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卡怎麼選購_2016顯示卡選購竅門

  顯示卡對於遊戲玩家一定不會陌生,其重要性在遊戲中就不言而喻了,DIY賣場內以遊戲、顯示卡為主題的促銷活動絡繹不絕,你想知道顯示卡怎麼選購嗎?現在來跟小編一起學習2016顯示卡選購竅門吧!

  顯示卡選購竅門1、視訊記憶體位寬

  視訊記憶體位寬是視訊記憶體在一個時鐘週期內所能傳送資料的位數,位數越大則瞬間所能傳輸的資料量越大,這是視訊記憶體的重要引數之一;市場上的常見視訊記憶體位寬有128位、192位、256位、384位、512位和1024位六種。

  顯示卡選購竅門2、視訊記憶體型別

  顯示卡型別是顯示卡使用的儲存器的型別,主要型別有DDR1 、DDR2、 DDR3 、DDR4、DDR5,越靠後頻率越高,效能越好,傳輸資料的速度也越快。

  顯示卡選購竅門3、視訊記憶體容量

  視訊記憶體容量是顯示卡上視訊記憶體的容量數,這是選擇顯示卡的關鍵引數之一。視訊記憶體容量決定著視訊記憶體臨時儲存資料的多少,顯示卡視訊記憶體容量有128MB、256MB、512MB、1024MB幾種,64MB和128MB視訊記憶體的顯示卡現在已較為少見,主流的是2GB、4GB的產品。

  顯示卡選購竅門4、核心頻率

  顯示卡的核心頻率是指顯示核心的工作頻率,其工作頻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顯示核心的效能,但顯示卡的效能是由核心頻率、視訊記憶體、畫素管線、畫素填充率等等多方面的情況所決定的,因此在顯示核心不同的情況下,核心頻率高並不代表此顯示卡效能強勁。

  顯示卡選購誤區一:型號數值越大越好?

  近年來,顯示卡型號已經基本拋棄了“傷人無數”的字母后綴,但顯示卡命名的“數字遊戲”,初入行的玩家依然大呼“傷不起”。顯示卡基本每18個月就會完成一次更新換代,每一輪更新換代都會“製造”近20款不同型號,令人看得眼花繚亂。當前,NVIDIA顯示卡正處於GeForce 5xx一代,產品線為GTX590、GTX580、GTX560Ti、GTX560、GTX550Ti、GT520,而AMD顯示卡則正處於Radeon HD 6xxxx一代,產品線為HD6970、HD6950、HD6870、HD6850、HD6790、HD6770、HD6750、HD6670、HD6570、HD6450,讓人看得十分崩潰,所以這些大家必須注意了。

  單純從型號上看,GT520似乎要比GT430、GTS250高,但實際情況卻絕恰恰相反,GT520的效能,只是與Intel最新一代CPU內部整合的“核心顯示卡”效能相當。但這款顯示卡屬於NVIDIA GeForce 5xx一代產品線,型號中的第二位數字“2”,正表明這款顯示卡在新產品線中定位最低端,因此其效能表現不敵上代、上上代中端產品也就不足為奇。

   顯示卡選購誤區二:選顯示卡不考慮用途?

  當前的硬體行業處於一個性能過剩的狀態,高階處理器、顯示卡,在日常應用中效能很難得到完全的發揮,大量資源被空置。DX11顯示卡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而行業內有口碑的DX11遊戲大作仍然只有寥寥數款。而在中低端市場上,整合顯示卡效能卻在逐代翻番、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強大,Intel、AMD都已經開始在CPU中融合GPU,蠶食著低端獨立顯示卡的市場份額,這裡要說的是購買電腦還是要看實用,根據需求是選顯示卡,選什麼檔次顯示卡,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時至今日,整合顯示卡的效能已經讓人不容小視了,免費的整合顯示卡,應對很多熱門遊戲也都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因此,買顯示卡,玩家還必須清楚自己的效能需求。倘若大家只是要玩一些較早期***一兩年前或更早前釋出的***的遊戲、網路遊戲、RPG遊戲、益智娛樂遊戲,那麼當前的整合顯示卡已經基本都夠用了。現在多數裝機方案都已經包含有整合顯示卡了,一些非大型3D遊戲玩家可以將集顯先帶回家中試玩一番,倘若效能不流暢再購獨顯也為時未晚,以免出現“GTX590高檔顯示卡挖地雷”的囧況,造成電腦資源的浪費。

  但玩家倘若是要玩大型3D遊戲***CRYSIS2、使命召喚7、塵埃3、極品飛車14等***,那麼一款強悍的獨立顯示卡仍然是必須的。玩家對遊戲顯示卡的認可,一般是從599元價位開始。千元內顯示卡在中低解析度下可以流暢執行時下熱門大型3D遊戲,各款顯示卡可以根據效能來調節遊戲畫質達到流暢指標。而千元以上顯示卡則效能要充裕很多,更適合發燒級玩家。

  從長遠眼光來看,500元以內的低端獨立顯示卡今後處境將日益尷尬。在如今AMD APU的釋出,intel二代SNB處理器都集成了效能足以媲美低端顯示卡的顯示核心,在整合顯示卡越來越強的效能表現面前,HD6450、GT520這些入門級獨顯已經幾乎沒有效能優勢了,這些低端獨顯能流暢執行的專案,新一代整合顯示卡幾乎也都可以流暢執行,而整合顯示卡攻克不了的專案,這些低端獨顯也基本都是束手無策。低端獨顯還需要三四百元的價格預算,處境已經堪憂,所以今後購買低端顯示卡的朋友是否該考慮是否購買SNB或APU等新一代處理器更為划算,並且今後升級優勢明顯。

  而AMD在6月底正式釋出的APU處理器,則更是讓低端獨立顯示卡“雪上加霜”。APU處理器3D效能可以達到Intel核心顯示卡2倍的效能,直接秒殺了很多低端獨立顯示卡,讓低端獨顯吸引力、價效比大受質疑。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整合顯示卡將會佔據非常大的市場分額,玩家在選購顯示卡前更需要清晰自己的效能需求,以及當前的市場環境了,多關注類似於電腦百事網等這樣門戶IT技術網還是比較推薦的。

  顯示卡選購誤區三:顯示卡做工用料包裝盒描述是否可信?

  效能表現是顯示卡的“使用價值”,但做工用料水平卻是顯示卡的質量和生命,做工過硬,顯示卡才能在更長的生命週期內穩定的輸出效能、避免故障,因此做工用料決定著顯示卡的體魄。很多顯示卡廠商在產品宣傳上都會大力鼓吹做工用料,配合精美的圖片,廠商宣傳材料上每款產品做工用料似乎都足夠紮實。但我們要告誡大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掌握必要的顯示卡做工用料基本鑑別能力是很有用的。

  顯示卡最大的一塊成本:GPU晶片和視訊記憶體晶片掌握在行業上游廠商手裡,因此顯示卡的製造成本差異主要體現在PCB和周邊元器件。當前的遊戲顯示卡一般都採用6-8層PCB設計,因此各款顯示卡PCB成本差異也不大,顯示卡最大的成本差異來源自周邊元器件及散熱器,這也就是我們所要討論的做工用料和散熱奧祕。

  做工用料好的顯示卡有著共同的特性:板上佈局清晰合理、電路細節井然有序。板上佈局主要體現在各功能模組的位置分配上,理想的情況是供電電路、外接供電介面位於顯示卡PCB尾端,GPU、視訊記憶體晶片位於中間位置,而採用模擬訊號輸出的顯示卡,PCB前端則應具備低通濾波電路保護畫質。顯示卡PCB佈線空間應該比較寬裕,散熱器在風道構建上也應該能重點照顧到顯示卡尾端的另一個發熱大戶:供電電路。而做工水準比較差的顯示卡,則一般很難顧全這些要求,這類顯示卡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板上佈局粗放凌亂,非貼片生產的PCB,在焊點、元器件角度上還可能會帶著手工、山寨風格,看上去很“奔放”,難以達到賞心悅目的精細水準。市場上還有一些用料比較差的顯示卡,元器件無品牌保證,甚至板上元器件光澤不一、使用二手元器件,看見這類產品我們就應該要繞道而行了。另外,在當前顯示卡業內,品牌是顯示卡質量的一道天然保障。品牌口碑好的顯示卡、來自行業板卡大廠的產品,很多都是精工細作、很有設計實力,質量更勝一籌。

  顯示卡選購誤區四:散熱器散熱與效率不容忽視?

  顯示卡發展到今天,在追求個性化、差異化的思潮下,散熱器已經越來越像是顯示卡的“面子”了。對絕大多數遊戲顯示卡來說,PCB都已經完全覆蓋在了巨大的散熱器之下,而且散熱器造型也是大多數顯示卡廠商的最大特色之所在,也讓很多玩家在選購顯示卡時僅憑對散熱器設計的喜好做決定,對顯示卡“面子”的考量大於對其散熱效率的瞭解。其實大型的顯示卡散熱器在散熱效率上一般不存在問題,但在細節處理上卻可能存在散熱死角或者灰塵聚集隱患,影響顯示卡的穩定性。

  一般說來,大口徑風扇、封閉式散熱器在構建風道上比較有優勢。散熱器金屬部分越重,能吸收/儲存的熱量也就越多,質量越可靠。熱管的作用在於更均勻的傳匯出熱量,8mm熱管比5mm熱管效率高出約一倍。雙風扇、多風扇的作用在於照顧到更大的散熱面積,更快驅散熱量。散熱器細節處理也很關鍵,散熱片面積、與GPU接觸情況對散熱效果影響非常顯著。散熱器表面的貼紙/保護膜很影響散熱效率,而抗氧化鍍層則能夠保護散熱器外露金屬部分的長期導熱效率。

  掌握了這些基本常識,僅憑“目測”,我們就可以大概瞭解一款散熱器的效率、判明一款散熱器的優劣。散熱是顯示卡很重要的一環,尤其在炎炎夏日、封閉式機箱內部。對主流玩家而言,我們不提倡更換散熱器,因此在選購顯示卡時做到大致掌握散熱器實質就尤其重要。

  顯示卡選購誤區五:高頻率顯示卡價效比更高?

  顯示卡不同於CPU,可以輕鬆通過BIOS設定來進行超頻,因此絕大多數玩家不會對顯示卡進行手動超頻,以免影響遊戲中的穩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廠商預超頻顯示卡天生的高頻率優勢,似乎就價效比更高,在相比之下似乎更具有價值,但事實情況又如何呢?

  當前GDDR5視訊記憶體一般都能穩定執行在4000MHz以上的高頻率,因此顯示卡超頻尤其是在對核心進行超頻。小幅度的超頻對效能提升比較有限***10%以內***,對顯示卡效能表現並不會帶來本質性的改觀,在多數遊戲中實際效能提升也就是1-3幀。而大幅度超頻***100MHz以上cpu溫度高怎麼辦***,則對GPU體質有著更高的要求,廠商若採用加電壓超頻的方式硬上高頻率,則必然會對顯示卡壽命產生影響,而這一點,消費者是不易察覺的,而且高頻率對顯示卡的散熱、供電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多數顯示卡品牌保修只有一年,因此,對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我們不該盲目迷信高頻率,選一款設計合理、用料紮實、做工考究的顯示卡才是正途。

  暑期是顯示卡的銷售旺季,但很多玩家在選購顯示卡時卻面臨著很多疑惑,容易被宣傳誤導。顯示卡是DIY行業內很成熟、很穩定的一條產品線,但卻也是最有專業性、更新換代最快的一條產品線。因此今天,我們就根據近來顯示卡行業內的產品情況,為大家在今夏可能仍面臨的顯示卡選購誤區進行一番比較全面的解析,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對大家的顯示卡選購產生快捷有益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