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遠端教育工作總結

  現代遠端教育實施後,學校的資源十分豐富,那學校遠端教育工作總結怎麼寫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學校遠端教育工作總結,來欣賞一下吧。

  學校遠端教育工作總結

  根據我校實際,按照“全員參與、教師為主”的原則,對全體學科教師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培訓。這次研訓活動在校園領導和主管人員的周密安排、精心組織之下,全體教師克服困難,用心參與,科學操作,勤學苦練,使我校教師的遠端教育工程應用水平又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加快了我校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速度,為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現將我校遠端教育校本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層層落實,確保培訓到位。

  1、校園領導高度重視對教師的培訓工作,校園成立了以校長為首的遠端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團結協作,安排科學,組織周密,開展順利。

  2、在原遠端教育校本培訓計劃的基礎上制定了詳實、可行,貼合本次研訓的計劃,開展培訓工作。

  3、制定了規章制度,確保培訓工作落實。

  4、領導重視,狠抓落實,組織到位,效果顯著。

  二、廣泛參與,資料豐富,形式多樣,切合實際。

  1、本次參加培訓的物件是全體在職教師。

  2、培訓資料分以下幾個方面:

  ***1***大荔教育網和大荔教研網的註冊和應用。

  ***2***遠教資源的合理、充分運用。透過收看遠端教育資源***課程改革、示範課例***,上機操作應用,使大家進一步認識了遠端教育,認識了遠端教育的好處,明確瞭如何更好地運用遠教資源為教學服務,以及如何利用資訊科技手段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3***加強了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潛力。透過遠端教育與各學科整合的研究,各學科教師結合下學期教學的需要,寫出了自己下學期的計劃。校園管理人員也就如何運用遠端教育進行校園的教學管理和德育工作,做出了本人計劃。

  ***4***對課件製作;教育資源搜尋、下載;自制或下載的課件課堂中的正確使用以及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都做了詳實的講解和探討。

  3、培訓形式多樣靈活,切合實際。培訓形式採取分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培訓,分組鞏固,學習。***

  三、要求嚴格、高效務實、效果明顯。

  在原有基礎上,透過本次培訓我校大部分教師已經到達瞭如下要求:

  ***1***掌握了必要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能夠進行Windows的簡單操作。如檔案***資料夾***的建立、複製、移動、刪除等。

  ***2***具備了對遠端教育資源的查詢、下載、並應用於教學的潛力。

  ***3***很多教師已經能夠在已有資源的基礎上,根據自己上課的需要,對資源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並湧現出一批遠端教育應用的先進個人和學科帶頭人。

  透過這次研訓,使教師進一步轉變了觀念,提高了認識和應用潛力,但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還距國家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還將不斷完善校本研訓機制,繼續紮紮實實地抓好校本研訓工作,揚長避短,在上級部門和校園領導的指導下,把我校遠端教育校本培訓工作做得更好,為遠端教育在我校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小學遠端教育工作總結

  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轉眼間就結束了,在這一學期中我校的遠端教育工作也取得了必須的成績,為了總結經驗提高成績,現對遠端教育工作做以下總結:

  一、抓好遠端教育工作管理,保證遠端教育工作有序開展為管理好遠端教育工作,保證遠端教育工作有序開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李飛為副組長,資訊科技教師和專職管理人員為成員的遠端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學校實際,定出了我校遠端教育發展規劃,制定了《計算機教室管理制度》、《裝置管理制度》、《資源接收管理制度》,有資源接收記錄表,有資源目錄冊。對遠端教育裝置的維護、資源的接收、整理進行了明確的分工,職責到人。對教師的學習進修、業務培訓指導等進行了全面的安排佈置。對遠端教育資金投入等,作了詳細的預算和安排。

  二、加強校本培訓,讓人人都會利用遠端教育資源首先,調動教師用心性,讓遠端教育進入課堂落實到實處。針對我校系鎮上學校,資訊科技落後,教師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不高的狀況。我校利用每週一下午的教師會,對教師進行遠教資源的培訓,使人人都會利用遠端教育資源。這樣一來,我校教師人人都會計算機基本操作,人人都會呼叫遠端教育資源。

  三、讓遠端教育資源走進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遠端教育資源,要走進課堂、用在課堂,才能發揮資源優勢,這是遠端教育工作的核心。遠端教育,就是要透過資源共享,讓農村學生能享有優質教育。如果資源只停留在教師那兒,不進課堂,達不到用遠端教育提升農村學校教育質量的目的。怎樣讓遠端資源走進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我們定時將所接收的資源公佈,讓所有老師和學生都能最快的理解最新資源。

  2、結合教導處,要求每位老師在備課時不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利用遠端教育資源進行備課,把遠端教育資源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教導處定期檢查。

  3、每班每學期至少要利用遠教資源開展2-3次主題班會活動,並且要有班務工作記錄。

  4、要求資訊科技教師在資訊科技課上教會學生使用遠端教育資源,使學生自我能夠觀看遠端教育資源中的課件、經典案例、知識拓展、習題精遠、課堂實錄等資料,教會學生使用網際網路,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開闊學生的視野、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個性。

  5、這學期要求每位教師務必要上一節利用遠端教育資源進行教學的教研示範課,探索運用遠端教育資源與學科課教學整合的途徑和方法。並把教研課的好與壞,納入到教師個人的教學考核工作中,進行考核評比,與教師評職、晉升、評優直接掛鉤,促使大家多用遠端教育資源進行教學,不斷提高教師運用遠端教育資源的水平,進一步保證遠端教育資源走進教學課堂,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由於裝置問題影響了我校遠端教育工作的開展,以今後的遠端教育工作中,要加強裝置的管理,讓遠端教育裝置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學校遠端教育工作總結範文

  在20xx學年中,我校在實施的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程中,為了加強對現代遠端教育工作的管理,充分利用現代遠端教育資源,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機整合,有力促進了學校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進一步推進了遠教工作的迅速發展,現就我校遠端教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意識,健全保障機制

  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充分認識到,利用現代遠端教育資源,會迅速拓展農村教育的時空界限,可以迅速瞭解國際國內的教育資訊,理解和掌握先進的教育思想,可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教師意識到位

  學校努力提升教師現代教育意識,通過學習、參觀、培訓讓教師充分感受資訊化給教學帶來的重大變革,著力提高自身資訊素養。

  2、認真組織、精心安排

  為了加強學校資訊化工作,學校成立了由校長組長,以及其他任課教師為成員的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

  3、經費投入有保障

  本學年來,學校投入了一定資金用於資訊化建設確保學校資訊化建設的硬體設施到位。學校還保證資訊化軟體的投入,每年用於教師資訊化培訓、教育教研等方面的經費逐年遞增。

  4、健全各種管理制度

  為了使遠端教育專案工作常規化,學校依據奉節縣教委及白帝教管中心的安排,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出各項規章制度,如:《學校現代遠端教育工作室管理制度》、《學校現代遠端教育管理人員工作職責》、《學校現代遠端教育領導小組工作職責》、《學校現代遠端教育裝置管理制度》、《學校現代遠端教育資源接收和使用制度》、《學校遠端教育多功能電教室管理制度》、《學校遠端教育計算機房管理制度》,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上若干節多媒體課。

  二、加大硬體投入,提高裝備水平

  資訊化的建設,需要硬體裝置的保障。因此,學校加大對資訊化裝置的資金投入,確保資訊化的程序。班班通安裝後,為教師使用計算機、學習操作計算機提供了硬體保證。這一系列措施都為學校更好地開展現代遠端教育奠定了基礎,為遠端教育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質保障

  三、加強軟體建設,提高資訊化應用水平

  1、開發資訊科技課程

  ***1***學科課程

  我校嚴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開齊開好資訊科技課,把資訊科技課納入正式課程,著力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瞭解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學生基本具備應用資訊科技手段來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2***開設活動課

  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和資訊科技實踐活動,如文字編輯、電腦繪畫等,培養學生興趣特長。讓學生上網獲取資訊,使學生養成上網蒐集資料的習慣,自發上網蒐集有關資料,豐富學習內容,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加強資訊資源的整合

  現代遠端教育實施後,學校的資源十分豐富,有教學教育光碟,有衛星數字、視訊資源:即空中課堂電視節目、優秀案例、課件製作等;由遠教ip接收系統接收的資源。

  四、注重培訓,提高了教師運用遠端教育資源的能力

  有了優質的資源,不等於就有了高質量的教學,關鍵還在於能夠把優質資源有效地用於課堂教學中。我校對全體教師進行有關遠端教育知識的培訓,認識到利用現代遠端教育資源的必要性、現實性及長遠性,在使用中體會遠端教育實際意義,逐步達到人人愛遠端教育、管遠端教育,在教育教育工作中離不開遠端教育。

  我校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培訓機制,以校本培訓為主要途徑,落實培訓計劃,完成培訓任務。學校組織多次大規模的培訓,培訓內容如計算機基礎應用、課件製作、internet網、遠端教育資源應用等,從而不斷提高全員素質。目前,我校所有老師均能運用遠教資源輔助教學,大部分教師具有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能力和編制課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