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滴丸的不良反應

  羚羊角滴丸具有平肝熄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於高熱及高熱引起驚厥抽搐等等症狀,那麼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尚不明確,若出現不良反應請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羚羊角滴丸的功效

  羚羊角滴丸主要有平肝熄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的作用。用於高熱及高熱引起驚厥抽搐,神昏,子癇,癲癇發狂,頭痛目眩、目赤障翳、溫毒發斑、癰腫瘡毒。

  羚羊角:雄獸具角,長於眼眶之上,向後微傾。角基部為棕黃色,上部黃白色如臘。角基部之橫切面幾呈圓形。角之表面約有20個輪脊,輪脊間相距約1~2釐米。角上部至尖端處光滑無輪脊。角全長約28~37釐米。雌獸無角,僅有短的突起。幼獸7個月時即開始長角。

  羚羊角滴丸中的主要成分羚羊角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入藥的記載,其功效為涼血解毒、消炎、活血化瘀、收斂、鎮痛。西醫角度來說羚羊角具有抗病毒、抑菌及免疫增強的藥理作用,其外皮浸出液,能增加鼠對缺氧的耐受能力,並有鎮痛作用。

  羚羊角不僅退熱,而且可以緩解小兒發熱所伴隨的煩躁不安、頭痛、咽痛、咳嗽等症;且沒有退熱類西藥的諸多不良反應,以及對白細胞、血小板功能的影響;對心率、血壓、呼吸、血、尿常規及肝功能無不良影響。可見羚羊角滴丸治療小兒急性發熱具有降溫迅速、毒副作用比較少的優點。

  最後,羚羊角滴丸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需要服用該藥的患者,最好到正規的藥店諮詢購買,質量是值得肯定的。

  羚羊角滴丸的用法用量

  羊角滴丸的常見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10粒,一日兩次,小兒酌減。臨床藥理實驗表明羚羊角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小兒高熱有明顯退熱效果,與對乙醯氨基酚療效相當,其中1—2歲的小兒每次服用120mg;而2—3歲的小兒用量則為160mg。

  羚羊角不僅退熱,而且可以緩解小兒發熱所伴隨的煩躁不安、頭痛、咽痛、咳嗽等症;且沒有退熱類西藥的諸多不良反應,以及對白細胞、血小板功能的影響;對心率、血壓、呼吸、血、尿常規及肝功能無不良影響。

  羚羊角滴丸的臨床應用

  羚羊角滴丸能夠治療高血壓,主要是因為其中的有效成分羚羊角對原發性高血壓、肝陽上亢型頭痛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臨床試驗將同期治療的70例原發性高血壓肝陽上亢型頭痛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0例服用羚羊角滴丸,對照組30例服用複方降壓片,療程均為1個月,結果各組降壓效果均較好,治療前後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2組頭痛症狀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率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治療前後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均無顯著變化。

  因此,羚羊角滴丸能夠很好地治療高血壓,緩解患者的頭痛症狀,另外,除了對高血壓的治療,羚羊角滴丸還應用於治療高熱及高熱引起驚厥抽搐,臨床已應用於治療小兒高熱,並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另外,羚羊角滴丸還可以治療神昏,子癇,癲癇發狂,頭痛目眩、目赤障翳、溫毒發斑、癰腫瘡毒等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