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的歷史起源和鱷魚的簡介

  鱷魚按其性情分為凶猛鱷和溫馴鱷。鱷魚可以自由自在的在陸地和水路穿行,它還能在陸地上快跑和在水路快遊。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鱷魚的歷史起源

  現存生物中與史前時代似恐龍的爬蟲類動物相聯結的最後紐帶;同時,大量的各種鱷化石已被發現;4個亞目中有3個已經絕滅。根據這些廣泛的化石紀錄,有可能建立起鱷和其他脊椎動物間明確關係。

  白堊紀晚期是哺乳動物進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那段時間裡,許多種群開始分化,以適應在不同的小環境下生存。戴維·克勞斯說:“鱷魚從白堊紀晚期日趨多樣化,大到5米長,小的不足1米,以適應不同生存環境的需要。

  建立滅絕物種和現代動植物之間的關係,有助於研究過去的地理結構。以往北半球發現的化石比較豐富,在馬達加斯加的發現之前,有關南半球,岡瓦納古陸的化石非常少。對物種在南半球跨大陸發現的早期理論認為,在今天的各大陸之間,有巨大的“橋”相連。但,科學家們認為1億6千5百萬年前,非洲大陸最早從岡瓦納古陸分離出去,而印巴次大陸、馬達加斯加、南美洲、南極洲連在一起的時間較長,因此植物和動物得以分散到各處。

  中國漢代始知南方有鱷,唐宋迭有記載,明清以來偶見於沿海島嶼。《禮記》中叫是一種鱷魚,後來唐代韓愈因鱷魚之患作《祭鱷魚文》如討賊文,義正辭嚴,嚇退鱷患。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更是將鱷魚歸入藥性,“鱗部-鱷魚-釋名:土龍。”並將藥性定為:“‘主治:心腹症瘕’‘溼氣邪氣’”無疑表明了鱷魚在人類生活的作用,近代更是以鱷魚皮革製作奢侈品而顯示其價值。

  鱷魚的簡介

  鱷魚***Crocodile***一種冷血的卵生動物。鱷魚是極其珍貴的動物。鱷魚不是魚,是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於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

  鱷魚[1] 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動物之一。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前***,性情凶猛的脊椎類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屬肉食性動物。公認鱷魚的品種共23種。中國國內馴養繁殖的鱷魚種類有:揚子鱷,暹羅鱷,灣鱷,尼羅鱷;其中國家允許經營利用的鱷魚種類有三種:暹羅鱷,灣鱷,尼羅鱷。其中暹羅鱷***又俗稱泰鱷***是在我國北方廣泛被人工馴養鱷魚。頒發鱷魚馴養繁殖證的單位為:國家林業局。

  鱷魚是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極高的野生動物。因此,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發展鱷魚養殖業。

  鱷魚的種類

  鱷魚是水陸兩棲的食肉類爬行動物,其分佈很廣,全球鱷魚共有23種,主要有分佈於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鱷、南美洲的亞馬孫鱷、非洲的尼羅河鱷、南亞的印度鱷、泰國鱷、中國的揚子鱷和澳大利亞灣鱷。鱷魚全身長滿角質鱗片,長長的尾巴呈側扁形,四肢短,前肢5趾,後肢4趾且趾間有蹼。 鱷魚按其生活的水域分為鹹水鱷和淡水鱷。鹹水鱷主要集中在溫溼的海濱,如美洲鱷和灣鱷;淡水鱷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沼中,如揚子鱷和密西西比河鱷。 按其體型大小分為大型鱷和小型鱷。體型最大的鱷、也是地球上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是灣鱷,成年雄性長達5米至6米,最長個體長達10米,體重超過1噸;體型最小的鱷是生活在亞馬孫河和奧裡諾科河流域及兩河之間的大西洋沿岸的侏古鱷,一般體長0.9米至1.2米,最長者為1.72米。中國的揚子鱷為中小型鱷,身長一般2米左右。 按其性情分為凶猛鱷和溫馴鱷。最凶殘的鱷魚是灣鱷,有“食人鱷”之稱,遇上它的人或動物很難生還。在澳大利亞,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潛水者葬身於灣鱷腹中。尼羅河鱷,也稱非洲鱷,也是一種凶猛的鱷,它會主動捕食羚羊、非洲野牛等大型哺乳動物。揚子鱷、侏古鱷等體型較小,性溫順,不主動攻擊人。 按其吻部長短分為長吻鱷和短吻鱷。鱷吻的長短是鱷顯著的形態特徵,也是鱷分類的依據之一。揚子鱷和密西西比河鱷為短吻鱷,其吻長略長於吻寬;其餘鱷皆屬於長吻鱷,特別是印度鱷。印度鱷身長5米多,其中吻長50釐米至90釐米,是吻寬的5倍多,且隨著年齡增長,吻部越來越狹長。這與它食魚有關,細長且窄的吻適於捕食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