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粽子的四年級作文

  只有自己動手了才知道,原來包粽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描寫粽子的作文”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灑白糖;插艾葉,戴香囊;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去姥姥家包粽子。

  我看著媽媽和姥姥在包粽子,連忙叫道:“我也要包,我也要包。”媽媽拿我沒辦法,只好讓我也包。我剛開始不會,就拿了一片大葉子,然後裝上米、大棗就包起來。

  媽媽告訴我說:“這樣容易漏米,如果是沒破的葉子還行。”我又在媽媽的幫助下,模仿著媽媽的樣子,先找沒洞的葉子,再裝上米、大棗,然後,小心地捲起來,再用繩子綁起來。後來,我覺得不好玩,就把米當沙子玩起來了,一不小心把米弄到地上了,媽媽批評了我。

  粽子煮熟了,我連忙開啟一個,哇!真好吃。

  我想:包粽子真不容易,媽媽和姥姥包得那麼好,肯定更不容易。有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要細心觀察,認真,才會成功。

  二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往年的粽子總是媽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我纏著媽媽,硬是要學包粽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媽媽學包粽子。媽媽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裡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裡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裡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裡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裡,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一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裡上下粽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嚐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好。

  三

  粽子非常好吃,我最喜歡吃了,可是,裹粽子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我裹過,所以我可以這麼說。

  上個星期天的上午,奶奶準備給我們裹粽子吃。我非常高興。

  奶奶準備了肉,放了調料浸著;糯米,也放在水中浸著,後來濾去了水,也放上調料拌好;粽葉,清洗乾淨。奶奶開始裹粽子了,我在旁邊看著。看著看著,我對奶奶說:“奶奶,讓我也來裹粽子,好嗎?”“好!”我就跟著奶奶學著她的樣子裹起來。

  我把兩張笠葉折了一下,然後,又折了一下。接著,我往裡面放米,中間放了一塊肉,上面再放了一些米。最後一步是把笠葉折過來,再折向下面,把米全部裹住。可是,這一步把我給難倒了。

  我把笠葉折向下面的時候,一不小心把笠葉弄了一個大洞,米立刻從破洞裡面往外面流。這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後來,我靈機一動,又拿了一張笠葉裹在外面堵住漏洞。可是沒有用,米還是照漏不誤。我只好請教奶奶。奶奶說:“還是重新裹吧。”我只得拆了重裹。

  第二次我用了好長時間才裹成了一隻不象樣子的粽子。可是,我想這是我裹的,總歸也算它是粽子。這時,我看到奶奶一折一折放米放肉放米,再折再折,用線一捆,一隻粽子又裹好了。而且,奶奶裹的是那樣好看,美觀。

  我心裡暗暗想:以後要向奶奶多學習,多做一些事。

  四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也有我喜歡的食物,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這天還有一個傳說呢!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為了國家犧牲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把粽子拋到河裡給水怪防止水怪吃屈原的屍體。粽子是我的最愛,一提起粽子就讓人垂涎欲滴。

  只要粽子那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就像被磁鐵吸住一樣,不知不覺定在蒸籠旁,真香啊!過了兩三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籠了,我接過一個粽子,迫不及待地將碧綠的粽葉撥開,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展現在我的眼前了。

  只見白色粽子裡嵌這幾顆“紅寶石”真好看。我忍不住了張開大口狼吞虎嚥如風捲殘雲。啊!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此,咦?粽子呢?原來都到肚子裡了,可粽子的美味還殘留在口中,吃了還想吃。

  粽子不僅美味,而且做法也很簡單。先拿一條長短相依的長繩,把粽葉包成漏斗形的,再將在水裡浸泡過的粽米,紅豆裝在漏斗形的粽葉裡,把粽子包起來,最後把粽子放進蒸籠裡蒸上兩三小時,一個美味的粽子就誕生了。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垂涎欲滴了呢?

  五

  對於我們這種生在城市的小孩,難免有些活我們碰都沒碰過,是一無所知的。今天,我就接觸了我從來沒幹過的活——包粽子!

  我來到奶奶家,只見屋子裡擠滿了人,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出來了:她們在幹什麼呀?連忙擠到中間一探,哦!原來在包粽子。包的人很多是街坊鄰居,她們可真熱心呀!看著她們包粽子那熟練的手法,我還真想自己動手試一試!說幹就幹,我拿起粽葉,然後學著大人的樣子,把粽葉捲成三角形,快速地把白米放入。因放的米太多,所以包起來時一擠壓,三角形的粽葉變成了一個漏斗,白米全部漏光了。第一次嘗試,失敗!

  我懷著沮喪的心情,再次拿起粽葉,暗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包個粽子起來!我一絲不苟地看著奶奶的方法,一點一點,開始行動,放入白米。可這可惡的白米,不是放得太多,就是放得太少。哎,這可真難呀!我不禁暗暗感嘆道。

  我抱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樣的心態繼續包著,一次,二次……再來一次,我拿起粽葉,捲成三角,放入白米,擺平,多餘的粽葉把缺口補上,摺好……噢,終於成功了!雖然它是那麼“瘦小、乾癟”,但它也是我的勞動成果,讓我真正感受到勞動的艱辛與樂趣。

  不管多累多苦,只要你去嘗試了,在你的心底,我相信你會感到無比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