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療小兒咳嗽的方法

  秋季到了氣溫也降了不少,小孩子總是喜歡蹦蹦跳跳,出汗後很容易受涼感冒出現咳嗽症狀。小兒咳嗽不能隨意用藥,用按摩治療是個不錯的方法。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小兒咳嗽按摩什麼穴位

  小兒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內傷咳嗽及內外合邪之咳嗽。由於小兒為純陽之體***生長髮育迅速***,脾常不足,脾虛會導致納差,營養不良;脾失健運又會化生痰溼,使得咳嗽纏綿難愈,正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故不論哪型咳嗽,小兒推拿時都應兼顧小兒脾胃。

  推拿選穴:

  清肺經、清肝經、補脾經、逆運內八卦各3分鐘左右、擦肩背部及胸部***重點肺俞和膻中部位***擦熱、搓摩脅肋15-20次,按揉豐隆穴3分鐘左右***痰多可加長時間***、捏脊6~8遍。

  操作方法:

  1、肺經位於無名指末節螺紋面,從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為清肺經。

  2、肝經位於食指末節羅紋面,從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為清肝經。

  3、脾經位於拇指橈側指端到指根的位置。沿拇指橈側緣從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4、內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內勞宮為圓心,內勞宮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處為半徑所作圓周上的八個點。從小魚際起按順時針排列依次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用拇指端按兌、坤、離、巽……依次推運一週,稱逆運內八卦。

  5、擦肩背部及胸部,用全掌橫擦肩背部及胸部,以透熱為度。

  6、搓摩脅肋,從兩腋下快搓慢移至天樞穴下。

  7、豐隆穴位於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脛腓骨之間。用拇指端按揉。

  8、捏脊,兩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對沿脊柱兩旁,由龜尾部向大椎方向捏起面板,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推進。

  其它常見治療小兒咳嗽的穴位

  1、合谷穴

  俗稱“虎口穴”,對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療效。虎口中間的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拇、食兩指併攏時,在肌肉隆起之最高處,是人體重要的穴位。指壓時,用對側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勻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鐘。但體質較差者,宜輕刺激。

  2、天突穴

  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氣、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氣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腫痛,梅核氣,咳唾膿血等。

  取穴時,可採用仰靠坐位的姿勢,天突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打嗝、咳嗽、哮喘、胸中氣逆、咯唾膿血、咽喉腫痛、舌下急、暴喑、癭氣、噎嗝、梅核氣。

  3、厥陰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釐米處,只要在此處用力壓6秒鐘,不論是咳嗽或喉嚨有異物存在,立即止咳。採用這種方法時,必須邊吐氣邊進行,只要重複三次就能見效。

  取穴時通常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寬處***約二釐米左右***。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指壓該穴,可以治療疾病性氣喘、止咳;此外還能使胸部伸張,使怯弱性格者緩解緊張,降低自我防衛意識,從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4、太淵穴

  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外側緣。每日按壓,不拘次數。能止咳化痰,通調血脈。主治咳嗽,氣喘,咳血,胸痛,咽喉腫痛。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麼穴位可以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