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判斷推理評價性題目答題解析
邏輯判斷是招警行測中的考試難點,需要考生掌握好基礎的答題技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判斷推理評價性題目答題技巧
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中的邏輯推理題目不同於數學和言語題目,不管是必然性推理還是可能性推理,邏輯推理的題幹側重形式性,即關注題幹推理結構,忽略推理內容,題幹內容可以用字母符號代替。完全運用這一原則的題目主要是可能性推理中的評價型題目。評價型題目的問法形式主要有:“以下哪項與上述推理的結構最相似”、“下列與上述推理最為類似的是”等。下面老師結合例題具體解釋。
例:如果你演講時講真話,那麼富人會反對你。如果你演講時講假話,那麼窮人會反對你。你演講時或者講真話,或者講假話。所以,或者富人會反對你,或者窮人會反對你。
以下哪項與上述推理的結構最為相似?
A.如果月球上有生物,則一定有空氣。如果月球上有生物,則一定有水分。月球上或者沒有空氣,或者沒有水分。所以,月球上沒有生物。
B.如果對物體加壓,則它的體積會變小。如果對物體降溫,則它的體積會變小。或者對物體加壓,或者對物體降溫。所以,物體的體積會變小。
C.如果天下雨,則地一定會溼。如果天不下雨,則地不一定會溼。或者天下雨或者天不下雨。所以,或者地一定會溼,或者地不一定會溼。
D.如果刺激老虎,則老虎要吃人。如果不刺激老虎,則老虎也要吃人。或者刺激老虎,或者不刺激老虎。總之,老虎要吃人。
解析:題乾的推理結構為:如果p,那麼q.如果非p,那麼r.或者p,或者非p.所以,或者q,或者r.A項的推理結構為:如果p,那麼q.如果p,那麼r.或者非q,或者非r.所以,非p.與題幹推理結構不同。B項的推理結構為:如果p,那麼q.如果r,那麼q.或者p,或者r.所以,q.與題幹推理結構不同。C項的推理結構為:如果p,那麼q.如果非p,那麼r.或者p,或者非p.所以,或者q,或者r.與題幹推理結構相同。D項的推理結構為:如果p,那麼q.如果非p,那麼q.或者p,或者非p.所以,q.與題幹推理結構不同。四個選項中只有C項與題乾結構最符合,因此答案是C項。
考生備考邏輯推理的時候,一定要牢固樹立形式性原則,可以幫助我們舉一反三。
行測考試判斷推理例題
1、張紅、李聰、王敏,一個是江蘇人,一個是浙江人,一個是廣東人。浙江人比李聰年齡小,張紅和浙江人不同歲,王敏的年齡比廣東人大。根據上述斷定,可以推出:
A. 張紅是江蘇人,李聰是浙江人,王敏是廣東人
B. 張紅是廣東人,李聰是江蘇人,王敏是浙江人
C. 張紅是浙江人,李聰是廣東人,王敏是江蘇人
D. 張紅是浙江人,李聰是江蘇人,王敏是廣東人
2、班主任在期末總結會上說:“我們班的同學在過去的一年裡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有的在奧數競賽中獲了獎,有的在英語口語比賽中獲了獎,有的在舞蹈比賽中獲了獎。我們班有許多女同學……”由此可以推出*** ***。
A. 取得優異成績的全部是女同學
B. 取得優異成績的肯定有女同學
C. 取得優異成績的女同學多於男同學
D. 取得優異成績的可能沒有女同學
3、為了預測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意向,《就業指南》雜誌在大學生中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答卷都把教師作為首選的職業。這說明,隨著我國教師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的提高,大學生畢業後普遍不願意當教師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將嚴重削弱上述結論?*** ***
A. 目前我國教師的平均收入,和各行業相比,仍然是中等偏下
B. 被調查者雖然遍佈全國大學100多所院校。但總人數不過1000多人
C. 被調查者的半數是師範院校的學生
D. 《就業指南》並不是一份很有影響的雜誌
4、陳先生:未經許可侵入別人的電腦,就好像開偷來的汽車撞傷了人,這些都是犯罪行為。但後者性質更嚴重,因為它既侵佔了有形財產,又造成了人身傷害;而前者只是在虛擬世界中搗亂。林女士:我不同意,例如,非法侵入醫院的電腦,有可能擾亂醫療資料,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非法侵入電腦同樣會造成人身傷害。以下哪項最為準確地概括了兩人爭論的焦點?*** ***
A. 非法侵入別人電腦和開偷來的汽車是否同樣會危及人的生命
B. 非法侵入別人電腦和開偷來的汽車傷人是否同樣構成犯罪
C. 是否只有侵佔有形財產、造成人身傷害才構成犯罪
D. 非法侵入別人電腦的犯罪性質是否和開偷來的汽車傷人一樣嚴重
5、為惡意和憎恨所侷限的觀察者,即使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也只能見到表面的東西;而只有當敏銳的觀察力同善意和熱愛相結合,才能探到人的最深處,並且才有希望達到最崇高的目標。由此可以推出*** ***。
A. 世界上沒有人能夠達到最崇高的目標
B. 沒有敏銳的觀察力不可能探到人的最深處
C. 人性惡是人的表面現象
D. 有善意的觀察者見不到表面的東西
行測考試判斷推理例題答案
1.張紅是廣東人,李聰是江蘇人,王敏是浙江人
2.由班主任的話可知有的同學取得優異成績,但是可能有女同學,也可能沒有女同學,因此A項和B項錯誤;D項正確;題幹也沒有對男女同學的數量進行比較,因此C項錯誤。故答案選D。
3.削弱型題目。題幹通過對大學生畢業後就業意向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畢業後普遍不願意當教師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
A項指出教師收入偏低,與是否願意當教師的論述無關;B項說明被調查者的範圍廣,但被調查人數少,對題乾結論削弱程度較小;C項則說明被調查者不具有代表性,師範院校的學生把老師作為首選的職業是普遍現象,無法說明老師是大多數大學生畢業後就業意向,從而削弱了結論;D項雜誌影響力有限。不代表調查出的結論有誤。答案選C。
4.評價型題目。陳先生的觀點是:開偷來的汽車傷人的犯罪性質比非法侵入別人電腦的嚴重;而林女士不同意這一觀點,她認為非法侵入別人電腦的犯罪性質和開偷來的汽車傷人一樣嚴重,理由是非法侵入電腦同樣可能造成人身傷害。題幹中兩人主要是針對犯罪性質的嚴重程度進行爭論,因此D項最準確地概括了兩人爭論的焦點。
5.考查復言命題推理。題幹中“只有當敏銳的觀察力同善意和熱愛相結合,才能探到人的最深處”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後件,即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就不能探到人的最深處,B項正確。而題幹中並沒有說是否有人能達到崇高目標,也沒有說人性究竟是善是惡。故A、C兩項是無關項;題幹只說非善意的觀察者只能見到表面的東西,顯然也不能推出D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