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學習的態度作文800字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古代的人們喜歡每天反思著自己的榮與辱、得與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反思學習的態度作文,望大家喜歡。
反思學習的態度作文範文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的工夫,一個學期就很快就過去了,又迎來了新的一年,新的學期,又有新的工作等著我們來學,等我們來消化,去理解.
在上個學期,我沒有好好去學習,去理解,所以在上個學期的考試才會考得那麼糟糕,那麼差。不過,現在又是新的一年,新的學期,我要整裝待發,要以一個全新的我去迎接這個學期的起點站,奮發圖強,永不停步。
在這個學期裡,我不能像上個學期一樣浪費時間,不懂得珍惜時間,所以,我要在這個學期裡自我反思,要珍惜現在的時間,不會再浪費時間了。如果老師講的課我沒有聽懂或者是沒有聽清楚,下課後,我要馬上跑去問老師,直到弄懂為止。在家裡,先把老師講過的課溫習一遍
上課時,要專心聽講,不可以跟前後左右講小話,要勤做筆記,把老師講過的重點記下來。回到家裡,把今天老師講過的課文複習一遍,再做老師佈置的作業。做完了作業,找一些有關今天的資料看一看,做一做,這樣就不會忘記今天老師所講過的課,還可以順便預習明天老師所要講的課,做好一個預習的準備。
在作業上,我要用認真的態度去對待作業。要把作業寫得工工整整,先把算是或者是把答案寫在草稿紙上,確定對了以後才抄到作業本上。要是作業有弄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同學老師,也可以恩爸爸媽媽。
我會在這個學期裡好好學習,爭取用優秀的成績彙報爸爸媽媽。
反思學習的態度作文範文二
黃昏,捧一杯濃濃的香茶,端坐在視窗,望著天邊那逝去的一抹紅,心中的情感如雨後清新的芬芳瀰漫在整個心房,令人有無邊的遐想。
遐想,最多的時候是反思。
喜歡獨自坐在靜謐之處,靜靜地思索,靜靜地反思。在清靜幽雅的環境下,煩躁的心也隨之忽地靜了下來。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古代的人們喜歡每天反思著自己的榮與辱、得與失。然而現在的人們已將它遺忘在天河的盡頭。當電動鋸“呼呼”地響徹整片森林時,你可看到沙塵暴在狂風肆虐,當各式各樣的動物擺上餐桌的時候,你可看到動物們在做苦死的掙扎?
昏庸的人啊,被利益衝破頭腦的人啊,你是否反思過自己的行為?你是否為動物悽慘的叫聲動心過,你是否為樹木無端的流淚而自責過?你那顆自私的心,早已被利益佔滿了,容不得一絲憐憫。淚,無聲地滑過臉龐。
天邊那一抹紅消逝殆盡,黑暗襲來,籠罩著整個大地。
威廉古堡的上空,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彷彿要把它吞滅。可惡的人們,把世界破壞成這個樣子。人啊,你是否想到過受到懲罰?若你無所謂地聳聳肩,你,便錯了,且是大錯特錯。要知道,背叛大自然的後果是可怕的。若不信,便聽吧,黃河在咆哮。便看吧,沙塵暴在肆虐著整個邊境。
淚,悄無聲息地流了下來。潤溼腳下的一方泥土。
抬頭看天,黑暗得讓人想不透,連僅有的星光也被汙濁的空氣擋住了,看到的,只是麻木的人們和動物可憐的身軀,聽到的,只是動物們的慘叫聲和討厭的電鋸聲。
這個世界,讓我一分鐘也呆不下去了,無知的人們,反思一下自己吧,快醒悟吧,停止你們愚蠢的行為,放下你們罪惡的雙手,用愛去喚回那已丟失的心,但,仍繼續著。我的聲音,在黑暗的天空中寂寞地迴盪著,沒有回答。
慘象,尤使我目不忍睹。閉上了雙眼,淚又留了下來,落在了地上,像花開一樣,漫延開來。
反思學習的態度作文範文三
綜觀我們的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儘管“文以載道”的口號幾乎人人在喊,但教學中真正傳給學生“道”的又有幾人?或許有些老師也在跟學生提“有好品行才能寫出好作文”,但也只是點到為止。平時對學生作文中的不良現象常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教師打著“作文反對抄襲,但絕對不反對模仿”的旗號鼓勵學生模仿,但對模仿的尺度缺少把關。一時間學生對“模仿”之說頗感興趣,紛紛響應號召。一方面由於老師閱讀面的侷限,抄襲作文未能發現,另一方面發現了又怕指出來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未加指出,於是大量的抄襲作文湧入語文課堂,剽竊作品被當成範文的不乏其作,這不能不在某種程度上助長抄襲之風,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學生好逸惡勞、喜走捷徑、甚至榮辱不分的不良習性。這種品質必然帶來形形色色的不良現象,高考剽竊不過是豹之一斑而已。事實上,我們並不怕學生出現問題,因為這正是我們教育學生的契機,所謂“教室因為出錯而美麗”說的正是這個意思。關鍵是我們能否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去捕捉這些契機,適時地引導教育學生,教育他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如果不能這樣,“錯誤”只能永遠是錯誤。
對策:作文與做人相輔相成,所謂文如其人是也。我們應當明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無論是講課文還是講作文,都應該把“人”字放到第一位;以“人”作為重要標準。在“育智”與“育人”之間的選擇直接影響教育的方向。我想,只有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明是非、辨美醜、知善惡的人格健全的人,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作文抄襲現象。但我想這些問題並不只是語文一門學科的任務,教育的各個方面都應伸出扶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