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閱讀練習及答案

  《天目山》是一篇抒情散文,我們在閱讀時要予以特別關注,按照作者行文的脈絡和情感的線索,把握其外在特徵和所承載的豐富情感與深刻思考,把它作為讀懂文字的一把鑰匙。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天目山》閱讀材料

  ①去天目山,是心裡積存已久的一個念想,不是為觀光,是為了那些大樹。幾十年裡,只要說到樹,天目山就從父親的眼神裡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說,假如你沒去過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麼叫樹。其實不全是為了樹,我知道,是為了一個人。幾十年來,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親的眼神就會倏然暗淡下去,她的雙眼彷彿是海潮淹沒的沙灘。她喃喃說,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於是變成一種夙願和儀式,無論是為了樹,還是為了人。

  ③只是,我沒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會遇上那樣一場彌天大霧。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呼嘯而過,遠山近樹忽而不見了。山中古老的禪源寺,隱匿在蒼白的霧氣裡。下車尋路,林間的青石板小徑如雨潑過似的,溼漉漉地膩滑,只幾步便消失在濃煙樣的水霧中。

  ④母親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紗幕被她的腳步豁開一個缺口,影子穿過去,紗簾瞬間又閉合了。山路通往林深處,在那深不可測的綠巷中,我隱約看見了一排排樹,昂然立於路旁。它們竟是那樣的高大,濃密的雲霧遮去了樹梢,樹尖伸到望不見盡頭的天上去了;最令人驚歎的是樹幹之直,刀削般筆挺,像一根根氣度軒昂的羅馬石柱,支撐著綠屋的穹頂。褐色的樹皮一片片如鱷魚的鱗甲,已被千年的風霜錘磨成堅韌的岩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樹下了呢?鮮血從他年輕的胸膛裡流淌下來的時候,他或許就靠在了那棵大樹的樹幹上。他依託了大樹,所以犧牲的那一刻仍像樹一樣站立。龍爪般的樹根至今還留著他的血跡,只是被濛濛的霧氣暫時稀釋了。

  ⑥那個無風無雨的春日,那些被父親無數次讚頌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樹,就這樣從漫山飄忽的濃霧中,和那個叫蕭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隱若現地走來。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聽見他腳上沉重的鐵鏈,一聲聲從森林盡頭傳來。我不知道他在匆匆離去前,是否還有心情觀賞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樹。57年前的樹葉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見他灼熱的目光仍在枝條上纏繞。

  ⑦半個世紀過去了,如今我所見的,是被他熟讀過的那些樹。陡峭的石階兩旁,柳杉武士樣雄偉,順坡排列,陣勢逼人。再抬眼,金錢松破霧而出,穿雲摩天,傲氣十足。若不是彌天大霧遮擋了視線,就可望見懸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幾百棵千年銀杏。等到秋天,山谷裡定是黃葉燦爛,一片金光四射。

  ⑧幾十裡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遠的樹。當那一排槍聲在冰冷的山谷裡響起來的時候,惟有這些樹,是沉默的目擊者。後來那些離亂夢魘的歲月,仍是這些樹,在荒野莽叢中陪伴他。他年輕的生命終止在27歲那個年紀,大樹卻已千年。

  ⑨母親依然走在前面。從上山那一刻起,她的雙目就被山巒霧氣染得溼潤。樹林深處鳥鳴啁啾,聲聲如歌,讓人想起遙遠的青春季節:一群女生歡笑著從禪源寺的臨時課堂上跑出來,手拉手圍著寺前的老銀杏樹,雄壯的抗日軍歌驚飛了樹上的小鳥……待她幾年後重迴天目山,卻是被押解著,一步步踩著前頭他沉穩的腳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見他坦然的目光,如陽光下流淌的山澗小溪,從石縫裡透出烏亮的光澤。

  ⑩母親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樹下。樹身奇粗,三人合抱僅圍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皺褶中寫滿滄桑。枝條上沒有一片綠葉,惟有軀幹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在我的驚歎中,母親說,這就是真正的大樹王,現在它死了。五十多年前,我曾見過它活著的樣子,樹冠就像一把巨大的傘,整個開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一陣山風襲來,霧氣旋轉著,雪花般從它粗糙的枯枝中穿過。剎那間,油綠的樹葉似一樹繁花,綴滿了它堅韌的枝幹,青枝搖曳,生機盎然,滿山坡都是杉葉林濤的譁響。大樹王在我的想象中復活,抑或說它從未死去。

  ⑾霧越發濃了,洇溼了母親的頭髮。父親說,他們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沒有人知道那個57年前被槍殺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裡。我說,你找不到他,因為他已經變成了一棵樹。

  ⑿世事變遷,惟有天目山的樹,是永遠的。為著他們那一代人的理想,半個世紀之後我們依舊對他們深懷敬意。然而,在縹緲的霧中我們似乎模糊了他們理想的內容。山民說,天目山東西兩峰之巔,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頗似雙目仰望蒼穹,故得名“天目山”。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詰問蒼穹。

  ⒀山林寂靜,水氣迷茫。霧中影影綽綽的大樹無言,沒有回聲。

  《天目山》閱讀題題目

  1.第①段中畫線句運用比喻的表達效果是。***2分***

  2.第②段這句話的含義是。***2分***

  3.從表現手法上,選擇一個角度對第⑨段作賞析。***3分***

  4.根據文中的內容,介紹蕭洪明其人。***不超過60字******3分***

  5.對文中寫“樹”分析正確的兩項是*********6分***

  A.描寫霧氣越來越濃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樹悠久的歷史滄桑感。

  B.第④⑦段寫樹形神兼備,賦予了樹軒昂、雄健、不屈的氣質。

  C.描寫“大樹王”死而復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頑強的生命活力。

  D.濃墨描寫大樹,層層鋪敘,為篇末揭示讚美先烈的主旨服務。

  E.本文以登山行蹤為順序,始終貫穿對大樹的描述,脈絡清晰。

  F.天目山的樹在父母眼裡是一種植物,在作者眼裡是人的象徵。

  6.第⑿段中寫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圖是。***4分***

  《天目山》閱讀題答案

  1.答案:形象地寫出了母親眼眶裡飽含著淚水,表達了母親的悲傷之情。

  2.答案:去天目山,不僅是為了看樹,更是為了緬懷先烈,這是積久的願望和莊重的活動。

  3.答案:虛實結合,將現實場景與歷史回憶交織起來***由林中景色聯想到戰爭歲月;歡快的場景與悲壯的場面形成對比***,突出了蕭洪明堅毅不屈的形象,表達了母親對青春歲月的追念。

  4.答案:革命志士,母親的戰友;57年前被槍殺於天目山的大樹下;犧牲時年僅27歲。

  5.BE

  6.答案:表達對遺忘先烈、淡忘歷史的現象的責問與擔憂,以及對理想、信念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