教育;通過球類、遊戲、接力跑、拔河等教材,進行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維護集體利益,自覺遵守紀律的思想教育。

  體育課中,學生處於積極活動的狀況,情況多變,學生的思想,行為也隨著變化。教師在指導過程的同時善於觀察學生的各種表現,抓住苗頭,抓住傾向,因勢利導,有針對性地及時進行鼓勵表揚或批評,以達到育人的目的。及時地教育引導,杜絕不良現象,有助於學生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以建立一個和諧的、團結奮進班集體。

  體育本是一個來自於遊戲,發展於遊戲的學科,本應受到學生的喜愛。目前有許多學生在接觸了一段體育課後,就發現現實中正規的體育課和他們頭腦中一種歡樂的、玩的體育課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了,特別是初一年級的學生。當然,體育課是教育,應有一些較正規的教學內容,這無可非議。如果此時教師的教學方法呆板、生硬,組織形式單調就會使這種落差徒然增大。於是有些學生就會慢慢地疏遠體育,上課處於被動狀態,越是高年級越明顯。那麼如何改變這種客觀存在的“厭學”現象呢?如何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意識和能力呢?最近在一節佇列隊形課上發生的事情,給我很大的啟發,我覺得給學生創造一個體現自我的寬鬆的學習環境,對於發揮學生主體性未嘗不是一個辦法。

  每一個體育老師都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都能夠是守規矩,練習是按秩序的有序進行,其時不然,真正的體育課的課堂紀律與練習的實際情況不是體育老師所想像的那樣理想化的。記得有一次上佇列隊形課,我按排了男、女生分開進行佇列隊形的訓練,首先是我示範了一下,然後在簡單講解了一下動作要領,接著就讓學生練習了,可是當我剛轉身去時,就有幾個學生超出了隊伍,有幾個學生隨意走,在邊上自己走自己的,還有一部分同學不排隊。還有的說同學間在互相譏笑別人不會走,總之隊伍很凌亂。聽了學生的彙報後剛開始我很生氣,他們也太沒組織性、紀律性了,如果其他學生都像他們一樣,那課堂紀律可不就亂套了。於是我集合了隊伍,想批評他們,找出違反紀律的學生。可一想還是調查一下原因吧!當我瞭解一下情況後,使我改變了初衷。原來由於70%的初一年級學生都不會齊步走,會走的學生都爭先想在全班學生面前表現一下自己的能力,還有部分想走的不會走,走不好還要被同學譏笑,於是同學間就出現了互相漫罵,有的學生就乾脆在邊上玩自己的到最後大家都覺得沒勁了,所以也就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隊伍出現了混亂的現象最終導致學習的失敗,這節課後給了我很大的震撼。課後也寫了一些教學小結,認為導致這節課出現上述原因的就是教學方法單調,形式單一,體育課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何體現學生為主體,確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可以使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變學生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學習,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融為一體,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於是我利用上室內課時間適時地引導學生鼓勵和激勵他們,學生有了躍躍欲試的想法了,接下來的體育課中在有意識的把會走的和不會走的學生區別開來,再讓他們分別自發組合,自己找練習的同伴,就這樣在後面的幾次練習中,學生練習的興致始終很高,課堂氣氛出奇的活躍。

  通過這個案例,教師在教學中應想方設法為學生能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但也不能忽視學生的需要和情感的體驗,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潛移默化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法,要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常變常新,始終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想學、樂學的自覺行動。在教學中要採用多種教法和手段,營造寬鬆的教學氛圍,啟用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多的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學會探究與分析,從小傳授他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法。並且多讓學生談感受,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讓我們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新課堂中的主人。

  在後來的佇列隊形課中,我就開始用點數的方式,例如,報一的同學請舉手,看你們對好了第一個報一的沒有,學生對數字很敏感,也很感興趣,所以,只要一旦點到數字,他們很快就會舉手,積極地配合老師上課。現在我慢慢地掌握了他們的心理特點,自然,現在上課就輕鬆多了。

  育人路上多一些寬容,就少一些心靈的隔閡;多一份寬容,就多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就多一份友愛;多一份寬容,才會有關愛和陽光。其實寬容永遠是我們每個人頭上的一片晴天。

  如果我們給孩子創造一個寬容、理解、信任的環境,孩子們定會還給我們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

  範文三

  在一節快速跑的教學課中,學生們正摩拳擦掌,鬥志昂揚地準備比賽。學生們上了跑道,我組織好隊伍後,比賽開始了。“加油,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學生們個個爭先恐後,技術動作也比以前好多了,一輪比賽結束,有的為取得勝利手舞足蹈,有的為失敗而沮喪不已,我抓住時機,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跑得更快。學生開始討論,有的認為擺臂姿勢很重要,有的認為步子要邁大一點,有的認為……氣氛非常熱烈,教學效果非常好。“老師,我能不能橫著跑?”一個稚嫩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隨之而來的是學生們鬨堂大笑。“這不是搗亂嗎?”我納悶了,循聲望去,一個男同學正滿臉疑問地看著我。原來是第一輪小組賽跑最後一名的一位同學。“為什麼要橫著跑?”我裝著一點不生氣的樣子,耐著性子有問了一句。“我喜歡橫著跑。”他理直氣壯地回答。“有一次我抓螃蟹,螃蟹是橫著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我抓了很長的時間才把它抓住,螃蟹既然能橫著跑,那我為什麼就不能橫著跑呢?”又是鬨堂大笑。“嘻,怎麼有這種道理?”我暗暗發笑,覺得無可奈何,又不知如何是好,忽然靈機一動,有辦法了,說道:“同學們可能覺得這位同學的想法很好笑,但老師覺得他很聰明,平時很注意觀察,我們的確還能橫著跑。接下去,第二輪比賽橫著跑。我們先請這位同學給大家做一下示範,”大家鼓起掌來。他走出隊伍,側身對著跑道,像小螃蟹一樣張開雙手開始示範,雖然跑的動作看上去有點古怪滑稽,但確實挺快的,其實動作就是籃球訓練中的滑步動作。大家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動作練習起來。第二輪比賽開始了,比賽氣氛比第一輪還要激烈,想不到學生們對這種怪異的跑法還挺感興趣,但是由於動作的不協調,跑的動作令人發笑,有的還跑成交叉步。而那位同學成為小組賽的冠軍。“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FFKJ.Net同學們,老師還想讓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哪一種跑法最快?”比賽結束後,教師又給學生出了一個問題。學生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開始討論。片刻之後,同學們自發地組織比賽,大多數的比賽方法採取兩個直跑、兩個橫跑。教師特意觀察那位同學這一組,他在兩次採取直著跑的比賽中,都是最後一名。結論可想而知,大家覺得直跑是跑的最快的動作。這時候的他躲在隊伍的最後,低著頭,他也覺得橫著跑不是最佳的方法。這時候,我微笑說道:“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快速跑的動作,也知道了跑得最快的動作。但是,我們還應感謝他,他讓我們有機會學會了橫著跑的動作,這也是一種跑的方法,在籃球和排球比賽中需要用到。老師希望同學們以後在學習上敢於創新,敢於發表自己的想法。此時,那位同學臉上流露出的是洋洋得意的神情,學生們也投去羨慕的目光。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