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的翅膀觀後感四篇

  《隱形的翅膀》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在逆境中,永不放棄、用自己的陽光化解仇恨、與命運抗爭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隱形的翅膀觀後感,希望您喜歡!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篇一

  今天,我們在會議室看了一部電影《隱形的翅膀》,故事發生在壯美的內蒙古草原上。

  15歲的花季少女志華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學們一起高興地去放風箏,不幸被高壓電擊中。經醫院奮力搶救,保住了性命,卻失去了雙臂。志華的母親經受不住這慘劇的打擊,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分裂症。失去雙手的志華,連吃飯、穿衣、上廁所都需要別人照料,原來一切需要用手來做的事,她都不能自己做了,生活變得異常艱難。 但她最後還是克服了困難,考上了大學。這部電影通過殘疾人身處逆境頑強拼搏的精神,展示社會的愛心和生命在極端艱難的狀況下閃現出的人性光輝。正如歌中所唱: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

  看完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在享受著富裕和安寧的同時,應該怎樣面對人生的逆境和挫折。看看志華,想想自己,怎樣才能做到逆境中不消極沉淪,順境中更清醒頑強?怎樣才能擁有一顆健全的心靈,面對困難,自強不息?獨生子女應怎樣以知恩圖報的心態學好本領,心存感恩,回報父母和社會。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篇二

  有一種力量,它可以使人在廢墟下存活一百多個小時,那就是堅強,看了《隱形的翅膀》這部電影,讓我對這個詞的認識更深刻。

  故事發生在內蒙古一個叫志華的15歲女孩身上。有一次,她在放風箏時,不幸被高壓電電到,失去了雙臂。為了能夠繼續上學她用腳練習用手能夠做的事。儘管腳上磨出了厚厚的血痂,但是她沒有輕言放棄,仍咬牙堅持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能用腳寫字了,甚至能用腳穿針引線,她又回到了久違的學校。在市裡選拔新殘疾人運動員時,她報了游泳專案。經過刻苦練習,最後,她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金牌,獲得了參加殘奧會的資格。普通人要學會游泳都很不容易,可是主人公志華沒有雙臂,卻能遊得那麼快,她要付出超過常人多少倍的時間和努力啊,那是一種多麼堅強的毅力!

  在學習上,許多同學一遇到難題卻會想:哎呀,這道題太難了,我根本就不會!不經過思考就輕易放棄。在生活上,一點點小事都依賴父母,而志華學習用腳拿筆寫字,一筆一劃要練習多少遍啊,腳磨出了一個個厚厚的老繭,仍然不退縮,這比同學們遇到的那一點點困難不知難多少倍。志華一個殘疾人都能做到的那麼難的事,我們健全人又有什麼理由不做得更好呢?

  我們要學習志華這種堅強不屈的精神,在學習生活中要更加堅強。有一句話說得了:命運如同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願所有人都擁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篇三

  當沉睡在繭中的蛹掙扎的痛苦的想要衝破束縛時,它用盡全身力氣,掙脫,掙脫,可是好長時間過去了,它的身體仍有一大截還未出來,它疼痛、疲倦,可是它不能放棄,放棄就意味著死亡,所以它只得忍住,繼續堅持。

  電影中的志華因一次意外失去雙臂,以前的她開朗活潑,成績優秀,深受朋友和老師喜愛,而現在她什麼也不能做,成了廢人,這是多大的打擊,她一遍遍的哭,母親安慰她,陪她哭泣,鼓勵她振作起來。

  志華開始用腳代替手做事。她的腳磨破了皮,起了血泡,她不疼,仍夜以繼日的練。自己不能獨立吃飯,她便練壓腿,在窗臺上,在樹上壓,不間斷的練習,終於她能自己把菜送到嘴裡了。

  當蝶使勁掙扎想要出來卻總也不成功時,必然會想到放棄。志華也是如此,她的壓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她只是個孩子。再一次次的用腳拿筆、拿筷子,掉了又掉時,她的心情是多麼糟。然而她堅持了下來,咬著牙,告訴自己“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

  母親精神失常對志華是又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志華在參加全國殘疾人游泳比賽前又得知了母親走失而又逝世的訊息,志華不敢相信,她失聲痛哭。比賽中她想著母親,想著她吃過的苦,想著不能放棄,終於她得到了第一名。

  這是破繭而出的蝶,絢麗的翅膀上下襬動,這雙曾經隱形而又十分美麗的翅膀散發著美麗的光芒,這是經受過磨難的洗禮後綻放的蝶。

  人生必定會經受磨難,若不是磨難,千古名篇《離騷》便不會被屈原寫出;若不是磨難,海倫凱勒便不會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若不是磨難,志華便不會成為游泳健將,有參加國際大賽的機會;若不是磨難,美麗的蝴蝶就不會出現。

  與志華相比,我們所經受的失敗和挫折根本微不足道。如果在失敗時動不動就為自己悲哀自憐,那麼若是失去雙臂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還能繼續生存嗎?

  其實戰勝磨難靠的只有一樣簡單的東西,那便是堅持。痛了,幻想自己不痛,想哭,讓淚倒回心裡,在一次次的跌倒中爬起,當放棄的念頭閃過,就立即把它掐斷。只有不放棄,能忍受痛苦,堅持下來的蝶才能破繭擁有自己的美麗,才能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所以,如果你遇到了磨難,應該感到慶幸,因為你有了一個破繭重生的機會。

  只有堅強的面對未知的人生,樂觀的處理身邊諸多不順心的事,堅持不懈的在逆境中尋找陽光,我們才能破繭成為美麗的蝶,自在飛翔。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篇四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隨著歌曲的開始,電影結束了。我們的眼中含著淚,每個人都報以最熱烈的掌聲,獻給這位失去雙臂的勇敢女孩兒,為她的頑強和自信而喝彩!

  電影講述了小女孩志華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失去雙臂。她曾經不確定自己是否還能活下來,在父母的勸說和鼓勵下,她勇敢的選擇了生存,而且憑藉自己的堅強和毅力考上了大學。一些原本應該用手來做的事情,失去了雙臂,她反而把腳鍛鍊得像手一樣靈活,鍛鍊自己可以用腳吃飯、寫字、洗漱……逐漸開始不依靠別人生活。一次偶然的機會,志華被游泳教練選中並參加訓練。在訓練中我們可想而知,志華付出的艱辛與努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在一次全國游泳大賽上,志華奪得了冠軍,她胸前有了一枚同陽光一個顏色的金牌。

  那獎牌凝結著多少汗水,多少眼淚啊!現實生活中,我們看那些健全的游泳運動員訓練時很辛苦、很累,但我們卻從未看到過殘疾人運動員訓練,影片中的那些訓練場景,至今我還歷歷在目,那些殘疾人運動員,他們要克服比一般的運動員多很多倍的苦難,才能有在賽場上的出色表現呀!志華的這種行為,是常人難以想像,難以做到的。她在比賽中取得勝利的關鍵在於:別人休息時,她還在拼命訓練,心中時刻抱有一個信念,堅持再堅持!一定要戰勝自己!

  我在游泳的時侯,也曾經試過不用胳膊游泳,發現根本不能前行,上岸就更是天方夜譚了!可志華卻能把不健全的身體訓練的那麼靈巧自如,遊的比正常人還快,上岸就更是輕鬆,可想而知:志華付出了多少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呀!

  整部電影既沒有大牌明星,也沒有吸引眼球的電腦特效,一切看上去是那樣的真實,故事情節也沒有多麼跌宕起伏,但就是這樣一部影片深深地震撼了每一個人!正如《隱形的翅膀》歌詞中寫到的那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只要我們懷著永不放棄的信念,不管什麼樣的困難都能克服。由此也讓我懂得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越是坎坷的道路,越會發現更珍貴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