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畢業論文初稿

  數學的學習主要就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學習,解決問題是把握與深化對知識領悟的過程,是培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是發展理性思維品質的主要途徑。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傳統的教學活動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但是在新課程改革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重視,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基礎知識。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數學教學;創新教育;重要性

  數學教學是學生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發展的重要過程,是學生構建自身知識體系,理解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重要過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將知識深入淺出地教給學生,如何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這都需要教師進行創新教育。但是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的開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創新教育發揮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創新教育的影響因素以及重要性進行研究與探討。

  一、數學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的影響因素

  1.課堂教學氣氛比較沉悶

  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採取“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處於壓抑、束縛的狀態,課堂教學氣氛非常沉悶,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對自己內心的想法也不積極主動地表達。同時,教學手段、教學形式單一,造成了課堂教學的沉悶。

  2.課堂教學結構不利於學生自由地學習與表達數學是非常關鍵的學科,教師、家長往往比較注重學習成績的提高,忽視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升。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教學結構的創新,在教學中恨不得將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忽視學生學習需要自由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的重要性

  1.創新教育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有利於將學生的學習從被動狀態逐漸轉化為主動狀態,從教學手段、教學形式上進行創新、更新教育教學的理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將學生的好奇心逐漸提升為求知的動力。同時,創新教育的實施,有利於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有利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作用。創新教育的實施,有利於調動課堂教學的氣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有利於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施創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身心綜合發展,提升學生的創新素養。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學生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思維方式出發,引導學生從全新的角度思考問題,對新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提高學生學習的靈活性。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這種全新的教學手段,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創新教學情境,將枯燥的知識融入一定有趣的情境中去,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多媒體教學這種全新的教學手段,有利於將聲音、圖片、文字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中,一些難以操作的數學細節可以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有利於學生用更廣闊的思維思考知識,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創新教育的實施,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數學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有利於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甚至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有利於學生計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對於其他理科的學習具有關鍵的作用,對學生以後的學習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與生活中,這些能力都會促進學生走向更高的層次。當今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就是創新,創新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思維上具有靈活性、敏捷性,在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創新能力,也有利於社會的前進與發展。

  4.創新教育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創新教育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分析能力、邏輯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這些能力都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教育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利於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有利於逐漸提升教學質量。總之,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創新教育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還有利於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教師應該多層次、多渠道地發展創新教育,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曉立.巧用激勵性語言,開啟學生智慧——例談“激勵”在數學教學片斷中的運用[J].青春歲月,2012***23***.

  [2]汪蘭.關於數學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思考[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2***1***.

  [3]李強.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S2***.

  [4]王曉飛.數學“合作學習”的成效之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8.

  篇2

  試談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策略

  摘要: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是數學產生的源泉。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為我們設計了內容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師應該懂得挖掘教材資源,密切生活實際,將數學實踐活動課作為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途徑,讓數學學習變得更加有生活趣味。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活動的特點超越了文字的限制,讓學生從課堂走向實際操作與生活體驗,它著眼於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實踐活動課貫穿於教材始終,就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而言,每冊都安排了不少於6節內容的數學實踐活動課。如何做好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成為了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探究和深思的課題。現筆者就結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這一課題的實施談談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策略。

  一、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現狀

  ***一***教師的認識不到位,思想跟不上課程改革的步伐

  雖然新課程改革的熱浪一波又一波地衝洗著教師的頭腦,但是部分教師的思想觀念並沒有真正轉變過來。傳授數學的知識和技能這一教學的核心在某些學校還佔據著重要地位。由於學校考核評價中學生成績好壞影響著教師的考核結果,對於實踐與綜合應用內容在小學階段直接從試卷的卷面上很難以一種表述的形式出現,沒有辦法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所以,教與不教都沒有關係。有些教師乾脆放棄,不如不教,這樣實踐活動課就成了一種擺設。

  ***二***教材內容遠離學生實際,條件受限,無法開展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是數學產生的源泉。離開了生活實際,數學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價值。數學實踐活動課為生活和數學課堂架起了一道橋樑,通過數學實踐活動課可讓學生把課堂知識應用於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才是數學學習的真諦所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實踐活動課內容安排豐富,但對於部分學校來說由於條件限制,很多活動無法開展,只能是看看、想想,做起來有難度。如教材中設計的秋遊、數學好玩等內容,因安全問題,學校無集體出遊計劃安排,學生沒有集體出遊的機會,這樣的實踐活動課就無法開展。

  ***三***教師教學方式陳舊,思路不開闊

  數學實踐活動課的關鍵在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學習興趣。我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興趣何談學習?在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教師教學方式陳舊,教學設計激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原本興趣很濃厚的實踐活動課變成了數學練習課、計算課,教師不能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體驗所學的數學知識,導致學生對數學實踐活動課失去了興趣。

  二、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策略

  針對以上現狀分析,根據學生實際及幾年來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出發做好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

  ***一***實現兩個“轉變”,為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創造良好環境

  第一個“轉變”是學校觀念***校長觀念***的轉變。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的辦學理念決定著學校的發展。學校課程改革要緊緊圍繞課程標準開展工作。校長要有駕馭課堂教學和課程改革的能力,熟悉課程標準。在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時要充分考慮課程資源的開發與考評,將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轉變教師考核制度,推翻將成績作為考核教師的唯一標準。只有考核教師的方式轉變了,教師才可能無後顧之憂,大膽地投入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全身心地依據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工作,才有可能把數學實踐活動課開展得更好,更有效,才有可能花時間讓學生開展數學調查和實踐活動。第二個“轉變”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數學實踐活動課開展的好與壞關鍵在於授課教師。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好《數學課程標準》,加深對《數學課程標準》的研討和探索,按照《數學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要求設計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將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與其它知識點的教學放在同等的重要的位置,認識到數學實踐活動課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經歷數學過程的最重要途徑。

  ***二***挖掘本地資源,突破條件限制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雖然有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但我們不能照本宣科,而應對本地情景資源進行合理開發,並融入教材內容的教學之中。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多數情景圖都與大城市的生活環境有密切關係。相對於處在邊遠地區的學校,這些內容就有了誤差。如秋遊、象徵性長跑***馬拉松***等,因為學生沒有集體外出旅遊的經歷,所以很難理解或設計出合理的活動方案來。遇到這樣的問題,教師、學生不知道從何下入手。除了教師簡單的介紹再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更談不上實踐活動了。為此,我們應因地制宜,就地挖掘。比如我縣有電影院,每學期都有集體看電影的經歷,我們可以將學生親身經歷看電影的過程取代秋遊,達到本節課教學的目的。

  ***三***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課的熱情

  前面提到教師教學方式陳舊,思路不開闊是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對活動預案進行精細化設計,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課的熱情。教師要重實踐與體驗,輕知識的記憶和重複。如四年級下冊中的數學好玩《密鋪》,活動前要有充分的準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剪下完全相同的若干個n邊形,並標清楚相同位置角的序號,活動中通過不同方向的拼組方式找出能密鋪和不能密鋪的n邊形,理解密鋪的意義。又如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體積教學時,關於把一個圓柱截成若干小段或若干小段拼成一個圓柱的問題,對於面的增加或減少學生不易理解,教師可以大膽地讓學生進行火腿腸的切與拼,通過操作身邊熟悉的事物理解這一問題。總之,數學實踐課要體現“活動”二字,讓學生通過活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其中內容務實、創新形式是關鍵。讓我們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不斷提升,使實踐活動真正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真正在實踐活動中學有價值的數學。

  參考文獻:

  [1]向鶴梅.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數學教材”實驗成果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1992***5***:20-22.

  [2]孫楊.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策略探究[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2***12***: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