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領導幹部警示教育大會講話素材

  警示教育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全體黨員幹部中經常性的開展警示教育,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文化氛圍,對反腐敗鬥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在全市上下興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熱潮、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合力推進新一輪創業創新之際,市委在這裡隆重召開全市領導幹部警示教育大會,主要目的是通報剖析案件,從中汲取教訓,警鐘長鳴,築牢防線,進一步打造一支清正廉潔的領導幹部隊伍,永葆共產黨人為民務實清廉本色,為台州新一輪創業創新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堅強的思想和組織保證。年關到了,大家工作很忙,在這個時候開展警示教育,是我們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強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也是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註重治本、更加註重預防、更加註重製度建設的需要,能讓我們的幹部多受教育,少犯甚至不犯錯誤。市委對召開這次大會非常重視,市委會專題聽取了市紀委關於全市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情況的彙報,並就抓好有關問題的整改落實提出了具體要求。張鴻銘書記要求把這次大會組織好、開出成效,待會將作重要講話。下面,我結合今年的案件查處工作以及全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的檢查情況,先講三個問題。

  一、違法違紀案件的主要特點

  今年以來,在市委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1--10月份,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查處黨員幹部違法違紀案件761件,其中處級幹部4件,鄉科級幹部48件,處分黨員幹部364人,開除黨籍95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有63人,組織處理的2人,責任追究的3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全市檢察機關立案查辦職務犯罪案件93件,涉及縣處級幹部4人,鄉科級幹部22人。其中有影響的典型案件有:天台縣人大原副主任茅開榮腐敗案,玉環縣人大原副主任吳福青腐敗案,天台縣政協原副主席李曉平受賄案,玉環縣人大原副主任吳昌文腐敗案,臨海回浦中學原校長鄭鬱受賄案,市發改委產業發展處原處長兼重點辦主任楊萬利副處級受賄案,三門縣人大原副主任呂繼軍腐敗案,市沿海高速公路副總指揮湯鐵銘受賄案,等等。這些案件的查處,充分昭示了市委從嚴治黨、懲處腐敗的一貫決心,教育了廣大領導幹部,警示了執迷不悟者,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從這些案件的發案規律看,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特點:

  一涉案金額越來越大,呈現出頂風作案、“前腐後繼”趨勢的特點。從查處的經濟類案件看,涉案金額十幾萬、幾十萬元的案件明顯增多。市紀委查處的吳昌文案件,涉案金額近百萬元。吳昌文、吳福青、呂繼軍、楊萬利、鄭鬱等人單筆受賄金額都達20萬元。市縣兩級聯合查處的天台“11.7”串窩案,涉案金額高達400多萬元,其中天台縣人大法工委原主任許萬煉,在擔任縣建設局局長期間,收受工程承包方賄賂金額單筆就達30萬元。市檢察院查處的臨海回浦中學原校長鄭鬱案件,涉案金額達60多萬元。臨海市紀委查處的台州港臨海港區指揮部原總指揮楊聖軍違法違紀案件,涉案金額達80多萬元。頂風作案明顯。從查明的案件情況看,領導幹部違紀違法行為大都發生在2005年以後,吳福青、呂繼軍在組織考察提拔前後還在大筆收受賄賂,膽子之大,無以復加。“前腐後繼”現象嚴重。一些地方的重點領域、關鍵崗位接二連三出現腐敗問題,比如,仙居縣國土資源局四任局長、三門縣交通局四任局長、浬浦鎮四任黨委書記等都相繼被立案查處,這種現象值得深思。

  二串案窩案越來越多,呈現出團伙性群體化特點。從查處情況看,串窩案涉案人數佔總立案人數的20%以上。這類案件表明,有的地方和部門違法違紀分子相互勾結利用,形成腐敗利益共同體,往往是查處一案,牽出一串,帶出一片。如:椒江區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窩案,從站長、支部書記到普通職工,全站7名黨員全部被查處。臨海農業系統培訓窩案,涉案培訓機構9家,涉案公職人員18人。天台“11.7”串窩案,共涉及黨員幹部21人,其中縣處級幹部2人,鄉科級幹部6人。玉環機電工業功能區14家企業非法買賣土地案中,涉及黨員幹部11人,其中縣處級幹部2人。三門高考作弊窩案,涉及黨員幹部15人,其中鄉科級幹部3人,並有多名教師參與作弊。路橋“三大工程”協調辦三名副主任均因腐敗問題相繼落網。

  三作案手段越來越隱蔽,呈現出從直接收受錢物向曲線斂財轉變的特點。從查處情況看,腐敗分子的“抗藥性”明顯增強,呈智慧化、高科技化趨勢。有的在作案前精心策劃、作案中不留痕跡,案發時訂立攻守同盟,還有的通過一些表面上看似合法的經濟活動形式來掩蓋其非法謀利的實質;有的是本人或通過家屬以低價購買、借用、不過戶等方式從不法商人那裡獲取住房、小車等,進行權錢交易;有的以親屬、情人等名義入股企業,坐享其成,比如,路橋“三大工程”協調辦一負責人以其女兒的名義在行賄人所辦企業投資入股,謀取非法利益。有的以借錢、賭博等為名收受賄賂,瞞天過海。吳昌文以人大副主任的名義在平日裡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的同時,以子女出國留學名義,大量收受賄賂。今年以來,還查處了十餘起以“乾股”名義獲取非法利益的案件。

  四作案領域越來越寬,呈現出重點領域向新的領域延伸的特點。近些年我市查處的經濟類案件中,有70%以上都集中在工程建設、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產權交易、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如吳福青、吳昌文、呂繼軍、鄭鬱、湯鐵銘、許萬煉等案件均屬於在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等方面為企業主謀取利益,收受賄賂。領導幹部與非公企業主的不正當交往成為他們犯錯誤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發案領域相對集中的同時,腐敗案件向一些新的領域蔓延,有些被人們認為是清淨之地的領域也出現了腐敗問題。如:天台縣原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兼宗教局局長李曉平利用工作之便,先後多次收受宗教人士的錢物數萬元。

  五案件型別越來越廣,呈現出單一型向複合型轉變的特點。過去查處比較多的是權錢交易,近年來被查處的腐敗分子往往是集政治蛻變、經濟腐敗、生活腐化於一身,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交織在一起。吳福青、吳昌文等人在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收受賄賂的同時,長期與有夫之婦保持不正當的兩性關係。領導幹部生活作風問題往往是其經濟問題的一個“導火線”。

  二、違紀違法案件的沉痛教訓

  這些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不惜以身試紀試法,最終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確實令我們十分震驚和痛心。應該說,組織培養一名幹部不容易,個人也付出了很大努力,走到今天,作為一名市管領導幹部實屬不易,也不否認他們都曾為黨和人民做過許多有益的工作,得到了組織和幹部群眾的認可。他們為什麼會發生蛻變、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由人民的公僕成為人民的罪人?在反腐敗高壓態勢下,為什麼一些腐敗現象還屢禁不止?為什麼一些重點領域重大違紀違法案件一再發生?對各級黨組織來說又有哪些教訓?對領導幹部個人來說又有哪些教訓?對領導幹部個人來說又有哪些教訓?痛定思痛,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認真去反思和剖析。

  一這些案件告訴我們,滋生腐敗現象的環境和土壤還依然存在。從世界範圍看,腐敗問題依然是一個困擾世界各國發展的全球性問題和人類社會的公害這一現實沒有變。腐敗現象不僅僅中國有,西方國家也有。我們的反腐敗鬥爭是在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醜化的背景下開展的。西方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和腐朽生活方式,還繼續不同程度地影響和腐蝕著一些黨員和幹部。從國情看,我國正處於體制轉換、社會轉型和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體制不夠完善,行政行為、企業行為和市場行為還沒有得到有效規範和約束,導致腐敗的機會依然較多。同時,幾千年封建殘餘思想,助長了少數黨員幹部“拜金主義、貪圖享受”等錯誤思想。從黨情看,長期執政地位使我們黨始終面臨著進一步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的兩大歷史性課題,在執政、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考驗面前,黨員幹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黨員幹部是經得起考驗的。但是也不否認,一些黨員幹部忘記了宗旨,在思想和行為上偏離了方向,極少數成了腐敗分子。從市情看,台州民營經濟發達,經濟成份多樣,社會利益多元,體制轉型快速,重商逐利、敢冒險等特徵,使得腐敗的新情況新動向相對顯露得比較早,積累性問題較多,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規範市場行為等任務重。

  二這些案件告訴我們,當前體制機制制度方面還存在著薄弱環節。無論是案件查處還是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是一些好制度得不到落實,制度“稻草人”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比較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門沒有認真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懲防體系構建工作浮於表面,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疏於教育、疏於管理、疏於監督。與此同時,我們還看到,適應新形勢下反腐倡廉要求的制度體系還不健全,有的制度缺乏相應的配套和細化措施,有的制度內容落後於實踐,一些好的規定製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從發案情況看,大多數違紀違法行為與某些體制機制和管理制度的缺陷相關,無一例外地存在監督缺失或流於形式的問題。目前,干擾監督的人為因素較多,監督難度越來越大,監督環境越來越複雜,這就使得考察失真、廉政鑑定失效、“帶病提拔”等問題就很容易發生。

  三這些案件告訴我們,廉政文化在一些地方和部門還處於弱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繆爾達爾指出,如果一個地方形成了一種腐敗的民俗學,清正廉潔者很可能受到孤立、排擠和打擊,最後就可能被這種腐敗習俗文化所腐蝕,在這種氛圍下,逐利行為普遍化,並大量存在於各行各業的日常工作之中,腐敗就會容易成風氾濫,甚至被視為“正常”,演變成了一種腐朽文化,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產生了“笑貧不笑貪”、“笑廉不笑娼”等怪現象,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今年我們查處的案件中,串案、窩案的增多,正是這種腐朽文化所釀成的惡果。如椒江查處的區質量安全監督站窩案中,由於奉行來點腐敗不影響工作的觀點,最終發生了從站長到普通職工的集體腐敗。還有,現在社會上說情風盛行,一定程度上助長消極腐敗現象的滋生。

  四這些案件告訴我們,作風問題也是滋生腐敗的一個重要誘因。結合案件的查處,以及上階段責任制檢查中發現,少數領導幹部在作風方面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作風浮誇,紀律散漫,責任心不強,精力沒有完全放在工作上。二是公款吃喝現象嚴重,一些地方和單位相互宴請現象還比較嚴重。三是執行公務用車規定不嚴,領導幹部違反規定使用公車的現象屢禁不止,以致交通事故、車輛被損被盜等問題時有發生。四是公款旅遊、賭博之風有蔓延的趨勢,領導幹部出國境和外出考察過多。五是個別領導幹部的配偶子女仍然存在利用領導幹部的職務影響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等行為。六是一些退居二線的領導幹部違規在企業兼職,少數公務員在重點工程兼職取酬,社會各界反映強烈。正由於這些歪風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抬頭,擾亂了視聽,壓縮了正氣的生存空間,變成了腐敗行為的誘因。

  五這些案件告訴我們,少數黨員領導幹部修身律己嚴。一是權力觀扭曲。這些領導幹部腐敗的本質,就是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私有化、商品化、庸俗化,把等價交換原則引入黨內生活,不惜慷國家和人民之慨發不義之財,把為企業、群眾辦事當作“恩賜”,辦了事情要回報。吳福青在反思中講到,剛剛開始擔任“一把手”時還能夠正確對待權力,但時間一長往往就把權力看成是自己的。二是價值觀蛻變。呂繼軍、李曉平等人之所以走上違法違紀的道路,根源之一就在於放鬆了思想改造,理想信念動搖,政治熱情下降,致使自身的價值觀蛻變,政治責任感、公平正義感喪失,就難以抵擋物慾的誘惑。少數領導幹部就是從吃一餐飯、喝一杯茶、打一次牌、唱一次歌中開始,走上了違紀違法這條從政不歸路。三是榮辱觀顛倒。面對燈紅酒綠的“精彩世界”,與老闆、大款比,比出了“吃虧心理”,逐漸感到心態不平衡,以腐為榮、以廉為恥,致使利令智昏想在退休前撈一把。吳福青在懺悔時說,看到社會上一些人開著寶馬、賓士,心裡就不舒服,他們沒能力、沒水平,憑什麼?這一比,結果把自己也比上違紀違法的道路。四是道德觀淪喪。茅開榮、吳福青、吳昌文等人滑向違紀違法深淵的邏輯起點,就在於道德觀淪喪,放鬆自己,貪圖安逸,追求享樂。他們不僅在經濟上瘋狂斂財,生活上也極度奢侈糜爛,總認為生活作風問題是小節小事,所以不顧廉恥尋求感官上的刺激。他們嚴重違反了社會主義道德,都曾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兩性關係,有些還是自己的下屬。五是群眾觀喪失。一些腐敗分子在擔任領導職務時,不過組織生活,逃避組織和群眾的監督,極少聽取群眾意見,更是聽不得不同意見。同時,與少數所謂的“朋友”打成一片,有求必應,有招即去,稱兄道弟,好不風光,但最終還是被那些自以為是鐵桿朋友帶進了監獄。楊萬利在反思中講到,由於相信一個有十幾年交情的朋友而笑納20萬元錢,把自己送進了監獄,這是他根本沒有想到的。六是法制觀淡薄。這些腐敗分子不是謹小慎微,而是為所欲為,無所顧忌,自以為是,對黨紀國法缺乏敬畏之心,最終受到了黨紀國法的制裁。

  三、認真汲取教訓,進一步打造清正廉潔的領導幹部隊伍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這些案件所涉及的腐敗分子,由於腐敗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影響了自己的家庭幸福,給親人帶來了極度的痛苦,給國家財產帶來了嚴重損失,更給我們黨的威望和事業、台州幹部隊伍的形象造成了短時間內難以消除的負面影響。在市委全面開展新一輪創業創新的重要時機,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記取教訓,警鐘長鳴。

  一要以案為鑑,進一步提高對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極端重要性的認識。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同時又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充分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鉅性,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這表明了黨中央對腐敗問題的鮮明態度和科學判斷。就我市來說,市委、市政府對反腐倡廉建設一貫是堅決的,旗幟是鮮明的,這幾年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有些幹部,特別是個別領導幹部,對反腐敗重要性的認識停留在口頭上,表現在講話和表態中,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中,極少數的領導幹部在反腐敗的實際行動中存在著畏難情緒,可歸納為“六怕”:一怕查處案件影響本地、本部門的形象和政績;二怕影響投資環境;三怕影響社會穩定;四怕影響領導班子的團結;五怕得罪人,丟選票,影響自己的政績和升遷;六怕拔出蘿蔔帶出泥,弄不好還牽扯到自己;等等。說到底是政績觀在作怪。對腐敗分子的姑息和遷就就是對人民的犯罪,是對黨的事業的不負責任,我們得罪少數人為的是不得罪大多數老百姓,這是政治立場問題。前面通報的吳福青、吳昌文、茅開榮、呂繼軍等一批腐敗分子,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難道我們就因為怕丟失幾張選票而視而不見、放任不管、聽之任之、不作為嗎?在這個問題上,我相信絕大多數黨員幹部包括今天在座的同志們都是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態度明朗的。所以,各地、各部門和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切實提高對反腐敗極端重要性的認識,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覺把反腐倡廉視為新一輪創業創新的題中應有之義,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刻也不放鬆。

  二要以案為鑑,進一步強化為民務實清廉意識。黨的十七大強調指出,要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我們要按照這一要求,切實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不斷加強自身廉潔自律建設。一要堅定理想信念。事實證明,一個人犯錯誤常常是一念之差,理想信念一旦出現偏差,就象大廈失去了支柱,大壩動搖了基石,必然帶來政治上的變質、道德上的墮落、經濟上的貪婪、生活上的腐化,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今天通報的這些案件告訴我們,腐敗分子表面上看是攫取金錢財物,根子卻在理想信念大廈的倒塌。所以,我們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按照市委要求,擺脫迎來送往,遠離燈紅酒綠,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黨章》,加強黨性鍛鍊,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增強個人的定力,增強明辨是非、榮辱的能力,德操自守。二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縱觀所有涉及領導幹部的腐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濫用權力,謀取私利。這些腐敗分子之所以腐敗,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確地對待和使用權力,把追逐金錢作為使用權力的砝碼。對待金錢,每個同志都要有清醒的態度和認識。一個人太愛錢了,就不值錢了,在這個世界上,有比錢更值錢的東西,如黨的事業,人民的利益,組織的信任,百姓的重託,家人的安寧,朋友的關心。領導幹部由於職業的限制,領導幹部斂財之路是走不通的。我們不否認,領導幹部也有個人正當的利益,但決不可把當官與發財聯絡起來,為官與發財不能魚與熊掌兼得。誰淡忘、背離了這一點,誰手中的權力就會變成導致自我毀滅的“炸彈”。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人生處處是考場,權力場就是領導幹部面臨的一個最嚴峻、最現實的考場。領導幹部崗位是一個高危、高風險的崗位,要慎之又慎。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強化“挑夫”意識,做到權大不忘責任重、位尊不移公僕心,把職務看成是幹事創業的平臺,把權力看成是為民服務的責任。三要注重廉潔自律。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語重心長告誡我們,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歸結起來,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克己自律。借今天這次機會,我把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有關規定歸納為做到“六個禁止”、“四個不準”和“四個千萬不要”,在這裡重申一下。“六個禁止”:禁止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禁止利用職權和職務的影響為親友謀取利益;禁止私自從事營利活動;禁止假公濟私、化公為私;禁止借開展工作之機謀取私利;禁止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鋪張浪費等。“四個不準”:不準插手經營性土地出讓、建設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產權交易等重大事項的正常進行;不準以任何名義收受與其行使職權有關的單位、個人的現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不準大操大辦婚喪嫁娶事宜並藉機斂財;不準用公款相互宴請大吃大喝。“四個千萬不要”: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領導就為所欲為;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尊重就忘乎所以;千萬不要把組織的告誡提醒置若罔聞;千萬不要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總之,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不斷增強法紀觀念和自律意識,把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最基本要求,要有一顆敬畏之心,守住底線,築牢防線,遠離紅線,自始至終做到腦清目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三要以案為鑑,進一步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黨的十七大強調指出,優良的黨風是凝聚黨心民心的重大力量。我們一定要弘揚新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在今年的“作風建設年”活動中,各地、各部門大都能夠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扣主題、找問題、破難題,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加強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五風”建設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但從案件的查處情況看,少數地方、一些部門和個別領導幹部在“五風”上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特別是“社交圈”、“生活圈”不夠純潔,從中說明我市廣大黨員幹部的作風建設還需要打持久戰。我們要認真按照要求,堅決做帶頭踐行“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楷模,始終慎行、慎友、慎獨。一要“慎行”,就是認真地對待自己的一舉一動。工作如此,日常生活也如此,八小時以內如何,八小時以外也要如此。可能有些人認為,工作夠緊張了,業餘時間就該放鬆放鬆。生活上的小事也往往體現人的品質,大節固然要重視,小節也決不能忽略。放鬆並非隨心所欲,放鬆更不能是放縱,絕不能因惡小而為之。一個領導幹部如果在生活上不講原則,不守規矩,必定是自損形象,很容易被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彈所擊中。要注重修身養性,培養高雅品行,遠離庸俗,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二要“慎友”,就是嚴肅地對待朋友、友情。交友是人之常情,問題在於交什麼樣的朋友?按古代一位史學家的說法,朋友有兩類:“同道為朋”和“同利為朋”。在今天,“同道為朋”就是為國家、為人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志同道合,友好而有原則,親密而不庸俗。“同利為朋”在當前官場有兩種,一是內部拉扯扎堆,互為利用,一些集體腐敗的“窩案”就是它的產物;二是與外部人勾搭,權錢交易,不少受賄者與行賄者的關係就是如此。這兩種“朋友”都是以謀取私利為目的。同志們,當有人大把大把送你錢的時候,你千萬要搞清楚,這些人是因為私交而送還是衝著你的權力和地位來的。也許送錢的理由是由於私交,但收下之後就變味了。我們把他當朋友,他一轉身就在帳本上記得清清楚楚,隨時成為一個“定時炸彈”。同志們交友一定要謹慎,不要為友所累。三要“慎獨”,就是在沒有監督的環境中自覺管好自己。這本來是古代儒家的一種修養方式,但其精神也適用於今天。劉少奇同志在論及共產黨員時曾要求:“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隨著反腐敗鬥爭的深入,社會上的權力尋租形式也越來越隱蔽。完善機制,強化監督,是反腐敗的根本之計,但有時難免滯後。一個幹部想要經得住五光十色的誘惑,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其中很重要的是學會“慎獨”,在任何時候都“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要學會算帳,算一算政治帳,不要自毀前程;算一算經濟帳,不要傾家蕩產;算一算名譽帳,不要身敗名裂;算一算家庭帳,不要妻離子散;算一算親情帳,不要眾叛親離;算一算自由帳,不要身陷圇圄;算一算健康帳,不要身心憔悴。

  四要以案為鑑,進一步大力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都是黨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並強調要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註重治本,更加註重預防,更加註重製度建設。我們要在繼續保持嚴懲腐敗高壓態勢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實施綱要》,按照《台州市構建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實施辦法試行》的要求,加快構建起具有台州特色的切實管用的懲防體系,努力使幹部少犯甚至不犯錯誤。一要加強教育防範。從這些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出,領導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常抓不懈。當前,通過教育把講理想、講法紀、講廉潔作為永葆本色的根本要求,讓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既要勤政更要廉政,既要幹事更要乾淨。要不斷創新教育載體,切實增強教育的觸動性、震撼力,有效引導黨員幹部潔身自好。特別象今天這種形式,各地、各部門都要在元旦、春節前組織一次,有條件的要組織去監獄開展現場警示教育。同時要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深化“六進”工程,在全社會營造“廉榮腐恥”氛圍。二要健全落實機制制度。從這些案件看,政府對稀缺性資源的配置權力過大和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權力過大,導致了腐敗多發易發。我們要針對這些案件暴露出來的公共權力管理的薄弱環節,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公共權力執行公開化的改革。特別是要嚴格執行建設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招拍掛、政府採購、產權交易等制度。要狠抓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述職述廉、誡勉談話、紀委書記與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談話、任前廉政談話、部門“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財務審批和工程、黨內詢問和質詢等制度,推進幹部人事、行政管理、財政體制等重點領域的改革,提升科技防腐含量。同時,要不斷提高制度執行力,重問責、嚴追究、促到位,依靠制度力量真正讓那些腐敗分子付出應有的代價和成本。三要不斷加強有效監督。領導班子內部監督是最有效的監督之一。作為“一把手”,要對職責範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總責,帶頭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和議事規則程式,對班子成員中的不廉不潔苗頭要及時提醒教育,幫助改正,自覺接受監督;作為班子成員,要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職責,相互間經常提醒提醒,打打招呼,拉拉袖子,要比那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維護表面的一團和氣要真誠的多,珍貴的多,也更難得的多。對“一把手”和班子其他成員要敢於監督,共同形成一種堅持原則、坦誠相待、民主和諧的思想氛圍。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要求,對那些“含金量”高、資源比較稀缺、群眾比較關注的事項,對重大決策、人事安排、專案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等“三重一大”專案必須由集體來研究決定。黨政領導班子集體研究重大問題時,主要領導應作最後表態。要積極發展黨內民主,推行黨務公開,努力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四要積極倡導弘揚正氣。環境好,可以使人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環境不好,則會誘使一些人犯錯誤。在責任制檢查中,很多黨員幹部都談到,現在一些地方風氣不好,黨內政治生活不夠健康,正氣不足,說真話難,這也是腐敗現象滋長的重要根源之一。各級黨員領導幹部不但自身要清正廉潔,潔身自好,更要帶頭弘揚正氣,鞭撻腐敗,做到敢講真話、願聽真話,敢於批評不良風氣,敢於碰硬,敢於負責,營造一個人人堅持正義、人人講正氣,好人揚眉吐氣、小人無處立身的好的輿論和社會環境。通過各方努力,在全市上下真正把正氣樹起來,歪風剎下去,使心存腐敗念頭的人不敢越雷池半步,使作風不純的人在黨內沒有市場,大力營造一個幹部隊伍健康成長的良好從政環境。

  同志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茅開榮,吳昌文、吳福青、李曉平、楊萬利、鄭鬱、湯鐵銘等人用他們的政治生命寫就的警示教材,是我們判斷得失的一面鏡子。在當前全市上下興起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加快台州新一輪創業創新熱潮之際,我們要以此為鑑,記取教訓,倍加珍惜組織和人民的信任,倍加珍惜手中的權力,倍加珍惜幸福美滿的家庭,倍加珍惜台州來之不易的發展局面,乾淨幹事,把“清正廉潔”始終寫在臺州幹部隊伍的旗幟上,永葆共產黨人為民務實清廉的本色,以實際行動在推進我市新一輪創業創新活動中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