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名人成功的事例精選

  外國的成功名人你瞭解多少呢?你是否從他們身上也學習到不少呢?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外國名人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外國名人成功的事例篇1:達爾文

  達爾文八歲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在家庭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父親。

  從七歲開始,達爾文就很有興趣地蒐集許多風乾的植物和死了的昆蟲。他還蒐集硬幣、圖章、貝殼和化石等許多雜七雜八的東西。他還愛好在家裡自己作化學實驗。為此,他曾受過他就讀的施魯斯伯裡學校校長巴特勒博士的訓斥。

  可是,老達爾文卻支援孩子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他把花園裡的一間小棚子交給孩子,用來作化學實驗。達樂文十歲那年,父親還允許並幫助他同一位教師和一些同學到威爾士的海岸去度三週的假期,使達爾文在那裡觀察和採集了許多海生植物的標本。

  達爾文愛幻想,他宣稱他收集的幾塊化石是價值連城的奇珍,說有一塊硬幣是羅馬造的。人們認為他沾染上一種最不好的品德--說謊。他的父親卻不想制止他。老達爾文說: "這說明這個孩子富有想象力,有一天他會把這種才能用在正事上的。"

  外國名人成功的事例篇2:羅蒙諾索夫

  l738年,二十七歲的羅蒙諾索夫正在德國馬爾堡大學學習。有一天,該校校刊《德國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點名批評了當時歐洲大名鼎鼎的沃爾夫教授。而更為令人驚異的是那篇論文的作者竟是沃爾夫的得意門生--羅蒙諾索夫。因此,這件事立刻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羅蒙諾索夫成了眾矢之的。有人咬牙切齒地罵他是忘恩負義的小人,有人毫無顧忌地指責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分子,還有人冷嘲熱諷地說他是踩著老師的肩膀往上爬……在這些脣槍舌劍面前,羅蒙諾索夫既沒有畏縮,也沒有以牙還牙,而是以非常耐心誠懇的態度向大家解釋。他認為在科學的大道上,必須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勇於走自己的路,才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學生。做為學生,毫無疑問,應當認真、虛心地向老師學習,但對於老師那些不正確的東西,決不能盲從。他由衷地說:"我愛老師,但我更愛真理。"

  外國名人成功的事例篇3:巴爾扎克

  被恩格斯稱為"現實主義大師"的巴爾扎克有很多與人相親的故事。斯湯達的鉅著《巴爾瑪修道院》出版後,巴爾扎克十分讚揚該書刊滑鐵盧戰役的描寫。次年,巴爾扎克又寫了《斯湯達研究》,對《巴爾瑪修道院》給予了充分肯定。

  1839年,巴爾扎克決定向法蘭西學士院申請做院士候選人,這時,他得悉雨果也要被提名做候選人,便撤銷了自己的申請。他認為雨果比自己更合適。他和雨果有多年的友誼,他了解雨果,更瞭解他自己。在巴爾扎克彌留人世之際,雨果專程去看望他。雨果後來回憶說,離開的時候, "我心中暗自將死與不朽兩相比較著"。

  外國名人成功的事例篇4:居里夫人

  1913年,華沙成立放射學院,居里夫人回國祝賀,波蘭的婦女界為自己的英雄代表舉行盛大宴會。

  席間,居里夫人發現有一位滿頭銀髮的女士,覺得就是她十歲時那位小學校長西科爾斯卡。她立即站起來,穿過一個餐桌,來到這位老校長面前。她象當年做學生時領取獎品後那樣,俯下身子,滿懷深情地吻了老態龍鍾的校長。

  當人們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後,既為老校長感到驕傲,又為居里夫人的尊師品德所感動,宴會廳裡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外國名人成功的事例篇5:馬克思和恩格斯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立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的革命實踐中,互相幫助,互相鼓舞,共同寫下了許多指導革命運動的理論著作。在生活上,他們也是互相關心,互相體貼。在馬克思及其家庭處於極端貧困的情況下,為了資助馬克思寫作《資本論》,恩格斯犧牲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去從事他所不喜歡的"該死的商業"。 《資本論》第一卷問世後,馬克思在寫給恩格斯的信中,由衷地說道:其所以能夠如此,我只有感謝你!沒有你為我做的犧牲,我是絕不可能完成這三卷書的巨大工作的。"

  當他們二人不在一塊兒時,總是保持著極密切的書信聯絡,互相交流思想,探討一些共同感興趣的問題。有時一方信稍慢一些,另一方就會感到不安。一次,恩格斯回信晚了,馬克思風趣地問他: "親愛的恩格斯!你是在哭泣,還是在微笑·你睡著了還是醒著·"馬克思的愛子埃德加爾去世時,馬克思十分悲痛,他在寫給恩格斯的信中寫道:

  "在這些日子裡,我之所以能忍受這一切可帕的痛苦,是因為時刻想念著你,想念著你的友誼,時刻希望我們兩個還要在世上共同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曾經說過,恩格斯是馬克思的"第二個自我"。的確,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深摯而純真,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