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的食療功效與作用

  秋季是栗子的黃金時節,街巷路邊都有大大小小的糖炒栗子或是水煮板栗,吸引著過往的行人,購買糖炒栗子要如何分辨好壞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栗子的食療作用

  1、益氣補脾,健胃厚腸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保證機體基本營養物質供應,有“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稱,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2、防治心血管疾病 栗子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於人體健康。

  3、強筋健骨,延緩衰老 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痠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4、栗子生吃,每日5至8顆,適宜於吐血、便血者。

  5、早晚生食栗子2顆,對老年腎虧、小便頻繁有益。用10顆栗子和豬腎、薏仁、大米熬煮成粥,可治療由一般腎虛引起的腰腿無力。

  栗子的營養成分

  每100克含蛋白質5.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40~45克,澱粉25克。生栗子維生素的含量可高達40~60毫克,熟栗子維生素的含量約25毫克。栗子另合有鈣、磷、鐵、鉀等無機鹽及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等多種成分。

  1、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2、栗子含有核黃素,常吃栗子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3、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4、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痠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辨別栗子好壞的方法

  1、嘗味道買栗子前,可以向商販要一顆嚐嚐味。用糖精炒的栗子開始很甜,卻沒有什麼回味,仔細嘗還能嚐到苦味。而用糖炒出來的,基本沒有什麼苦味。

  2、紙巾擦一擦買栗子時帶上幾張紙巾,先擦一擦栗子的外殼。要是發現上面有油漬,說明這栗子可能加了石蠟油***也有人在炒栗子時加放植物油,但加的量比較少***,最好不要買。

  3、看果肉顏色選購栗子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澤潔白或金黃。顏色太過金黃的果肉,有可能是經過化學處理的。相反,如果炒熟或煮熟後發現果肉中間有些發褐,倒不需要擔心。這是栗子所含的酶發生“褐變反應”所致,只要味道沒變,對人體就沒有危害。

  4、留意旁邊的生栗子注意觀察商販身邊還沒下鍋的生栗子,如果生栗子色深、毛少、外表光亮,說明這個栗子有點老,不建議購買。如果顏色淺、絨毛多,外表不怎麼發亮,則說明是新鮮板栗。另外,還有一個小竅門,一面圓一面平的栗子往往比兩面都平的栗子要甜。

  吃栗子的注意事項

  1、栗子“生極難化,熟易滯氣”,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2、新鮮栗子容易變質黴爛,吃了發黴栗子會中毒,因此變質的栗子不能吃。

  3、脾胃虛弱消化不好或患有風溼病的人不宜食用。

  【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老人腎虛者食用,對中老年人腰痠腰痛,腿腳無力,小便頻多者尤宜;適宜老年氣管炎咳喘,內寒洩瀉者食用;

  2、糖尿病人忌食;嬰幼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風溼病的人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