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周恩來精神心得

  周恩來精神涵蓋了中華民族全部傳統美德的精髓,涵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全部道德內容。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吧!

   篇【1】

  很感謝學校能夠給我一次上黨課的機會,回顧來路,發現我在激情與嚮往的海洋裡,經歷了太多太多,記憶猶新的是最後一次黨課,即王家雲老師對周恩來精神的闡述。

  那次是我第一次見到王家雲老師,他步履毅然地走到講臺上,濃濃的眉毛,很有一種人文氣息,頓時給人一種可親可敬的感覺,就像週一樣,是個可愛的人。開始上課時,王老師就提出了這節課的學習目標,一是,周恩來精神的概念;二是,周恩來精神的提出;三是,周恩來精神的內涵;最後,也是至關重要的即周恩來精神的核心。隨後,王老師開始講述周恩來精神,他大手一揮,拿著粉筆,非常大氣的在黑板上寫下了周恩來的人格風範,看著王老師的字,遒勁自然,筆鋒到位,筆勢矯若驚龍,所謂字如其人,不禁聯想到王老師年輕的時候也是位讓人敬佩的翩翩君子,如同讓人敬愛的週一樣。

  王老師對周恩來精神的研究很到位,很深刻,從他的教述中,讓我看到周身上凝聚的思想,美德,品格,情操很精神,具有崇高的人格風範。同時也看到了王老師一直在沿著周恩來精神的這條道路上不斷努力。王老師概括了周恩來精神:積極進取,刻苦鑽研,甘當公僕,團結協作,唯物辯證,嚴於律己,寬厚平等,勇於創新,無私奉獻,嚴真務實。其中,甘當公僕是核心,這種精神讓我想到了我校精神——堅守樸實,追求崇高。淮師精神是周恩來精神的延續,我們在堅守我校精神的同時也是在學習周恩來精神。周恩來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入“為中華之崛起”的理想和實踐中。他沒有自己的榮辱得失,連同他的骨灰都撒進了祖國的大地江河,他一生撫養了無數個孩子,但沒有一處是他自己的親身兒女,他的品格是至高無上的,他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美德的集合,智慧的結晶。周恩來精神,是道德情操和中國傳統美德的完美結合。大力弘揚周恩來精神,對於大學生良好情操的培養是有這極為重要的意義的。

  巴金說:“一個人的生命是容易毀滅的,群體的生命就會永生,把自己的生命寄託在群體的生命上,換句話說,把個人的生命聯絡在全民族***再進一步則是人類***的生命上面,民族一日存在,個人也不會滅亡。”而民族的存在更重要的是靠著民族精神的支撐。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我們應該在這忽然之間好好學習周恩來精神,堅守淮師精神,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鬱鬱蔥蔥,油油翠翠,十三億同胞繁花似錦的人生就能集聚成一個繁星閃爍的民族,熠熠生輝。

   篇【2】

  周恩來精神作為國家工作人員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應該使之熔鑄在機關工作作風之中。

  第一,修身律己、慎獨自省。周恩來嚴於律己,勇於自我改造,自我批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這一名言,就是周恩來修身自律的真實寫照。從學生時代起,他就逐步培養起注重實際、言行一致、實事求是的優良品質,他認為"發於言,著於行,無絲毫假借,無智力相攏。"周恩來在南開學校讀書時對自己的要求:"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宜正,肩宜平,胸宜寬,背宜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等等。:"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說,沒有人不肯善始,但能夠持之以恆,做到善終的人卻不多。而周恩來同志卻能夠畢其一生來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克己奉公,以他嚴於律己的實際行動,既給黨的各級幹部樹立了光輝榜樣,也在人民心中立起了不朽豐碑,真正達到了思想道德修養中一個很高的境界-慎獨自省。

  第二,敢於負責勇於擔當。70年代初,****連續20多個月沒有下過一場透雨,群眾不缺衣少食,連飲水都十分困難。在中央召開的工作會議上,來自**的宋平同志彙報了**的災情。周聽完彙報,神色十分嚴峻。他說,"解放20多年了,那裡的群眾生活還這樣困難,我作為國務院,工作是失職的,對不起那裡的人民。"周的敢於擔當,不僅僅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提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在大事面前敢於承擔的胸襟,也體現了一個大國的偉人風範。敢於負責、勇於擔當,更要敢擔責任。大事難事看擔當。在現實工作中,風險、責任無處不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門、任何崗位、任何時候,都會有責任和風險,都會有困難和艱辛。如果前怕狼、後怕虎,這也怕,那也怕,畏首畏尾,是談不上"擔當"的。責任心、事業感必不可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問題,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拿出勇於擔當的精神和勇氣,不以任何理由延誤工作,不以任何藉口服務缺位,勇敢地承擔該擔的責任,做好該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責任上身、工作上心,不講困難、不講條件,迎難而上,全力以赴往前趕。

  第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周恩來一生保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是世人公認的楷模、典範。周恩來的少年因家道敗落,經濟一直非常窘迫,常要靠親戚、好友、學校的接濟才能得以維持。但少年周恩來,志存高遠,更加勤勉,堅持努力地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家庭分憂,報答接濟自己的親朋和同學。在日本留學期間,他竟過著"廢止朝食,日食兩餐,不食葷食"的生活。他曾說:就是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我們還是要勤儉節約,總不能鋪張浪費地建設共產主義吧!他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生活習慣,一直影響著他的一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政黨,難以興旺發達。在繼往開來的偉大事業中,大力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我們就能夠不斷克服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獲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第四,崇尚節操,浩然正氣。周恩來身居一國的高位,從不謀私。他平時外出開會或到基層視察工作,喝茶、吃飯、洗衣都是自己付錢。周恩來是黨內透明度很高的領導人,他光明磊落,襟懷坦白。他多次講過自己親屬中有勞改分子,這是指與他一同長大,小時候交情很深的一位堂兄。抗戰時此人幫助我們建過電臺,解放後仍留在鐵路系統工作。20XX年因歷史問題和經濟問題被判刑勞改。這個堂兄的孩子因家庭關係,入黨後一直沒能轉正,20XX年來找周恩來。周恩來幫助他正確認識家庭問題,鼓勵他接受黨組織考驗,說"不能因為你是的親屬就去幹涉"你的轉正問題。這個堂兄的孩子後來終於靠自己的努力轉為正式黨員。正氣,指的是一個群體、社會所形成的正派作風和良好風氣。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群體、一個黨、一個國家、一種社會制度,是正氣浩然,還是邪氣猖獗,往往是走向進步和興旺,還是走向衰落和腐敗的重要標誌。浩然正氣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種頂天立地的人格和節操。新世紀新階段的黨員幹部要嚴於律己,做廉潔從政的模範。廉潔從政,必須弘揚浩然正氣。

  "周恩來精神"是鏡子,是旗幟,更是修身養性的榜樣,弘揚周恩來博大精深、感人至深的崇高品質,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時代價值,他蘊涵的這些精神都是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學習如何做人、提升人格境界的重要內容。

   篇【3】

  周恩來這個名字,陪我們走過了一百一十年的風雨歷程,在他逝世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深切的為他的精神所打動,周恩來,集中華民族廣博的智慧於一身,揚炎黃子孫完美的魅力於中外,成為值得我們世代學習的楷模。我們重溫周恩來,絕不僅是一種緬懷。我們提起的,是一個毫不褪色的人格話題;我們將透過隨著時代鉅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的人們的價值取向和生活觀念,去觸控一種跨越時空的人格精神,感受到作為一箇中華兒女的自豪。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周以下幾個方面的精神:

  1、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精神。

  周恩來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不斷進取的一生。首先,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周恩來少小求真之心極盛,目睹患難之中國,年僅13歲的他就莊重地確立了“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堅定信念。為了追求真理,雖幾經反覆,但毫不氣餒。他東渡日本、遠赴歐洲考察,在彷徨中決意另闢“新思想”,最終選擇了共產主義這個拯救中國的良方。從此,對共產主義堅信不疑。為了實現共產主義這一崇高理想,周恩來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歷史階段都站在鬥爭的最前列。我們作為一名安監人,要努力做到敢為人先,努力進取,拿出幹事業的膽氣,真抓實幹,敢作敢為,敢於動真碰硬,不空談,講求實效,要敢於冒險,勇於創新,不屈不撓。

  2、善於學習的精神。

  周恩來一生酷愛學習,且善於學習,學以致用,不斷豐富自己,改造自己,進而改造社會。首先,是好學。周恩來自幼酷愛讀書。投身革命後雖肩負重任,但一刻也不放鬆學習,無論是革命戰備的戎馬歲月,還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繁忙時期,他都千方百計擠時間讀書,哪怕是在飛機上、火車上,也是手不釋卷。其次,是善學。周恩來讀書學習不僅善思好問,善推求比較,還善於向社會學習。他遠涉重洋,赴歐洲勤工儉學時,除在學校讀書外,還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考察。周恩來世界觀的確立,乃至革命建設中諸多重大思想的形成,除了得益於他博覽群書、涉獵各種知識外,還得益於他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的求知方法。第三,是學以致用。周恩來“面壁十年圖破壁”的詩句,集中地表現了他對學習與運用、知與行、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的深刻理解和一生踐履。年輕的周恩來即深刻地認識到,求學並非是為了個人名利,而是為了中華之崛起、騰飛。學以致用,成為周恩來一生的思維“定勢”,不僅為他提供了學習的方法,而且為他提供了孜孜以求的動力,激勵著他活到老、學到老。這種精神對我們安監幹部有巨大的促進和激勵作用。

  3、為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

  周恩來的一生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視自己為人民的公僕,視為人民服務為自己工作的出發點、畢生的追求。首先,視人民為國家的主人,自己為人民的公僕。把人民群眾置於國家主人之地位,是他樂於做人民公僕的思想基礎。他想到的是衣食住行都是人民給的,沒有撈取個人財富的權利,只有給人民做勤務員的義務。他始終以人民公僕的形象出現在人民面前,虔誠地向群眾學習,真誠地為群眾服務,最典型地表現了共產黨人所倡導的主僕之間的關係。這也是他永遠贏得人民愛戴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視為人民服務為自己工作的出發點。他強調,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人民服務的,視為人民服務為自己的義務,把“為人民服務”的徽章佩戴在胸前,時刻警示著自己。他的一生就是忘我地、不知疲倦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是為人民服務的典範、楷模。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每一名安監人,我們應該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經過我們的努力工作,達到生產安全平穩,職工安全健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目標。實現了這個目標,就是我們安監人價值的最大體現,也是社會對我們最大的回報,這就是我們安監工作最大的成功!為此,我們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用我們辛勤的汗水,換來千萬個家庭的幸福,換來生產的平穩執行,換來企業的經濟效益,換來社會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