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關於學生借錢的教育故事
編者按:《借出去的不僅僅是錢》一文中講述了作者屢次遇到孩子過來借錢,故事的結局是什麼樣的?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教育故事吧!
週五放學後,我在辦公室整理物品,“老師,借您十元錢。”小男孩推開辦公室的門,頭也不抬,甕聲甕氣的說了一句話,好像他知道我在辦公室裡似的。我想說“沒有”,因為學校裡曾經發生過學生借教師錢不還,甚至還說風涼話的事件,而且班主任三令五申不讓學生借教師的錢。但我很快發覺小男孩愁容滿面,時間是陽春二月,春寒料峭,但孩子的汗珠已順著臉頰悄悄滑落。大概心裡怕老師不借給,鼓足十二分的勇氣才來的吧。我做過學生,知道週末學生期盼回家的心情如何迫切,沒問原因,我拿出十元錢,說:“給,孩子,夠不夠?”“夠,夠…”他滿懷感激,緊皺的雙眉倏然展開,他雙手接過錢,屁顛屁顛的下樓去了。
週一去學校,孩子早已等在辦公室門口,笑盈盈的遞給我十元錢“老師,給,謝謝。”週五借錢一事早已忘卻,沒想到,一來學校,就有人送“禮”。“謝謝你,來校就有驚喜,看來本週會好事連連。”我給學生打趣。這次借錢,我記住了他----小楓。
兩週後,小楓再次來到辦公室,“老師,借我十元錢。”聲音還是那樣小,但這次神情有點坦然。“啊,為什麼?”我用眼睛望著他的眼睛,發出疑問,“我的錢丟了,沒路費了。”我才想起第一次借錢我把問學生借錢原因這一環節都省了。“丟哪兒了?”我知道問這話純粹多餘,知道丟哪兒了還用借錢嗎。他低著頭,像個受氣的孩子,“老師,真的,樓下還有幾個同學把錢也丟了,正找人借錢呢。”我朝樓下望了望,看到一個孩子正跟一位老師伸手要什麼呢。學校是寄宿制,兩週過一個大禮拜,孩子們從家裡一返校,從家裡帶的錢就大花特花。等到離校時,捉襟見肘,有的學生甚至連路費都沒有了。沒辦法:借。當然得找各種理由,丟錢是借錢理由之一。我看著孩子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謊言是遮蔽不了的。那眼睛藍藍的,十分清澈,不含任何雜質。“給吧,不給有什麼理由呢?”我對自己說,“借錢可以,但必須說實話。”儘管我相信他,但臨走時我還是拋給他一句話。
第三次借錢事件隨著時間流失,已然模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次,小楓又一次來到辦公室,說:“老師,我沒路費了,借我十元錢。”不多不少,每次都是如此,而且每借必還,對於他的誠信指數我還是贊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疑慮的望著他,借錢可以,但不能養成習慣。“老師,前兩天我生病了,錢拿藥了,還是您讓我去看病的。”對於小楓生病這件事,我記憶猶新:週二下午第一節課,我一走進教室,第一眼發現小楓滿臉通紅,仔細看,連耳朵根都是紅的。看到我在觀察小楓,小楓的同桌說:“老師,他發燒已經一天半了,等家長接呢。”我用手腕試了試孩子額頭,滾燙滾燙的,這情況,能等家長接嗎?體溫至少39度。我當機立斷:“先去診所看病,別耽誤,高燒會引起一些不良後果。”我破例給孩子批了假條,讓同桌陪小楓看病。後來見到家長,提起孩子,家長淚流滿面:“這孩子,性格善良,孝順父母,非常懂事,回家後從不知道什麼是累,幫父母掃地、餵豬、下地幹活。從不亂花錢,每月除了生活費,路費外,只要十元零花錢買本、買筆用。有時候回家,錢沒花完再交給家長。”我為孩子的懂事點贊,知道家庭貧困,體貼父母,關心父母的孩子實在不多。一年來,其他孩子零食不斷,還從來沒見過小楓買零食吃,難以想像,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小楓如何抵擋住這些身邊的誘惑。
由於沒零錢,我拿出一張二十元人民幣與其她老師換錢,“我只有一張十元的,你先用吧。”老師挺熱心。“好,算我借你的。”我說。“沒有十元錢就直接說沒有,還給他借錢,給他一百元他也敢要。”另一位老師不理解。我理解同事的好心,我也相信孩子。
週一返校,再次接過孩子遞來的十元錢,這次多了一張信箋:“老師,您屢次借給我錢,謝謝您。您借出的不僅僅是錢,而是理解、信任與支援,支援我一個貧困的孩子,我會更加努力,來回報父母的愛、您的愛。”
淚湧上臉龐,我想抱住他,告訴他:孩子,記住,人間有愛,師生間有信賴。
作者|道口鎮 李敏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