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慎有什麼故事
許慎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經學家、文字學家,他對於文字方面做出的貢獻也是歷史上少有人能及的,被後人尊稱為“字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許慎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許慎的故事
據悉當年許慎在編撰《說文解字》時,有一回遇到了“竇”字的含義解釋,由於當時竇太后當朝,而竇字的含義又不怎麼好,但是許慎並沒有避開這個名諱,毅然地將“竇”的意思解釋成“洞”。更嚴重的是,許慎還將“狗竇”註釋為狗洞,這一下子可真的就惹惱了竇太后,她將許慎革職歸鄉,貶為原籍。後來,太后遇到奸臣的挑唆,更是氣急敗壞地要取了許慎的腦袋。
所幸許慎最終沒有賜死,他能活下來不是因為太后開恩,而是幸虧了他的妻子。許慎的妻子名叫天賜公主,為何會叫這個名字呢,坊間有一說法,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宮中突然吹來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掛在樹枝上,太后對她一見如故,甚是喜愛就將之收在身邊,賜名天賜公主。
後來許慎入宮當官,太后就將天賜許給了許慎做妻子。所謂嫁雞隨雞,許慎被免官以後,天賜也就跟著丈夫回家了。天賜得知夫君將要被賜死,於是出了一個主意,假稱許慎病故,當著眾人的面將許慎下葬。誰知墓中有乾坤,裡面造了書房、臥室供許慎寫書、休息。每到夜晚,天賜就前來送飯相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許慎完成了傳世千年的大著《說文解字》。
許慎的簡介
許慎,也稱許叔重,是如今的河南漯河人,他性格敦厚、溫和、質樸,自永平九年起就開始研習六書,開始了漫長的經書典籍的學習之路,他廣泛閱讀各種詩書李易春秋以及諸子百家等著作。至78年開始,許慎初入仕途,後來擔任五經博士、校書東觀,他認為當今各家對於五經的解析十分混亂,且評價不一,於是特意作了一本《五經異義》,到了88年,許慎被推為孝廉。
許慎在擔任校書期間,閱讀面更加廣泛,對於知識的涉獵也更為全面,於永元十二年,他初步完成了《說文解字》。當時他的研究日益精深,雖然創作已經完成,但是許慎始終沒有定稿,一直在堅持不斷地修改,並且加入許多新的知識要點與收穫,使之更加完善。
直到建光元年,許慎最終完成定稿,將這本鉅著《說文解字》獻給朝廷,從此以後,許慎便退仕了,一直在家鄉附近的村落之間教授經書、文字,最終病逝於建和三年。
許慎盡獻畢生所學,致力於弘揚、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在經學方面,他自始至終都立足於古文經學的立場,為古文經學最終能夠在與今文經學的競爭中取得勝利做出了難以泯滅的貢獻。
許慎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簡稱為《說文》,由東漢的許慎編撰而成,是我國首部按照部首編排的字典,也是全球範圍內出現最早的字典之一,它對我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極為深遠。
按照文字的字形結構,許慎創造了540個部首,將九千多個漢字劃入這540部當中。然而再進一步細分,這540個部首又再次按照字形的聯絡歸併為14個類別,該本《說文解字》就是按照這14個類別分成14捲來概述的。在這本字典中,許慎還獨具開創性地闡明瞭造字的規律,即六書。
《說文解字》的著寫方式是先寫出該字的小篆,如果字形有發生過變化,就接著寫出之前的古文,繼而再解釋該字的含義,以及文字的形、音、義之間的關係,而章節部首的順序則是按照字形或者字義的聯絡來進行排列。許慎能夠一個人完成工程量如此浩大的鉅著,實在是令人歎為觀止。
許慎當時生活的社會時代,正是古文經與今文經競爭最激烈的年代,主張今文經的儒生普遍推崇代代相傳的隸書,而古文經的支持者則認為六國文字才是書寫的經典。而許慎的這本《說文解字》推動了古文經學的興起,對於古文經最終戰勝今文經具有極大的意義。
當年許慎花了38年時間編寫了這本說文解字,結果只換來了皇上的40匹布,然而這部鉅著卻流傳至今,奠基了漢字理論體系,開創部首分類的先河,影響了後來大多數字典的整合、編寫方式。自古以來,《說文解字》都是眾專家學者的重點研究物件,至今仍有非凡的學術以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