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煲湯的六大禁忌
在冬季的時候喝湯是一個非常享受的事情,那麼你知道在冬季的時候煲湯要注意什麼呢? 冬季煲湯有什麼禁忌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冬季煲湯必須注意的6個禁忌
加水少
水是煲湯的關鍵,它既是傳熱的介質,更是食物的溶劑。人們在煲湯時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是加水不夠,導致中途加水,影響湯的風味。一般情況下,煲湯時的加水量應至少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確實需要加水,應以熱水為好,不要加冷水,這樣做對湯的風味影響最小。
亂加“料”
不少人希望通過喝湯進補,因而在煲湯時會加入一些中藥材。但不同的中藥材特點各不相同,煲湯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比如,西洋參性微涼,人蔘、當歸、黨蔘性溫,枸杞性平。另外,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中藥材。比如,身體寒氣過盛的人,應選擇當歸、黨蔘等性溫的中藥材,但體質熱的人吃後可能會上火。因此,在煲湯時如果想要加中藥材,最好根據自己的體質來。
早加鹽
鹽是煲湯時最主要的調料之一。有些人認為早點加鹽可以讓鹽完全“融入”食材和湯中,提高湯的口感,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鹽放太早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也會使湯色發暗,濃度不夠。鹽放得晚並不會影響湯的味道,反而還能使肉質保持鮮嫩。所以最好在快出鍋時再加鹽。
調料雜
“多放調料提味兒”也是煲湯中的一大誤區。調料太多太雜可能會串味兒,影響了湯原有的鮮味,也會影響肉本來的口感。一般來說,一種肉配合2-4種調料就比較完美,比如煲雞湯時只需放入薑片、月桂葉和花椒即可。
火太大
煲湯時,開始時應該先用大火將湯煮開,然後轉為文火煲湯。因為大火會使肉中的水分流失過快,導致其口感變差。控制火候以湯微微沸騰為好。
煲太久
有些人總怕湯熬的時間太短不進味兒。其實,如果是煲肉湯,時間以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為最佳,這樣既能保證口感,也能保證營養。時間過長會增加湯中嘌呤的含量,進而增加痛風的風險,同時食物中的營養也會慢慢流失。如果是燉骨頭湯或豬蹄湯,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也不要超過3個小時。
冬季煲什麼湯好
1、杞精燉鵪鶉
原料:鵪鶉1只,枸杞子、黃精各30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將鵪鶉宰殺,去毛及內臟,冼淨,枸杞、黃精裝鵪鶉腹內,加水適量,文火燉酥,加鹽、味精適量調味即成。服法:棄藥,吃肉喝湯,每日 1次。
功效:滋養肝腎,補精益智。鵪鶉是良好的益智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等,有助於小兒發育、增進食慾、提高記憶力。腦力勞動者常食,能消除眩暈健忘症狀,能提高智力,有健腦養神之作用;枸杞子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抗疲勞、增強體力和智力;黃精能補脾潤肺、養陰生津、強化筋骨、益智強身。幾味同用更增加其滋補和益智作用。適宜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而見神疲乏力、腰膝痠軟、眩暈健忘者服食。
2、羊肉湯
滋補功效:羊肉湯屬熱性,可以溫胃禦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點: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羶不腥,味道鮮美異常。
做法: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雜做些處理,把羊肉、羊雜放一個鍋內煮,可放些蔥姜等,***不宜放大料,串味***,等羊肉、羊雜煮熟,撈出切成片,備用。把羊骨架放鍋裡,加滿清水,好了,開火,熬吧,熬一個小時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雜質舀出去,這時的湯就比較純淨了,放些蔥姜,繼續熬吧,什麼時候熬的湯成乳白色,象牛奶一樣就可以了。熬湯一定要捨得花時間。把切好的羊肉、羊雜放碗裡,放些蔥花、香菜,蒜黃之類的菜,放適量精鹽,把熬好的羊湯趁熱倒入碗裡好了,一碗色澤乳白,口味鮮香醇正的羊肉湯就做好了配上千層餅或火燒,味道真的好極了。如果喜歡辣椒,可以放些辣椒。
3、蘿蔔燒排骨
特點: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酥嫩,味道鮮美。
原料:豬排骨500克,蘿蔔500克,醬油20克,料酒5克,鹽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蔥8克,姜5克,澱粉5克,油50克。
做法:蘿蔔切絞成塊,蔥切段,薑切片。炒鍋上火,放油將蔥、姜和蘿蔔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醬油、鹽、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燒開鍋後,轉用小火燒25分鐘,待汁收濃且口味濃香時,加入水澱粉,把汁全部掛在原料表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