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哥的原型是不是一休宗純

  一休宗純從小就很聰明,“一休”是他的號,“宗純”是諱,通常被稱作一休。那麼呢?下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一休哥的原型一休宗純

  一休哥的原型一休宗純,生於1394年,卒於1481年,享年88歲。他是日本室町時代禪宗臨濟宗的一位著名奇僧,同時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與畫家。他自小聰慧。“一休”為號,“宗純”為諱,通常被稱為一休。乳名為千菊丸,後來又曾用名周建,別號為狂雲子、瞎驢、夢閨等。他因病身亡。

  一休的父親為後小松天皇,母親為伊予局,亦有說法為藤原顯純的女兒藤侍從。當時日本政權中心從鎌倉轉移至京都,史稱室町時代。由於一休之母為敗將之後藤原氏人,其父被迫將其逐出宮廷。一休便從小就在安國寺出家,以免有後代。一休未曾有皇子待遇,亦未曾以皇子自居。

  一休六歲便以名周建,做寺中長老象外集鑑的侍童。十五歲以後為僧,協助貧人與無學問之人。十六歲便命名宗純。年輕的宗純對禪宗墮落十分不滿,有改革禪宗弊風之意願。為斷除皇家血脈,尤其是以機智聞名朝野的一休,室町幕府第四代足利義持“欲除而後快”,但被一休的智力折服,轉而籠絡。

  1415年離開建仁寺後,宗純曾師于謙翁宗為。謙翁死後,他又為追求純潔信仰,經住種種考驗,成為華叟門徒。自此認真修煉。

  一休宗純宗純二十五歲時,華叟授其一休法號。二十七歲,一休領悟:禪修是為拂去纏身的塵埃,而回歸真實的自己。華叟知道後欲給予印可。一休卻連看都不看,徑自離去。

  一休哥的原型一休宗純81歲時,受後土御門天皇之詔,任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他晚年住在“一休寺”。1481年12月12日,一休由於高燒不退病逝。他一生弟子眾多,不少極富才華,在和歌、連歌、茶道等方面做出重大貢獻。

  一休宗純歷史評價

  一休宗純是日本佛教史上最有名的禪僧,也佛教史上少見的瘋狂的禪僧。他超越了戒法表象,直契天真本性。曾聲稱“瘋狂狂客起狂風,來往淫坊酒肆中”,甚至公然謳歌自己與一盲女的愛情,“盲森夜夜伴吟身,被底鴛鴦私語新。新約慈尊三會曉,本居古佛萬般春”。這個狂氣逼人的禪僧就是一休宗純。

  一休宗純禪師是最易受佛門內外誤解詬病的僧人,因為他做了許多容易受人誤解的事,極其相似中國唐代的普化和尚。一休的言行,相似普化,潤達自在,狂人不自稱狂。但一休號狂雲子,普化號佯狂,普化之師罵他佯狂,一休之師華叟罵他瘋狂,相似黃檗罵開悟的臨濟瘋癲漢,但他們並不是狂人。一休的言說相似臨濟,可見他推崇臨濟祖師。一休曾說:“大凡參禪學道,必須杜絕惡知覺,而致正知正覺。惡知惡覺者,古則話頭,經論要文,學得參得,勞而無功。”就是說知覺不正,一切勞而無功。臨濟錄雲:“持戒持齋,捧油不漏;道眼不明,盡須抵債。”又云:“孤峰獨宿,一食卯齋,長坐不臥,六時行道,皆是造業底人。”就是說知覺不正,持戒亦無效。必要的是覺,不是戒。一休宗純禪師是一位真實正覺的大修行人。

  一休禪師是距今五百六十年前的人,當時的佛教界表面極其興盛,內部卻非常墮落,許多僧侶忘記其正的修行而結交權門,追求名利。一休最討厭這些行動,於其青年期,自己選定嚴格而從學,雞行能行而精進於禪行。於其開悟以後的後半生,加上圓熟的理性,以民眾為友,避開權門與榮譽,專為一個愛、灑脫、理智的名僧,受到萬民的仰慕。現在為“頓智的一休”盛傳於兒童之間。可是那並不是單為頓智而成,是為他人格所發出的魅力而造成的。一休禪師超越了世出世間的物慾與法執,以徹底的佛教大乘修行方式而過著高榮的人生,終其一生以無我的大智大愛濟世度人。他那才華橫溢、冷嘲熱諷的形象,至今仍留在日本人的記憶中。卡通片《一休》中機智過人的“一休哥”就是以他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