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歷史類讀書筆記

  學習歷史有助於我們提升民族意識,小編在這裡整理了範文五篇,快來學習吧。

  一

  讀了《讀歷史學成語》,我被漢語的奇妙所震撼,為它的魅力折服。成語是人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簡潔而精闢的詞語或短句。它是我國語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為,每個成語的形成一般都有一個典故,每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通過這一個個的成語故事,我們不僅理解了成語的意思,還可以瞭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寶貴的文化遺產、高超的智慧。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他有一個好朋友劉琨,常常與他同床而臥,同被而眠。-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祖逖和劉琨,他們每天一聽到雞叫便起床練劍,日復一日,歷盡寒暑,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練成大器,報效祖國。他們不好高鷺遠,而是腳踏實地的刻苦學習和訓練,這是非常可貴的。

  而我們呢?雖然理想遠大,想成為一流科學家,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但他們嘴上說的是這些,而行動卻與說的相差太遠。一流科學家難道成天不寫作業?祖國的棟樑之才只知道打遊戲,看電視?科學家、棟樑之才都是通過勤奮學習所成就的,所以我們只有踏踏實實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還有一些同學也很用功,但是缺點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做不到堅持,所以也沒有什麼效果。試想一下,如果今天你學了,明天沒學,是不是在你後天準備學時,今天學到的已經都忘掉很多了?每天要接觸的新知識那麼多,只有不斷地溫故而知新,才能融會貫通。所以,我們要堅持複習,並且持之以恆。

  同學們,我們要爭取和祖逖和劉琨一樣,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為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我喜歡《讀歷史學成語》這本書,它真的讓我領略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一個詞語竟然隱藏著這麼一個內涵豐富的故事。這些故事,或可笑或感人,但都讓我們學到了知識,明白了事理。

  二

  我們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歷史悠久,長達五千多年。分夏商周、秦漢三國、唐宋元明清等多個朝代。算來漢朝的時間是最長的。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有許多人推動著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用他們的事蹟書寫者華夏曆史。其中有幾個使我深有感觸。

  第一個就是秦始皇。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他先尋找人才,然後再用金錢把其他六國的關係分裂,最好又一個個滅掉他們。可是秦始皇也幹了一件臭名遠揚的事,就是“焚書坑儒”。原來始皇統一天下後,要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等。所以有些儒生偏反對秦始皇的做法,於是他一怒之下,就做出了這樣的殘暴決定。我認為秦始皇的統一對中國的發展有很大幫助,但有些方法太過激。

  還有一個我敬佩的人,他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李白小時候就顯露出他的聰明才智。長大後並沒有受官府重用,於是便開始了他流浪生活。在流浪生活中,他寫了很多詩,有些詩至今還流傳著。我很喜歡他的作品。

  有一位宋朝的大將軍,叫岳飛。他英勇善戰,有一支自己的軍隊,叫岳家軍。書中說岳家軍每戰必勝,所過之處,老百姓早早就把床 鋪好等待岳家軍來住。可是宋高宗膽小,在敵人的逼十迫下害死了岳飛。我真為這位英雄感到可惜。

  明朝末期,百姓叫苦連天,是他推翻了明朝統治者。他是誰?他就是李自成。李自成小時候家裡很窮,後來父母親都去世了,只好向豪紳借錢。但李自成為人正義,關心老百姓,深得百姓喜愛。在那時他就下決心推翻明朝。長大後,他發動起義,農民們踴躍參軍,最終打敗了明軍。當我讀到這裡時,真為他們高興。我喜歡他這種有遠大的抱負與志向的精神。

  其實,還有很多人像他們一樣為國效力,像屈原、張衡等,數不勝數。

  當我讀完這本書,我發現: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是由一個明智的皇帝開國,然後好的風氣會保持下去而使國家興盛,而後由於昏君當政使國家逐漸由興盛而衰退,最後滅亡。明君往往重用賢人,昏君旁邊往往會有小人。

  回想書中的故事,我想:我們生活在沒有戰亂的和平時期,有機會去學習 歷史,以史為鑑,真幸福啊!

  三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圖文並茂,通過那栩栩如生的的語句,生動地再現了中華民族博大一精一深以及那些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這本書將中國5000年的歷史分為九個部分,其中最令我喜歡的是“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先說一說三國,這個時代的諸葛孔明可謂是大名鼎鼎,可以說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呀!他幫助劉備,屢屢立功,而八卦陣和草船借箭,讓我們知道了他那神機妙算以及他對劉備的忠心耿耿。如今我們不能不敬佩他這個“天之驕子”。而他的優點,無不通過戰爭,玩美的體現出來。

  而立一個令我們敬佩的人物非劉玄德莫屬了。他是為愛戴臣民,體察民苦,珍惜人才的人物!在長阪坡逃亡之戰中,他為了保護漢室子民,與曹操拼死一戰,雖被打得落花流水,卻雖敗猶榮。為漢室挽回了尊嚴!而三顧茅廬更充分體現出他對才子的珍惜。

  秦朝,泱泱大國,伴隨秦國的壯大,秦始皇的殘暴不仁,都遠遠超過了“殺功臣,吃人肉”的呂后,秦始皇在阿房宮裡尋一歡 作樂,都是天理難容的行為。而修築那巨集偉的萬里長城,即使工程上的奇蹟,更是殘暴的象徵,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在那巍峨壯麗的長城竣工之後,慘無人道地將所有勞工全體活埋,而他的暴政和大興土木,換來的是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傾覆。

  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中華民族以其偉大的創造力和千百年傳承的凝聚力,繁衍生息,千年不衰,創造悠久的歷史以及如明珠般燦爛璀璨的文化。

  四

  我看完《中華上下五千年》裡春秋戰國的故事,知道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成語故事:

  1.脣亡齒寒:比喻利害關係十分密切。這則成語故事起源於:晉國要滅掉虢國和虞國,晉國假借虞國的道路先滅掉了虢國,又輕而易舉的消滅了虞國。

  2.一鳴驚人: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這則成語起源於楚莊王振興楚國的故事。楚莊王即位三年,未發過一個號令,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大夫申無畏借喻暗諷他是隻不會叫,不會飛的鳥。他笑著說:“別看它三年不飛,可它飛必沖天;別看它三年不鳴,可它鳴必驚人。”

  3.臥薪嚐膽:形容人刻苦自勵,奮發圖強。這則成語故事起源於:越王勾踐敗兵後,勾踐被逼十到吳國當一奴一隸。回到越國後,把柴草當褥子,飯前先嚐一嘗苦膽,立志報仇雪恥,富國強民,後來一舉攻下了吳國。

  4.完璧歸趙: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這則成語起源於:趙國使臣藺相如帶和氏璧去秦國換取十五座城池,見秦王有詐,就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使和氏璧完好的回到趙國。

  5.負荊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這則成語起源於:趙惠王封藺相如為丞相,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後來廉頗終於醒悟,第二天揹著荊條,跑到藺相如家裡請罪。

  6.紙上談兵: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則成語起源於:趙國的趙括只知道讀兵書,不知道臨陣應變,結果在長平之戰中被秦軍打敗。

  7.毛遂自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去擔任某項工作。這則成語起源於:秦軍圍攻趙國首都邯鄲,趙國平原君的一個門客毛遂挺身而出,在楚國陳述利害,說服楚王派兵去救趙國。

  五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從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到封建文明極度繁榮的明清時代,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不斷相承。無論是渾厚朴拙的青銅鼎,還是美輪美奐的玉璧;無論是博大一精一深的道德文章,還是輝煌驕人的科技成就……都體現著中華民族偉大的智慧和創造力。

  《中華上下五千年》記錄了每一位君王,記錄了每一次戰爭,記錄了歷史的驕傲,記錄了人民的屈辱……其中,神農使我敬佩,古時候,五穀和雜草、藥物、百花混在一起,什麼可以吃,什麼可以療傷,誰也分不清。百姓的疾苦讓神農不畏艱險,捨棄生命,翻山越嶺,四處尋找可以治病救人的草藥、可以吃的糧食和能提神的東西。他還寫成《神農本草經》,為天下百姓治病,臨死時,還不忘告誡後人斷腸草有毒。看到這兒,我熱淚盈眶,想:神農是那麼為民著想,置生死於度外,品嚐百草才寫出了這書,讓我們衣食無憂,生活有了保障,我們永遠記住他———神農。

  我對《烽火戲諸侯》中的周幽王感到憤怒,他是那麼的昏庸無道、迷戀美色,如果他不被美色所迷,而是治國有方,沒有戲弄諸侯,那麼在危難的時刻,周朝就不會滅亡。

  悠悠歲月,上下五千年,中華這個民族飽經風霜,卻又繁衍生息,千年不衰,在這五千年裡滄海桑田,朝代更替,湧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我們要向歷史中的賢人學習 ,向顏真卿學習 不畏強暴;向陶淵明學習 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魏徵學習 直言善諫;向包公學習 大公無私;向林則徐學習 為民著想;向岳飛學習 一精一忠報國……

  這本書讓我們瞭解歷史,感受歷史,並用心來思考歷史,領悟歷史。歷史是過去的,是過去的輝煌。我們這些炎黃子孫不僅僅要了解過去的歷史,更要好好學習 ,將來書寫嶄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