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語故事素材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作文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缺乏作文素材,感到無話可說。成語故事素材是給文章增色的選擇之一。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小學的“成語故事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半途而廢

  戰國時期,黃河岸邊有個叫樂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個十分賢惠懂事理的婦女。有一次,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拿回家交給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勸告他說:“我聽說有道德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的人不接受帶有汙辱性的施捨,更何況撿到別人丟失的東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汙自己的名聲呢?”樂羊子聽了,慚愧萬分,便把撿到的金子放回了原處,並且外出求學訪師,以求能在學問上有所進步。

  然而過了一年,樂羊子便回到了家中。妻子問:“你怎麼剛剛學了一年就回來了呢?”樂羊子說:“我在外面待時間長了,非常想念你,於是就趕回來看望一下。”妻子聽後,就拿起一把剪刀走到了織布機旁,說:“這些絲綢,是把蠶繭抽成絲,再通過織布機織成,是一根絲一根絲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而成寸、成尺、成匹的。現在如果把這匹絲綢剪斷,以前的勞動就會白費。你在外求學也要日積月累,要通過不斷鑽研才能提高自己的學問和修養。如果學了一半就回來,這不是與剪斷織布機上的絲線一樣會前功盡棄嗎?”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這番話,非常感動,隨即又外出繼續求學。七年之後樂羊子學成歸來,得到了魏國國君的重用,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後來人們就用“半途而廢”來比喻某些人做事有始無終,不能堅持到底。

  二

  西漢時期,有個貧苦農夫的孩子,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實在是太窮了,沒錢去學堂學習。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閱讀書本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休息的時候,才有短暫的時間看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然而,匡衡家裡太窮了,根本買不起點燈的油,到底該如何是好呢?

  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噌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建昭三年,原來的丞相因病去世後,匡衡憑其聲望當上了丞相。在看重私德的封建社會裡,一個人如果保持貧苦勤學的良好道德形象,對個人是大有益處的。

  鑿壁偷光的故事得以家喻戶曉,流傳至今,說不定就是匡衡當了大官後,藉助國家媒體大肆宣揚的結果呢。即使果真如此,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匡衡宣揚的苦讀精神仍值得學習。

  三

  很久很久以前,鳳凰是森林裡一隻很不起眼的鳥,它的羽毛生得很平常,一點也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光彩奪目。

  鳳凰是一隻勤勞的鳥,它每天都從早忙到晚。每當別的小鳥吃飽了,在樹林裡嬉戲玩耍時,鳳凰就會飛到每棵樹下,把小鳥們嘴裡漏掉的果實一顆顆撿起來,運回自己的巢穴。

  鸚鵡每次見了鳳凰都會嘲笑它:大笨蛋!大笨蛋!麻雀們也聚在一起嘰嘰喳喳:鳳凰太不會享受生活了,天天忙著撿我們嘴裡掉下來的東西,真不知道攢起來有什麼用。

  可鳳凰根本就不在意別的鳥怎麼看,它暗暗想:到時候你們就知道我貯藏食物的好處了。就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鳳凰的巢穴已經堆滿了果實。

  有一年,森林遭遇旱災,小草全都枯死了,連大樹也幹得結不出一顆果實。鳥兒們覓不到食,都餓得頭昏眼花,一點也飛不動了。

  這時,鳳凰急忙飛回巢穴,把自己積存多年的果實拿出來,分給森林裡的鳥兒們。鳥兒們有了食物,全都活了下來。直到這時,它們才終於明白鳳凰貯藏食物的好處。

  在鳳凰的幫助下,鳥兒們順利度過了旱災。它們很感激鳳凰,一致推舉它為鳥王。鸚鵡說:我們把最美麗的那根羽毛拔下來,做一件光彩奪目的‘百鳥衣’獻給鳳凰吧。好的,好的……鳥兒們都爭相獻上了自己最美麗的那根羽毛。

  從此以後,鳳凰成了百鳥之王,它披著鳥兒們獻的百鳥衣,成了森林裡最光彩奪目的鳥。每年鳳凰生日那天,森林裡的鳥兒們全都會飛來向它表示祝賀,而這就是著名的百鳥朝鳳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