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

  歷史教師應當加強課堂教學的反思,以儘快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和專業成長的需要。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考。

  篇一

  我任教初三年級兩個班歷史,本次期中檢測成績不理想。從檢測的情況來看,在選擇題上得分相對較好,說明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是在後面的綜合題部分失分較多,明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較差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綜合題訓練不夠。

  反思前階段的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備課不充分。雖然自己已任教初三歷史有幾年,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每節課前還都應該進行認真備課,特別是背的科目,去年教的有些內容現在已經忘了,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好,每節課只是去上課,有的沒有認真備課,課堂上講了一些過多的內容,低效重複性的東西比較多,造成整體課堂

  質量的低下。

  二是教學抓得不緊。對時間抓得不緊,包括雙休日,沒用在教學上。沒有深入瞭解學生情況,到現在連一半的學生姓名都叫不上來。對學生學習情況瞭解也不夠,針對性的輔導也沒實施。對學生日常學習情況雖然進行了一定的過問,但是沒有認真研究制訂具體的有效的措施,或者只是提出了一些要求,但是缺乏進一步的落實措施,使這些要求流於形式。對各種習題集沒有進行深入綜合歸納,基本沒有推給學生高質量的精品練習題目。

  為在今後工作中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將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改進課堂教學。規範辦學秩序以來,課時數量得到了規範,課堂上的時間很有限,平日又不允許副科佈置作業,並且主科老師教學抓得很緊,平日學生課餘時間很少,有時連作業也寫不完,根本沒時間來學習其他科。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將精力集中在課堂上。為此就要認真備課,提高課堂效率,既要將該講的講到,又要讓學生有時間掌握。

  二是要抓好部分學生的課外輔導。通過檢測發現,有的學生偏科現象嚴重,歷史科分數很低,而且這種現象不在少數,班級達十餘人。對此,今後計劃通過加強思想教育要求、利用中午進行個別輔導等方法來促進他們提高。

  三是要加強對各類題目的分析。要對各類習題集的題目進行分析挑選,選出優秀題目推給學生,讓學生用少時間學生多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四是要加強對學生問題的有效解決。對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及時發現,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及時解決,並且大力抓好落實。

  五是要採取更有效的管理辦法,主要是發揮好小組長的作用。

  六是要做好教學計劃,特別是複習計劃,並認真實施。在複習期間,要紮紮實實地進行備課和複習,爭取使複習得到高效率高質量地進行。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抓緊每一天的時間,積極研究和加強教學工作,爭取在以後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篇二

  抓住常規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老師知道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蘊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點都備出來,有條不紊地傳授給學生。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要對學生掌握的知識及時反饋,過關檢查,在每一節上課前,老師就要對學生所學的舊知進行復習提問,這樣既檢查了學生以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起到新舊知識的銜接的承上啟下作用。

  在平時的課堂滲透中招意識。初三的教學工作是直接面對中考考試。做為初三教師不能只顧眼下,閉門造車,不去學習來了解新資訊。因此,我經常瀏覽時下最新的教學參考、雜誌,多留意中考考試方面的資訊,便於更好的把握中考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中招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做到功在平時,形成習慣。

  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判斷等諸方面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養成勤於複習舊知,善於總結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範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做為畢業生必備的技能。教師平時訓練的好,不致於在考試中顧此失彼。

  篇三

  

  歷史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其課堂教學具有不同於其他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我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根據中學教材的內容編排突出了對這種能力的培養,採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運用,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歷史的課堂教學應當反映這種特點,以用為主,樹立一種“大歷史教學觀”,使有效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首先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歷史教師要轉變的第一個觀念是:歷史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言語技能的教學。過去,由於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歷史教師過分強調歷史知識的教學,不注重分析。這次中學歷史教材的改革為教師觀念的轉變奠定了基礎。然而傳統考試的“餘威”仍在,考試依舊是教學的指揮棒。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是應該懂得如何在這兩點找到一個平衡點。值得高興的是中學歷史教學大綱適時進行了調整,明確規定將降低語法試題的難度,減少知識性的客觀題,重點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在言語運用中學習語言。

  教師觀念轉變的第二個方面是:由以本為本向以用為本轉變。歷史是一門不斷髮展的語言,現代科技的發展為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歷史教材只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基礎、媒介,學生要學好歷史就必須融入歷史的海洋,跟上歷史發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時常在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隨時把鮮活的歷史輸入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歷史,能夠使用歷史表達自己的思想。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不能體現語言的生動性,而多種教學方法可以刺激學生的不同興奮點,抑制大腦疲勞。計算機輔助教學使教學方法的運用有了廣闊的天地。無論哪種教法,其基本出發點是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應當是學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課堂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歷史學習的特點決定了討論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特殊意義。歷史課的討論法應具有更廣泛的內容,更自由的民主氣氛,不但可以討論本課的問題,而且可以用歷史發表自己的見解,縱論國內國際的是是非非。而討論課是在考驗老師對整個課堂的駕權能力,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經常有學生在討論課時不用歷史,或者是說與本堂課毫無聯絡的話題,這需要老師時常督促。

猜你喜歡:

1.初中歷史教學反思隨筆

2.初中歷史教學反思集

3.初中歷史教學反思範文

4.關於初中歷史教學反思範文

5.初中歷史教學反思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