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是什麼意思
一個詞語可能有好幾種意思,可能有些意思你不知道,那麼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樂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淵追諡***劉禪。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成語辨析
正音:樂:不能讀作"yuè"。
辨形:蜀:不能寫作"屬"。
辨義:"樂不思蜀"與"樂而忘返"有別:"樂而忘返"無"忘本"的意思;"樂不思蜀"則有"忘本"之意。
近義詞:流連忘返、樂而忘返、樂不可支
反義詞:狐死首丘、歸心似箭、落葉歸根、戀戀不捨
成語出處
原文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譯文
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的人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不能輔佐,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併他呢。"
有一天,司馬昭問他說:"是否會思念蜀地?"劉禪回答說:"這裡很快樂,不思念蜀國。"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司馬昭於是說:"為何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解讀
三國時期,劉備佔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小名阿斗***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帝曹奐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魏帝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
後人多認為劉禪樂而忘本,無故土之思,但也有人持異議,如《三國蜀後主劉禪新論》的作者羅開玉和謝輝認為,劉禪裝憨賣傻,不僅是養晦自保,更關係著一大批降臣的命運。這一表演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表現如出一轍而更精彩。
示例
劉備的這種壞脾氣,好像也傳給了阿斗 ,'樂不思 蜀 '的那一幕,就是乃父東吳招親的翻板。***黃裳《榆下說書·諸葛的錦囊》***
那麥思敦更覺氣色傲然,或飲或食,忽踴忽歌,大有"此間樂不思蜀"之意。***魯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紙上談兵是什麼意思
紙上談兵,讀音是zhǐ shàng tán bīng,是一個漢語成語,指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典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然而戰國時並沒有紙,最原始的紙誕生於西漢 ,晚於春秋。故紙上談兵四字出典既非《史記》,亦非司馬遷。
解釋
在文字上談用兵策略,比喻不聯絡實際情況,空發議論。指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問題。
紙:書。上:上面 。談:談論。 兵:用兵。
典故
紙上談兵"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傲,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佈"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相關人物
趙括***?-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戰國時期趙國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 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
歷史評價
藺相如:"括徒能讀其父書
趙括紙上談兵
趙括紙上談兵
傳,不知合變也。"
趙奢:"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趙母:"始妾事其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父子異志,願王勿遣。"
司馬遷《史記》:"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徐鈞:"少年輕銳喜談兵,父學雖傳術未精。一敗誰能逃母料,可憐四十萬蒼生。"
詞語解釋
***1***少時;小時候。
***2***言兵事:議論用兵打仗的事。
***3***以天下莫能當:認為天下沒有人抵得過他的。以,認為。
***4***奢:趙奢,趙括之父,趙國名將,曾多次率趙軍破秦軍。
***5***難:駁倒。
***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險的場合。死地,生死存亡之地。
***7***易言之:把它說得很輕易。
***8***趙:趙國。
***9***廉頗:趙國良將。廉頗對秦作戰,根據實際情況,採用深溝高壘的防禦戰。後趙王中了秦的離間計,用趙括代廉頗。
***10***悉更約束:全部改變原有的紀律和規定。約束,規矩。
***11***坑***kēng***:活埋。
***12***嘗:曾經。
***13***卒:步兵,士兵。
***14***將:使……為將,使動用法。
***15***佯:假裝。
***16***奇兵:戰爭中用於引用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的小股部隊,也稱"餌兵"。
翻譯句子
1.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
2.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
趙括代替廉頗***擔任抗秦大將***後,全部更改***原有的***紀律和規定,撤換並重新安排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