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網路營銷事例分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必須深入實際,進行分析研究。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唱反調”的事件營銷案例

  新媒體傳播的力量不可小覷,尤其是網路傳播,近年來網路上成功的事件營銷案例可圈可點。從多芬的“真美運動”開始,事件營銷案例被企業視為營銷法寶,屢次使用、屢次受用。

  研究之後發現,但凡近年來成功的事件營銷案例,都是以“爭議話題”為由頭唱反調,多芬的“真美運動”事件中,戶外廣告和網路媒體宣傳的人物並不是如花似玉、貌美年輕的女人,而是一位96歲的英國奶奶艾琳辛克萊爾。海報中,英國奶奶美麗的微笑著,上面寫著“有皺紋真美”。蓄意的傳達出“多芬”倡導的“希望女人更樂於接受自己的真實面孔,而不是重重化妝品包裹出來的幻象。”

  天知道這次事件營銷案例有多成功,這樣的活動在全世界各地上演,並且越演越烈,帶來的效益就是多芬的全球銷量迅速增長。

  近年來,類似於這樣的事件營銷在國內也開始蔓延,2005年,一個叫做“吃垮必勝客”的帖子在網路上瘋傳。因為必勝客的沙拉盤很小,但是卻要幾十元,操盤該帖子的“幕後黑手”在網路上表示對其高價不滿,並提供多種盛發,打造盤中“沙拉的金字塔”。

  看到此貼後,吃過的人感覺新奇有趣,沒吃過的躍躍欲試。就這樣,你來我往的網路上竟然掀起多種“沙拉的金字塔”的樣式,其建築技巧也在不斷被創新。其結果可以想象,隨著帖子點選率的急速飆升,這樣一個唱反調的事件營銷案例最終使必勝客的顧客流量迅速增長。這一事件營銷的成功,關鍵就在於對消費者“不滿”時機的把握恰到好處。利用所有人的獵奇心裡,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時間營銷。

  二

  劉佳:營銷案例 Stormhoek麻雀變鳳凰

  引言:企業部落格的誕生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了,隨著在歐美國家的一些成功運用,國內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業也在開展或準備開展企業部落格營銷。劉佳對國內目前零散的企業部落格案例進行了梳理,以期待對國內企業部落格營銷提供借鑑和幫助。

  本期介紹的是Stormhoek葡萄酒公司通過部落格營銷擴大知名度,成功開拓市場的案例;同時,補充介紹國內的貝貝咖啡同學會複製此案例在國內使用,也取得不錯的效果。

  屬性:國外-中小企業-成功案例;國內-中小企業-成功案例

  案例描述:

  Stormhoek葡萄酒公司是英國一家生產葡萄酒的小公司,公司通過企業部落格迅速擴大了產品知名度,打開了銷售局面。Stormhoek是家小企業,資金拮据,因此也沒有在英國投放任何廣告。但Stormhoek對部落格非常倚重,Stormhoek向100位部落格免費提供公司生產的葡萄酒,並通過他們的部落格向全世界傳播。其企業網站就是一個部落格,公司公告宣稱只要部落格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就可以收到一瓶免費的葡萄酒:

  住在英國、愛爾蘭或法國,此前至少三個月內一直在部落格網站上發表言論。讀者多少不限,可以少到3個,只要是真正的部落格。 已屆法定飲酒年齡,收到葡萄酒並不意味著你有在部落格網站上發表言論的義務——你可以寫;也可以不寫,可以說好話,也可以說壞話。公告題目奪人眼目:“Stormhoek:微軟真正的競爭對手”,如果你口袋裡裝著400美元無所事事,你可以有多種選擇,既可以買一臺微軟的Xbox 360主機,也可以買一箱葡萄酒。發放免費葡萄酒的公司都希望網上讚譽如潮,但Stormhoek品牌的不凡之處在於通過虛擬世界的閒聊引發了實際銷量的攀升。

  Stormhoek公司認為,“我們很誠實,我們沒有聲稱自己是南非最好的葡萄酒,我們只是告訴人們這裡的酒品質不錯,價格合理,然後請人們說出自己的看法。”

  公司利用這個部落格與其他的部落格人群進行互動,通過向參加100個晚餐聚會,對自己的葡萄酒提出反饋意見的部落格人群免費發放葡萄酒,迅速吸引了公眾關注目光,從而以100瓶葡萄酒的極低代價在100多天後成功登陸了美國市場,贏得了產品知名度和銷售市場的迅速擴大。整個營銷過程的費用僅僅幾千美元,2005年6月他們的葡萄酒開始投放市場,不到一年就爆增到每年10萬箱,而且部落格營銷為他們帶來了源源不斷地客戶流。Stormhoek公司的事例極好的詮釋了部落格營銷的巨大價值.它能幫助小企業以極低的成本迅速擴大產品知名度。這可以給那些因為資金短缺而無力做廣告的公司很好的啟示。

  Stormhoek認為部落格營銷比普通銷售有著更深遠的意義,部落格營銷把消費者看作真正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或者非人性化的銷售目標。部落格營銷能夠幫助商家超越形而上學的概念,從而提升品牌形象。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