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高血壓是持續血壓過高的疾病,會引起中風、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那麼高血壓病的臨床表現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高血壓病的表現,歡迎閱讀。

  高血壓病的臨床表現

  1、頭暈

  頭暈為高血壓最多見的症狀。有些是一過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有些是持續性的。頭暈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頭部有持續性的沉悶不適感,嚴重的妨礙思考、影響工作,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當出現高血壓危象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與內耳眩暈症相類似症狀。

  2、頭痛

  頭痛亦是常見的高血壓的症狀,多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炸裂樣劇痛。常在早晨睡醒時發生、起床活動及飯後逐漸減輕。疼痛部位多在額部兩旁的太陽穴和後腦勺。

  3、煩躁、心悸、失眠

  高血壓病患者性情多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動。心悸、失眠較常見,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或早醒、睡眠不實、惡夢紛紜、易驚醒。這種高血壓的症狀與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護理高血壓患者的方法

  1.控制飲食,膳食平衡

  飲食清淡、限鹽補鉀、戒菸限酒是防控高血壓的重要一環,也是春季飲食的基本原則。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之下,高血壓患者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能補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水果、乾果等;多吃韭菜、菠菜、薺菜和蔥等新鮮蔬菜,能有效降低膽固醇,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利於血壓的調控;多吃甘溫食物,如大棗、花生、玉米、豆漿等。總之,要食不厭雜,主副、粗細、葷素合理搭配,做到膳食平衡。

  2.適度運動,放鬆心情

  春季是運動的最佳時節,有利於人體吐故納新,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在春天堅持戶外鍛鍊,可增強人體免疫力,不易得病;可改善機體代謝,改善血液迴圈,消除疲勞、抑鬱,調節心理;吸入新鮮空氣,可改善心腦的氧氣供應,增強大腦對心臟血管收縮舒張功能的調節,防止冠心病和腦中風的發生。

  3.正確用藥,堅持治療

  很多高血壓患者知道春季血壓容易波動,於是要求大夫開一些疏通血管的吊瓶來擴張血管。認為這樣可以排出血管內的垃圾,從而可以預防心血管病的發作。但這個做法是錯誤的。這些藥物可以緩解部分患者因換季帶來的不適,但不能達到預防的目的。急症發生時輸液是必須的,但定期輸液是不必要的。另外還有一些患者因為冬季已過,氣溫升高,就擅自減掉降壓藥的分量甚至是停用降壓藥。這種方法更不可取,這樣不僅給高血壓治療帶來困難,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預防高血壓的食物

  1.獼猴桃

  其味酸、甘,性寒,無毒。全果或汁能夠清熱利水、散瘀活血、抗炎消腫、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

  2.人蔘

  人蔘當中的人蔘皁苷是人蔘最有價值的成份,具有抗衰防老、抑制癌細胞、降血脂、抑制脂肪吸收,以及鎮靜止痛、降血糖、保護心肌、改善血凝等多種作用,難怪盛產人蔘的韓國將之奉為健康聖品。

  3.黑木耳

  黑木耳屬高纖食材,多吃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含有人體必須的8種胺基酸,具有潤肺、防止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降低血栓的作用,黑木耳中的多糖具有抗腫瘤活性,因此對腫瘤也有一定預防效果。

  4.蘿蔔

  蘿蔔味辛甘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散淤血、解酒毒、 降血脂、軟化血管, 常吃能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主要吃法是蘿蔔豬骨湯、蘿蔔海帶瘦豬肉湯,清淡味美。所以蘿蔔可以作為降血壓的蔬菜,減輕高血壓患者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