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實施方案

  德育教育是國內外教育的重點及教育領域發展的趨勢,我國社會對德育教育有足夠的重視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分享。

  一

  一、指導思想:

  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堅決貫徹“德育為首”的原則,緊密結合我校實際,讓德育教育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師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課程教學滲透為主渠道,以德育工作隊伍建設為支撐,以健全和完善制度為保證,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基礎,以校園文化建設及各種活動為載體,努力提高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基本原則:

  我們的德育工作要體現時代感,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堅持與時俱進,繼承和創新的原則;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堅持課內課外統一的原則;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教師、班主任、職工齊抓共管的原則。

  三、活動實施內容:

  ***一*** 發揮好教學課程的德育滲透作用。

  《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工的主渠道,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陣地。政治課教師要對《思想品德》課不斷進行改革,使《思想品德》教學更貼近學生、貼近社會;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內容融入教學之中;要廣泛採用案例教學、參觀、演講、討論等自主性學習方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我養成的主動性。

  除《思想品德》課外,其他課程《語文》《歷史》《地理》等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各門課程教學也要結合自身特點,本著有機滲透的原則,挖掘各課程教學內容中固有的德育資源,通過各個環節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使教書與育人緊密地結合起來。

  ***二*** 在興趣小組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在音樂、體育、美術、科技等興趣小組活動中,指導教師要注意根據所負責小組的活動特點,通過講解、資料展示、視訊播放等形式

  靈活機動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活動與培養能力、育人緊密的結合起來。

  ***三*** 利用主題班會進行德育教育。

  根據學生特點,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班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主題內容一定要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如《擁抱親情》、《好習慣是成功的保證》、《人,最重要的美德是什麼》、《我的理想確定了嗎》等,形式可以是辯論、可以是主題發言、可以是家長、學生、老師的三方對話等。總之,要生動活潑,要從學生易於接受的層面去設計開展。

  ***四*** 利用校內外實踐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三月份開展學習雷鋒月活動,四月清明節網上祭先烈活動;為災區、貧困地區捐款、開展手拉手活動等。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受到薰陶、教育。

  ***五***、利用每週一次的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升期儀式的內容根據不同周次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的講話內容,讓升旗儀式成為學生每週一次的精神洗禮。

  ***六***、利用壁報、黑板報、櫥窗等園地進行德育教育。

  壁報、黑板報、櫥窗既是學生展示書法、繪畫、設計、審美能力的陣地,又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園地。我們會充分創造性的利用這些地方對學生進行有趣、有效的德育教育。

  ***七***、調動各種教育力量參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請法庭法官作法制教育;請交通警察作交通安全教育;利用家長學校讓家長成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一員;讓宿舍管理員、食堂管理員甚至門衛師傅也參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形成一個德育教育網路。

  四、保障措施

  學校德育領導小組成員具體領導,班主任、任課教師全體參與,教育處組織實施並隨時檢查督促總結。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總之,讓德育教育不再只是《思想品德》課的內容,不再只是教師的事,不再只是口頭的空洞枯燥的說教,而是千方百計讓德育教育“活”起來,通過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我們將讓德育教育工作成為我們學校工作中最有特色和成效的方面!

  二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精神、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遵循學校德育工作規律和青少年成長、成才規律,適應社會發展要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學科滲透為主渠道,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教育活動,把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質教育貫徹始終,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通過生動活潑的校內外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公德、法律、社會常識教育和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使學生樹立基本的是非觀念、法律意識和集體意識,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社會生活基本常識教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工作措施

  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抓好校園淨化、綠化和美化,建立和諧、健康的校園人際關係,學校領導、教師、學生之間互諒互讓,互愛互幫,共同進步;弘揚校園文化傳統,培育校園文化內涵,開展健康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

  2、提高師德修養,發揮示範作用。教育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愛崗教業、熱愛學生,勤奮工作,樂於助人,講公德,守法紀;提高教師的禮儀修養。教師要力求使自己做到語言文明、服飾得體、舉止大方、禮貌待人、和藹謙遜。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經常開展各種培訓活動和各類教研活動,定期開展優秀教案、優質課評比活動,培養教師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習慣。

  以人為本,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以友愛互助和人文寬容,建立溫馨班級、和諧班級,為學生提供美好的心靈家園。教師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關愛學困生、後進生、留守兒童等,建立互信的師生關係,學習生活上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3、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確保養成教育取得實效。

  規範班級管理,抓好“六個一”訓練,即整頓“一個陣容”,抓好升旗儀式,課間操佇列,塑造學生精神面貌;建立“”一種秩序”,課堂秩序、集會秩序和課間秩序的文明有序;養成“一種習慣”,做到語言文明,待人接物大方禮貌;樹立“一種形象”,心態陽光,充滿朝氣活力,衣著整潔得體的良好形象;堅持“一項制度”,衛生責任區保潔制度,確保校園環境整潔優美;樹立“一種觀念”,遵紀守法,尊老愛幼,講究團結。

  加強課程管理,落實滲透作用,強化學科德育功能。

  加強工作落實管理,採取行政值周檢查、教師值日檢查、學生值日檢查、學生互查、家長督查等辦法,全面、細緻、及時地瞭解師生的表現,並針對師生的不良習慣予以教育和引導;建立激勵、表彰機制,

  通過評比,樹立榜樣,帶動全體師生加強良好習慣的養成訓練,及時總結交流養成教育工作的好的經驗和做法,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促進養成教育不斷系統化、規範化。

  4、拓展德育陣地,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利用四個國家級品牌—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水利風景區、環境優美鄉鎮,開展愛我家鄉,愛我祖國河山的教育活動。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不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積極構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通過舉辦報告會、專題討論、演講會、主題班會,組織社會實踐等活動,抓好遵守《日常規範》系列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判斷是非能力,努力做遵紀守法、有修養的文明學生。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結合集體主義教育,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每年3月5日“學雷鋒”,9月10日“教師節”等節日讓學生在生活中接受自我教育,學會關心他人,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5、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風險點防控體系。以班主任工作為重點,以班級為基本單位,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基本特點,注意思想道德方面的過程性變化,分析查詢學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風險點或問題,結對交友,積極引導,明辨是非,消除隱患。

  6、開展法制教育,對各年級學生進行校紀校規、交通安全、法治常識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提高遵紀守法的意識,努力使學生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7.結合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的心理問題,有

  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特點及有關心理衛生知識,使其學會做事、做人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質,增強承受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8、家庭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學校要成立家長學校,定期舉辦專題講座、教育經驗交流會等。學校教師、班主任要勤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利用學生在家的時間,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進行培養。建立“家長聯絡卡”,與家長隨時保持聯絡,對孩子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矯正;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時召開家長會,進行經驗交流;學校要與家長共同探討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方法、好措施。加強聯絡,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建立家校聯絡制度,通過家長委員會、家校聯絡卡、家訪等形式同學生家長建立經常性聯絡,實現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和協調,讓學生把在學校訓練和培養的好習慣帶回家,使之能夠得到督促與強化。

  9、加強宣傳,培育先進,樹立典型,完善評價制度。學校要通過各種形式、各種場合對活動中湧現出的好人好事加以宣傳,以形成學先進,促提升的良好氛圍。學校定期開展評選“優秀陽光學生”、“優秀陽光學生幹部”等活動,激勵全體學生積極向上。

  四、建立健全學校德育工作組織機構

  ***一***、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辛培良

  副組長:王興明、錢吉景

  成員:呂明濤、衛曉磊、董亞峰、於海濱

  ***二***、明確職責

  學校全體教職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崗位上擔負起育人的職責。

  1.校長全面負責學校德育工作。

  2.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在校長領導下具體組織、指導德育工作方案的實施。調查分析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制訂學校德育工作計劃,確定和協調各方面的任務分工,組織和協調各教研組、各科教師的德育工作,爭取家庭、社會各種教育力量的支援,形成學校、家庭互相配合的教育網路等。

  3.班主任是班級實施學校德育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領導者,並負責對學生的品德評定。

  4.品德與社會***生活***課教學要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教師要了解和分析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遵循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改革教學方法,引導教學。

  5.各科教師、全體教職工都要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6.少先隊要根據自己的特點,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德育工作,團結廣大學生走健康成長的道路。

  五、德育工作形式與實施途徑

  1.小學生重點培養十個習慣

  ***1***衛生習慣 ***2***禮貌習慣 ***3***健身習慣 ***4***唱歌習慣

  ***5***講普通話的習慣 ***6***守紀習慣 ***7***寫字習慣 ***8***讀記習慣 ***9***作業習慣 ***10***記日記的習慣

  2、各班繼續組織學生學習《守則》和《規範》。舉行 “陽光校園之星”評比活動,我們初步設立“十星”的評選,即遵紀星、禮貌星、智慧星、文藝星、體育星、勞動星、自立星、勤儉星、友愛星、誠信星。每顆星的評定範圍不同,從而體現德育工作領域的“三個走進”。同時在操作點上堅持“三個貼近”,看細節,定標準。比如要實現“四不”,即不說髒話;不做粗魯野蠻的行為;不玩無聊遊戲;不亂扔、亂吐、亂畫。“三彎腰”即:見到果皮、紙屑彎腰撿起;見到客人、老師問好;見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再如“會走路,走好路”,讓學生明白校內走路慢慢走,輕輕走,上下樓梯靠右走,課間文明休息,不追逐、不奔跑,不在走廊、過道上嬉鬧、跑跳,集會行走按次序,放學路隊排整齊,過馬路左右看的習慣,這也是“禮貌星”的要求。同時在評價上堅持多元化,多層次、多標準。各“星”的評比我們不給班級定人數,不定分值標準,方便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就行。

  3、積極嘗試開展“每週一歌”活動。為了更好地實現“歌滿校園”活動,也為了豐富學生課間文化,採用每週5天在兩操之間迴圈播放一首兒童歌曲的方法,***歌詞提前下發***,不耽誤學生正常生活,以不經意的“聽”讓學生在玩中記憶,達到從隨唱到會唱的目的。並能飽含深情地唱國歌和隊歌。***由呂主任、錢芳老師負責***

  4、設定“雷峰平臺”,主要播報校內好人、好事、好風氣。安排學生週五課活時間挨班收集,由班主任事先推薦比較突出的好人好事好的

  風氣,比如XX同學在父母外出打工後,長期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這樣的也算,但是要求一定要真實,有據可查,寫出時間地點,時間為4分鐘。這個活動是學生接受來自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監督,老師充分利用家訪時間多方面瞭解學生,從而靈活改變德育方向。***由呂明濤老師負責***

  5、適時開展專題教育活動,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活動。

  ***1***、三月五日開展學雷鋒活動,組織學生讀雷鋒日記,講雷鋒故事,唱學雷鋒的歌曲,學習雷鋒精神,做新時代的小雷鋒。

  ***2***、清明節組織緬懷革命先烈的活動,如請老前輩講長征故事、抗戰故事,觀看愛國主義影片,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從而珍惜今天,報效祖國。

  ***3***、六一組織慶祝活動,展示個人特長,感受老師、父輩的關愛。

  ***4***、七一組織慶祝黨的生日的活動,讓學生初步瞭解黨的光輝歷程,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正確、光榮,激發學生對黨的感情。

  ***5***、十一組織國慶歌詠會,感受

  ***6***、香港、澳門迴歸紀念日組織認識香港、認識澳門的活動,通過閱讀書籍、聽專題講座,不忘那段屈辱的歷史,感受今天飛速的發展,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7***、元旦組織迎新年慶祝活動,感受生活的幸福,展望美好明天,增添進步的動力。

  ***8***、每學期舉行一次運動會,每年六月份舉辦一屆藝術節,每學年組織學生參加上級組織的重大活動。通過科技活動,培養學生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倡導科學精神;通過藝術活動,陶冶學生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通過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集體意識、合作精神。

  ***9***、深入開展德育基地活動。學校在鄉敬老院、各村村委會等地建立德育基地,組織學生開展專題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的品德發展。每學年活動時間在一天以上。

  ***10***、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每學年至少有針對性地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提高心理素質,增強承受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學校利用溫馨聊天室,對少數學生在學習、生活及人際交往中碰到的一般心理問題給予輔導和幫助。

  三

  為了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優良傳統美德,增強愛國情操;為了培養出德 智 體美 勞全面發展的棟樑之才,特制定此方案。方案具體要求如下: 領導小組:

  組長:管慶雲

  副組長:冷際鋒

  成員:全校師生

  評委:

  作文組: 劉波 劉琴 胡雍明 潘騰 王先 孫國昌 秦仙 書畫組:朱金梅 翟傑 管慶銀 施啟雄 王非德 趙常美

  一 活動時間:

  4月1日到4月20日

  二 活動形式:

  1 作文比賽:

  全校學生參與,由班級老師推薦5篇優秀的作文到學校參加評比, 具體要求:

  ***1*** 作文主題以愛國 遵紀守法 尊老愛幼 學習雷鋒精神 五心教育等為主題。

  ***2*** 字數:高年級段***500*** 中年級段***300*** 低年級段***100***

  字左右。

  ***3*** 主題突出,中心明確,語句通順,具有一定的新穎性。 2 書畫比賽:

  學生可自行準備,所需的材料自備;內容以愛國 遵紀守法 尊老愛幼 學習雷鋒精神 五心教育等,

  具體要求:

  內容健康,主題突出。

  三 獎項設定:

  1 作文比賽:

  以年級為單位,一個年級設一 二 三名各一個,***五年級第一名2個 第二名3個 第三名4個。

  2 書畫比賽:

  以年級為單位,一個年級設一 二 三名各一個,***五年級第一名2個 第二名3個 第三名4個。

  四 實施要求:

  1 各班班主任必須認真執行。

  2 必須在4月15日前交到思政處。

  3 評比小組必須與20日前評比出獲獎作品,組織發獎。

  樂園小學思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