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快樂暑假作文素材

  對於一年級學生們來說,可以利用暑假的時間多積累一些作文資料,提高寫作水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張學良槍斃張學狼

  世間事多有稀奇古怪者,重名的人很多,生活軌跡相交的重名者也很多,但是,生活軌跡相交卻必須拼個你死我活的重名者就比較稀少。民國年間,有這麼起重名事件,發生在了鼎鼎大名的張學良身上。

  1934年,張學良從海外歸來。34歲的他被任命為“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當時蔣介石是總司令,被稱為“剿總”,而張學良實際上代理了總司令的職務。這是針對中國共產黨進行的一次“圍剿”,而我黨也開始了英勇的“反圍剿”鬥爭。然而,張學良在擔任副總司令期間,卻也剿滅了不少真正的土匪。

  在他上任不久,有天,突然接到一份部下送來的呈報。張學良一看,這心裡的火就直往上冒。呈報裡邊說,皖豫交界處有支土匪隊伍,活動異常猖獗,他們為非作歹,在附近村子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激起了當地百姓的公憤。更湊巧的是,這土匪頭子名叫張學良,竟然和他大名鼎鼎的張作霖得意公子同名。居然有個土匪頭子和自己重名,真是辱沒了“學良”這倆字!這怎能不叫少帥張學良氣憤不平!

  少帥張學良馬上命人調查這個土匪張學良,看其是什麼來歷。原來,土匪張學良是安徽阜陽人,恰恰比少帥張學良小7歲。這人的來歷也不簡單,也曾是功勳人家出身,他父親為北洋軍軍官,後來竟然成了土匪。而這位學良打小就非常勇猛,和他老爹一個性子,甚至比老爹還剽悍。雖生下來就是土匪,可土匪爹卻不讓兒子做自己這行,於是這位生在土匪窩的16歲少年就參加了北洋軍,因為作戰勇敢頗受賞識,也是戰功赫赫,不久升了營長。

  很快,軍閥混戰的時代來臨,土匪張學良失去了靠山,於是打道回府,子承父業,幹起了土匪的勾當。那時候,少帥張學良正是聲名鵲起之時,土匪張學良也聽說了這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為這同名的事情頗感得意。等到聽說和自己同名的張學良擔任了副總司令,他就更加肆無忌憚起來,自封為司令,危害百姓的營生越做越猖獗,他甚至假借著“張學良”的名號令四方。比如在1933年8月,土匪張學良就率領著數千匪徒在皖豫之間大肆搶掠財物,僅在太和縣就殺了有80多人。

  土匪張學良的事報上來後,少帥張學良一聲令下,士兵出動,將土匪張學良打得連連後退,其勢力也越來越弱,終於只剩了他老巢那一小片。1934年11月,土匪張學良在阜陽南鄉徐園子被抓獲。當抓獲匪首的檔案到達少帥張學良的案頭時,下級問他該怎麼處理。少帥張學良連眉頭都沒皺一下,立刻提起紅筆在檔案“張學良”的“良”字旁加了一個反犬旁,並且畫了紅叉。於是,“良”變成了“狼”,得名為張學狼的匪首被迅速正法了。

  2:一字斷案

  邱以誠五十多歲,一入堂,撲通跪下。李公大聲喝道:“你如何賴賬辱人,從實招來,以免皮肉受苦。”邱以誠聽完原告的狀詞後,大叫冤枉:“小人過去雖然和他父親有交往,但從未借過他父親一文銀子。前不久餘阿呂向我借三百銀子。小人乃小本經營,哪來的這筆銀子借給他,他就罵罵咧咧,氣憤而去。現他卻咬我欠他家三百兩銀子,實屬誣告,請大人明斷。”餘阿呂在旁罵他狡辯,邱以誠反駁餘阿呂有意詐人。李公一時難以決斷,便對邱餘二人說:“你們先回家去,待本官明斷後再傳你們。”

  李公退入後堂,呷了口茶,拿起借契反覆琢磨,沉思良久,又到書案取過《康熙字典》翻閱,然後又翻開雍正某年曆書,不禁大腿一拍,哈哈大笑:“這是偽造的借契,怎騙得過本官。”

  第二天升堂,傳來邱餘二人,李公對著餘阿呂厲聲喝道:“大膽刁民,如何誣告良民,快快招來。”餘阿呂抵賴道:“小人有據為證,怎說是誣告?”李公說:“借據是偽造的。”餘阿呂驚了一下,隨即鎮定下來:“大人從何說起?”李公一聲冷笑:“借契上借債人邱以誠的‘邱’姓,原來是沒有‘阝’旁的。到了雍正年間,雍正帝大尊大聖先師孔夫子,因避孔夫子之‘諱’,才開始給‘丘’姓加上‘阝’旁,成為今天一直使用的‘邱’,當年的歷書記錄了這一‘忌’。若說此契寫於康熙五十九年,那麼‘邱’姓應寫成‘丘’字才對,借契上卻寫成‘邱’字,可見這張借契根本不是康熙年間所寫,而是後來偽造的。”餘阿呂聽畢,無言以對。李公於是追問偽契是何人所造,餘阿呂還想死賴不說,李公便喝令打板,餘阿呂只得招供。

  餘阿呂從小好吃懶做,長大吃喝嫖賭,又不善於經營,於是逐步弄得傾家蕩產。餘阿呂便向其父舊友邱以誠借三百兩銀子,說是要重振舊業。邱以誠一則怒其不爭氣,二則拿不出這麼多銀子,把他教訓了一頓。餘阿呂借不到銀子,反受訓斥,非常氣憤,伺機訛詐。餘阿呂有一個朋友叫朱阿良,此人非常善於描摹。餘阿呂從家裡找出邱以誠的筆跡,串通朱阿良偽造了這張借契,望事成後三百兩銀子來個二一添作五,誰知陰謀敗露。李公傳訊朱阿良,朱見餘阿呂招了,自己哪還敢隱瞞,也如實招了。李公命差人枷起兩犯,待後處置,宣佈退堂。邱以誠感激李縣令的明斷,叩頭拜謝而去。

  3:姽嫿將軍

  《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中,賈政講述了“姽嫿將軍”林四孃的故事。當年一位恆王出鎮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習戰鬥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藝更精”,恆王讓林四娘統轄諸位美女,稱為“姽嫿將軍”。

  當然了,這位恆王是一個真正的“鬚眉濁物”兼***,竟被“流賊”殺死。文武官員紛紛要獻城,“不期忠義明閨閣”,林四娘帶領眾美女夜襲賊營,力戰不支,殉王報國……有人考證,曹雪芹並非杜撰,歷史上確有其人其事。林四娘是明末崇禎年間的秦淮歌妓,後成為衡王朱常庶的寵妃,平生只參加過一次戰鬥,在戰鬥中香消玉殞,被人們稱為“姽嫿將軍”。

  到了清代,蒲松齡還把林四娘寫進了《聊齋志異》。

  此事的考證是否可靠不得而知,但是歷史上層出不窮的“姽嫿將軍”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她們不愛紅裝愛武裝,不繫明珠系寶刀,豔李濃桃臨戰場,讓婀娜和嬌媚在刀光劍影裡亮麗著。她們上馬殺敵,就是將軍;下馬後嫻靜美好,是為“姽嫿”,稱之為“姽嫿將軍”,用《紅樓夢》中的說法,是“妙極神奇,更覺嫵媚風流”。

  我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姽嫿將軍”是婦好,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甲骨文中有關她的記載有二百多條,她曾率領一萬多人的軍隊去攻打前來侵略的鬼方,並大勝而歸,因功勳卓著而深得國民的愛戴。

  後來,她的墓中出土了帶有“婦好”銘文的“鉞”,是婦好生前曾使用過的武器,重八點五公斤。另一件虎紋銅鉞重九公斤。婦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見她武藝超群,力大過人。

  在歷史中,雖然這些巾幗英雄不讓鬚眉,屢立功勳,但正式被皇帝冊封,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只有一位,她就是明末的女帥秦良玉,她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封侯的女將軍。

  秦良玉是一位苗族姑娘,她驍勇善戰,足智多謀,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戰功卓著。她統帥的“白桿兵”更是威名遠揚,這也是她自己獨有的一支部隊。

  崇禎二年十二月,清兵繞道喜峰口,直抵北京城下。崇禎皇帝匆忙下詔徵調天下兵馬勤王。秦良玉聞訊,火速“出家財濟餉”,率“白桿兵”兼程北上。當時各地趕來的十餘萬官軍互相觀望,畏縮不前。唯獨秦良玉率先奮勇出擊,收復永平、遵化等四城,解除了清兵對北京的威脅。

  為此,崇禎皇帝召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將軍秦良玉,封其為一品夫人,充總兵官,加封少保。崇禎感慨萬千,寫下四首詩賜給了秦良玉,誇讚她的功績。其中“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這一句是非常值得體味的。在國家危在旦夕的時候,崇禎皇帝對男人們也許是不抱什麼希望的,他們是靠不住的。明末的男人們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