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簡潔又漂亮的春節手抄報
春節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息,春節手抄報也是春節的一道亮麗的色彩,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不同歲數孩子的春節禮儀教育及代拜年禮儀,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內容
不同歲數孩子的春節禮儀教育
一、1-3歲:收禮時哭鬧別太在意
新年很熱鬧,但是個別孩子不適應這樣的氣氛,常常會大哭大鬧。今年3歲的禧禧,跟父母回老家過年,親戚們一見便紛紛給他送上“大紅包”。無奈,禧禧卻像見到狼一樣害怕。每次親戚一鬨上來遞利是,他便“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搞得送紅包的親人很掃興,他的父母也很難堪。
專家支招:
專家指出,對於3歲以下的小孩,不能勉強他們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沒有禮貌意識,也沒有建立交往的互動模式,對陌生人有反應也是正常的。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哭鬧不要太在意,遇到孩子大哭大鬧時,千萬不要說他們不乖,可以笑著幫孩子解圍。
二、3-7歲:教兩句節日問候足夠:
案例:
5歲的豆豆很聰明,也很調皮,過年自然逗了不少利是。但是最讓他的父母頭疼的是,豆豆總是當面拆紅包,見到裡面很少錢,就會當著客人的面嚷嚷:這麼少錢呀!如果裡面是張大額的人民幣,就會喜出望外地炫耀,父母氣得哭笑不得。
專家支招:
專家表示,3-7歲的孩子,已經慢慢懂事了。春節拜年,家長可以稍微先教導一下孩子。可以告訴他,“我們現在去誰家裡,跟我們家有什麼關係,希望寶寶可以怎麼做。”其實過年拜年,只需要教會他說“新年好”、“謝謝”兩句話就足夠了,還要求不能當場拆紅包就行了。
資料
代拜年禮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某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代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
早在宋代,親朋好友之間就已經相互送貼致賀,這就是早期的賀年片。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
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記述道:“京師元日後,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如東西長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問識與不識,望門投剌,有不下馬,或不至其門令人送名帖者,遇黠僕應門,則皆卻人不納,或有閉門不納者。在京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結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還。三四日後,始暇拜其父母。”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
到了明清時,人們用“寸褚”、“紅單”投謁代替拜年。這時的賀年片設計更加完美、精緻,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寫上了“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的祝辭。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
不求見面惟通謁,
名紙朝來滿蔽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
世憎嫌簡不嫌虛。
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緻美觀的飾盒裡送給親友,以示莊重。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