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園林教學反思
關於水墨畫的教學內容,也是整個小學階段最後一個有關水墨的教學內容。水墨畫創作是水墨繪畫的應用,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教材分析
《水墨園林》是蘇少版《美術》第12冊的教學內容。教材精選了著名畫家李可染的兩幅《諧趣園》,一幅是對景
寫生,一幅是據寫生重新創作。都是為了表現頤和園湖外有湖、園中有園的和諧之趣。對景寫生,以概括的方法有機地表現了客觀物件的特徵,構圖清晰;水墨創作則運用水墨畫的技法,更為集中地體現了水墨作品的凝練、厚重的特點。除名家作品外,教材還選取了兩幅學生作品,上幅墨色與粉色相互配合,既展示了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又給人一種悠然閒趣的韻味;下幅長於寫生,墨色豐富,古木蒼勁,配以小橋流水,遊廊畫軒,別有一番迷人的韻致。從而,為我們提供了雅俗共賞的情景。***點評:教材分析,是教師確定教學目標的前提,也是學生整體感知教材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從內容和形式的結合上對教材作出適當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促進學生知識建構。***
二、教學目標
***一***初步瞭解中國水墨畫的藝術特點;***二***學生運用水墨的視覺語言,提煉,取捨,創作一幅“水墨園林”;***三***學習和繼承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優良傳統,增強學生“愛我中華”的自豪感。
三、教學過程
㈠課前準備:學生準備水墨畫工具材料,以及有關園林圖片資料;教師準備相關課件和有關資料。
㈡基本思路:
⒈欣賞匯入:以多媒體展示中國四大名園***頤和園、拙政園、留園、避暑山莊***和蘇州園林***滄浪亭、獅子林等***相關景點,突顯中國園林的一般特徵:理水、疊山、花木、建築。
⒉互動交流:⑴中國園林的主要特徵是什麼?⑵你能說出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嗎?
⒊教材透視。⑴畫家李可染的兩幅畫《諧趣園》,那一幅是素描寫生,那一幅是水墨創作?⑵說一說兩幅畫的明顯區別是什麼?
教師歸納:素描寫生顯得細膩真切,樹木、假山勾畫了了,亭臺樓閣設色分明,而水墨畫用筆凝練,重墨剪影,氣氛濃郁。***點評:作品描繪的物件是園林建築。園林建築是中國建築之珍品。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因此,從欣賞入手,讓學生感知中國園林的特點,這既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有助於開啟學生的創作思路。***
⒋思維引導。
⑴理論看點:中國畫構圖中的重要法則之一是“取捨”。無論是素描寫生,還是水墨創作,都有一個主觀取捨的問題。所謂“取捨”,即作者對所描寫的物件,從創作的意圖出發,通過對整體和區域性的分析,進行材料上的選擇,立意上的提煉。畫家李可染的兩幅畫《諧趣園》,是從大處著眼、取捨精當的傑作。它突出地表現了頤和園“湖外有湖,園中有園”的整體風格。可見,去,要取主要的;舍,要舍雜亂無用的。
⑵角度指點:要注意角度的選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就是角度的不同,觀察的結果也有所不同。因此,捕捉物件的特徵,調整觀察的角度,在繪畫中顯得至關重要。以校園某一景點為例,略作啟發。
⑶技法示範:教師示範“水墨園林”。
①起稿。用鉛筆畫底稿,不必畫得過細,以免畫面雜亂
。②勾墨線。畫出近景的亭子和長廊,勾線一筆就是一筆,有提有頓,表現出粗細變化:近景線條略粗,墨線略重;遠景線條宜細,墨線相對輕淺
。③ 皴擦。皴出假山的結構,以增強樹和山石的質感。擦時筆不能溼,墨色不能過皴。
④點染。點,即點苔。包括近景的花草、中景的灌木及遠景的樹木。染,即渲染,指染墨。***點評:美術教學是一種直觀的形象教學。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需要,紮實有效地開展示範教學。這裡,筆者主要採用的是分解式示範的方法,將水墨畫的基本技法滲透於具體的教學過程之中,引導學生建立完整的認知圖式。可見,只有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⑷學生作畫練習。學生根據收集的園林圖片,立意構思,進行水墨創作。創作中,特別要注意合理取捨,體現賓主關係。***點評:在教學準備階段,可因地制宜,由教師帶領學生欣賞附近的園林或公園,引導學生暢談觀感,在加強視覺感受的同時,加強心理感受。還可以讓學生選擇喜歡的園林景物,畫一幅鉛筆寫生,目的在於,為學生自主創作“水墨園林”積累更為豐富的素材。***
⑸學習評價:
①結合自己的作品,談談取捨和提煉的體會。
②將自己的作品與他人的作品比一比,談談運用水墨視覺語言的體會。
③觀賞中國水墨園林作品,你有什麼收穫?***點評:“學習評價”既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反思,又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學生的認識結構。評價,可以採用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議相結合的方法,使評價體現自主性、互補性和激勵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