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書心得體會3篇

  《名人傳》是日本早逝的天才作家中島敦晚期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帶來的名人傳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名人傳讀書心得體會

  暑假的時候,我讀了一本名為《名人傳》的書,作者羅曼·羅蘭在書中主要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位名人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謳歌了他們與命運頑強抗爭的崇高精神。其中,使我觸動最大的人物是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貝多芬出生於貧寒的家庭,父親是男高音歌手,性格粗魯,愛酗酒,母親是個女僕。貝多芬本人相貌醜陋,童年和少年時代生活困苦,但他表現出了非凡的音樂才能,他的父親產生了要他成為音樂神童的願望,成為他的搖錢樹。他不惜打罵貝多芬,迫使貝多芬從4歲起就整天沒完沒了的練習羽管鍵和小提琴。

  1792年12月貝多芬離開了故鄉波恩,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刻苦學習。可後來貝多芬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愛情也因此而終結。不過這時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極盛時期,對一切都無所顧慮。在受到世人矚目的同時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經濟困窘,親朋好友相繼離散,耳朵也已全聾,面對生活苦難,貝多芬並沒有屈服,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音樂之風,同時創造了世界頂級音樂寶典,他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使我深受感動、敬佩萬分。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這又使我聯想到中國西漢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史記》的編撰過程,前蘇聯作家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創作歷程,當代張海迪身殘志堅的刻苦學習精神,等等這些人的經歷不僅印證了這句詩詞,更在感召和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一代代有志者。

  當然也許我們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不能一時得到什麼回報,此時的你,千萬別灰心喪氣,相信:奮鬥就有收穫,也許我們沒有達到理想的現實,可畢竟我們收穫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歷程,其實歷難也是人生的一筆財富,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至上光榮。

  是啊,命運應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不管你的身體在遭受著如何的痛苦,不管你的命運有多麼坎坷,不管你的人生充滿多少風風雨雨,只要你能努力戰勝自我,那麼美好的未來便會在不遠處向你招手。人生必須有拼搏,有奮鬥,才可能取得成功。這便是我讀《名人傳》所感悟到的。

  篇二:名人傳讀書心得體會

  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鬥爭。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苦難中長大的貝多芬也是幸運的。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時,貝多芬曾遇見莫扎特,並相互交流。接著,又拜海頓為師。後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就在貝多芬初次嚐到成功的甜蜜的時候,痛苦又一次降臨。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臟也受著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著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寫信給韋格勒醫生和阿曼達牧師這兩位好友。貝多芬耳聾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沒有完全聾,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後寫的。

  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從那目光里人們又可以看到他悲慘的命運。之後的歲月裡,性格過於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肉體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著另--種痛苦。

  如此,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儘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麼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這需要用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癒,他渴求愛情;他充滿著希望。也許現在你的成績是差了點,但這並不代表以後你依然是這樣。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對自己要有信心。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除了這一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篇三:名人傳讀書心得體會

  讀過《名人傳》,我為書中三位名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但他們堅韌的精神更讓我敬佩萬分。

  這本傳記裡主要敘述了三位名人的偉大事蹟,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義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國作家、思想家、文學家托爾斯泰,雖然各自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域裡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著名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年幼時的生活就非常困苦。青年時,好不容易有了一次珍貴的愛情,然而,卻因為他的耳聾與這來之不易的愛情擦肩而過。此時的他,承受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但他沒有就此一萎不振,而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音樂創作中,誕生了不朽的名曲,被世人所欽佩。

  貝多芬用苦痛寫作樂曲用性命對抗音樂,為後世留下了享用不盡的精神糧食;米羅開朗其羅用一輩子的心血和精力創編了永不磨滅的作品;托爾斯泰則在他的小說中描畫了萬千性命的藐小和偉大。面對人生的劫難、種種的不幸和世上的哀苦,他們從來沒有一絲的驚慌害怕與顫動。他們偉大的精神告訴了我們:困境成就真英雄!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苦難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對於強者是筆財富,對於弱者卻是萬丈深淵。”的確如此,挫折如同苦難,可能是我們奮進的號角,也可能是我們前進的絆腳石。人生的長河對於弱者將會乾涸,但,對於強者會奔流不息。即使路之迢,山之高,也要披荊斬棘奔赴理想,永不輕言放棄。

  在我們現今的生活中不免會遇到一些的不如意,它們會使我們變得灰心喪氣,失去前進的動力,失去鬥志。這時,你一定要靜下心來,細細思考,與貝多芬相比,我們這些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能重新昂起頭顱,再次重拾希望,開始一次全新的旅程呢?

  無論山有多高,路有多遠,未來有多麼的艱辛,只要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堅韌不拔的意志,那麼成功的曙光不會離我們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