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課後反思
《春》本課是讓學生初步瞭解作品的創作主體和表現手法,認識作品的形式美感,理解作品所體現的人文精神。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本節課採用自主學習型教學方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集體式”討論,通過“求異性”達到相互啟發和學習的目的。讓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其中討論法是自主學習型教學的代表,學生在集體學習和討論中,成為學習的主體。這節課提出的問題有:
1畫面內容表現的主題是什麼?
2題材是什麼?
3畫面上的人物象徵和寓意是什麼?波提切利採用了怎樣獨特的藝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的?
4透過人物神態能體會出什麼樣的更深層的含義?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5我們如何來欣賞一件美術作品呢?
6聯絡當今社會,你想說些什麼嗎?
通過上述問題,把知識設計成學習情境,啟動學生思維,學生主動探究與交流,在探討和解決問題中發現知識,內化知識,構建知識,活化學習。同時也強化學生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
篇2
一、在教學過程中,雖然絕大多數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評述,但仍有一小部分學生只作探究狀,人云亦云,不能積極地參與到課程中來,對這一小部分同學要進一步給與關注,找出他們自身的閃光點,鼓勵、肯定,充分在興趣上做文章,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爭取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本節課採用了自主型的學習方式,在教學節奏的把握上不夠張弛有度。要適時做好引導,以控制好課堂節奏。
三、教師自身也要加大學習力度,不斷髮展自己的文化素養,這樣才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四、多給學生欣賞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讓他們也有基本的欣賞美術作品的常識,即使隨即看到一幅作品,也有基本的正確的評論常識。
篇3
《春》是人教版美術八年級 “欣賞?評述”課。本課是讓學生初步瞭解作品的創作主體和表現手法,認識作品的形式美感,理解作品所體現的人文精神。激發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我根據本課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徵,認真備課,上課。做到了教學內容深入淺出,課堂情境精心設計。課後,我對這一課作了總結和歸納,找出不足之處和存在的問題,以便今後加以改進。
新的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因此,欣賞《春》時,我設計了問題,引導學生要把它放到它賴以產生的環境中進行,學生探究、瞭解義大利的地理狀況,文藝復興思潮,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風俗,以及波提切利的成長經歷,用人文知識帶動學生進一步解讀《春》這件美術作品。同時,在人文知識的探究中,學生會很自然地發現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認識美術對生活的特殊貢獻,形成學生對待祖國優秀美術傳統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正確的人文態度、進而陶冶學生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