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中的歲月

忽然想起那晚的鼓聲,不禁神往起來。在聽小娟的一首歌,想,如果加入那個鼓聲,該多好。似乎空氣中有姜花的芬芳,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也許是我恍惚中搞錯了。所以,也不禁想起姜花來,忽然覺得,已經很久沒買過這個花了,最近的一次,是去年暑假在華師,在地鐵口買的。傍晚的時候,要去花店看看了。

在鳳凰的最後一晚,大家吃完飯後,各自散開,在街上閒逛。我和遙遙牽著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悠然走著。在眾多的市聲中,忽然有種聲音傳來,是一種鼓聲。真的很美很美,節奏感很好,聲音也很有金屬感。我將閒散的心兒收起來,凝神細聽。忍不住,腳步就朝著那聲音走去。在哪兒呢?是哪個店鋪裡放出的音樂?我牽著遙遙粉嫩的小手,一刻間迷茫起來安靜了下來。這種帶著磨砂質感的鼓聲一下一下,跟我的心跳同一節奏,我似乎不是在趕路,在逛那個嘈雜的街市,揮汗如雨地在人群中穿梭,而是在等待。這個青石板路上只有我一個人,身邊這些都是虛幻。我似乎站在草木深深的舊城故里,眼前空無一人,只有天空中傳來的沙啞的鼓聲。不知道為什麼,我想起了張學友的《情網》中那個身穿白色燈籠袖長裙的女子,額前掉下一束捲髮,有著狐仙般嫵媚眼神的女子,她低垂著小臉,微笑著朝我一瞥,然後轉身提著裙襬優美地揹著我奔跑而去。

遙遙仰起小臉看著我,我才恍然,到處找這個聲音的來源。 原來是一家賣圍巾的店,有個女孩子在靜默地編織著長圍巾。右邊進門處,是一個CD架,上面擺著各色CD。一個漂亮的女孩,坐在長凳上,在敲鼓。原來這鼓聲,就是從她收下敲出來的,竟然跟這個音樂配合得天衣無縫。她也是靜默的,眼睛裡似乎有好多東西,又好像純淨得什麼都沒有。我停下來,坐在她對面,聽她敲。她長長的手掌輕重緩急,起落有致。既不像《琵琶行》裡琵琶女的“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晶瑩剔透,也不像明湖居聽書裡白妞的“極力騁千迴百折的精神”的激越高亢,也不見得有什麼委婉曲折跌宕搖曳,只是極其隨手隨意,心隨樂起,鼓隨心動而已。她見到有孩子,就溫和地朝遙遙笑了笑。過了一會,她停了下來,問我是不是想要這張碟。那個音樂似乎馬上就喪失了生命。只要她一停下來,繁華喧鬧又潮水般回來了。我也似乎從夢中醒過來了。我覺得她好傻。有了這個鼓聲配合下的音樂做對比,誰還會買那個沒有鼓聲的CD呢? 她果真是把這個技藝當做賺錢的工具嗎?我這樣想著,又有些懊惱起來。多可惜啊,她也許應該隱居起來,在某個深山叢林中,在某個夜深的時候,平靜地鬼魅般的敲起這個鼓來。她也許該高貴地坐在精緻的舞臺上,心無旁騖地敲著鼓,不屑任何的回報。 她該揹著這個鼓,在江湖中漂浮,永不會落地生根,笑看紅塵,繁華易冷。這才符合我的審美標準。

那晚,好像下了一陣雨。有些東西,就像這個雨一樣,從夢中劃過,沒留下任何的痕跡。我悔恨那會子只顧著沉迷,沒有拍下她敲鼓的照片。我甚至不記得她伴奏的曲子叫什麼名字。那個鼓聲,也是無法帶回來的。所以,很是遺憾的。回來的途中,我望著火車窗外飛逝而過的景色,也會恍惚中閃過那個鼓聲。這,是我在鳳凰最珍貴的憶念。如果還有機會去鳳凰,我還要去那裡,坐在她的前面,安靜地聽上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