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駝背翁捕蟬

  我們下面要說的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是駝背翁捕蟬、兩個青年學棋。

  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 駝背翁捕蟬

  孔子帶領學生去楚國採風。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他拿著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

  “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讚後問:“您對捕蟬想必是有什麼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後,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蟬便很少有逃脫的。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蟬十有八九會捕住;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鬍鬚,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他說:“捕蟬首先要學練站功和臂力。捕蟬時身體定在那裡,要像豎立的樹樁那樣紋絲不動;竹竿從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樹枝一樣不顫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天大地廣,萬物繁多,在我心裡只有蟬的翅膀,我專心致志,神情專一。精神到了這番境界,捕起蟬來,那還能不手到擒拿,得心應手麼?”

  大家聽完駝背老人捕蟬的經驗之談,無不感慨萬分。孔子對身邊的弟子深有感觸地議論說:“神情專注,專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應手。捕蟬老翁講的可是做人辦事的大道理啊!”

  駝背翁捕蟬的故事向我們昭示了一個真理:學好任何本領都需苦練紮實基本功,專心致志,日積月累,才能取得真功。

  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 兩個青年學棋

  有兩個青年人想學下棋。他們聽說奕秋是全國最有名的棋手,就邀著一起來到奕秋這裡,拜奕秋為師學下棋。

  由於這兩個學下棋的青年人學習時用心程度不一樣,最後學習的結果也就不一樣。其中一個人學下棋時全神貫注地聽奕秋講解下棋的技藝。因為他聽講時思想集中,學得快,懂得深,下棋的技巧也掌握得熟練多了,後來也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另一個學下棋的青年人則不同,每次當奕秋講下棋的時候,他雖然也坐在那裡聽,可是思想卻開了小差,總覺得有大天鵝快要飛過來了。待天鵝快要飛到眼前時該要準備好弓和箭了。他一心想著當天鵝飛近後該如何拿弓,如何搭箭,又要如何瞄準,然後再怎樣放箭,向最大的天鵝射去,等等。這個青年人雖然和前一個青年人同在一道學習下棋,但由於他老是思想不集中,而是沉思在遐想之中。結果學習的效果卻遠遠不如前一個全神貫注、用心學習下棋的青年人。難道說是後一個青年人在才智上不如前一個青年人嗎?當然不是的!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學習必須專心。只有全神貫注、用心學習的人才會學好本領,在學習上三心二意、極不專心的人是學而無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