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讀後感怎麼寫

  讀了著名的現代文學家老舍先生的文章《母雞》。文中的母雞向我們詮釋了世間最偉大的情感---母愛。以下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老舍散文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幫助你解決問題!

  老舍散文讀後感範文篇一

  今天,我讀了著名的現代文學家老舍先生的文章《母雞》。文中的母雞向我們詮釋了世間最偉大的情感---母愛。

  這篇文章講的是老舍先生家中的母雞原先無病呻吟、欺軟怕硬、拼命炫耀自己,這使人心生厭煩。可是後來自從母雞孵出了小雞後,我們卻看到了一隻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的母雞,它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這讓我們都不由得敬佩母雞。

  “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對於文章裡的這句話,我是有很深的體會的。雞母親為了盡母親的責任,承受著勞累,一聲不吭,毫無怨言。這樣的雞母親,怎能不令人尊敬呢?然而,在生活中,我們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呢?

  於是,一幕幕往事浮現在我眼前。那年漲水,母親捲起褲腳揹著我,趟過一條又一條嘩嘩流水的街道送我上學;我考試失敗、犯了錯,不管多大的錯誤,母親總以寬恕來對待我的過失。在我失意、憂傷、無助、無奈之時,母親的微笑就像佛光一樣為我映處一片光明。從而,我進一步認識到,無論我遇到什麼困難,母親永遠是我可以停泊棲息的港灣;她的關心和呵護總會把我送上一條風雨無阻的航船。

  “兒行千里母擔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正不是母愛的體現嗎?母親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淳樸的。想必老舍先生也這樣想的吧。

  老舍散文讀後感範文篇二

  一次作文課上,老師讓我們看了老舍的作品《母雞》,它令我感觸頗深。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作者一向討厭母雞,但母雞有了小雛雞後為雛雞做了很多事,讓作者不再討厭母雞了。文中的母雞那種負責的精神令人敬佩。而平時的我,卻沒有想到自己應有責任感。記得有一次,我考試的成績十分不理想,錯題特別多,老師讓我們改在卷子後面,然後自己再出一道類似的題。可我錯的太多了,心想:把題抄上改完後就行了吧!老師看我改了這麼多,應該可以“矇混過關”了吧!不然,可改到什麼時候呀!想著,我便只改了題,出了沒幾道題,就玩去了。

  第二天,老師說:“少題的同學有:‘老舍散文讀後感範文、陶夢詩’„„”我頓時傻了眼,心想:看來還是逃不過這一關,混水摸魚也不行呀!於是,我就老老實實地改了題。今日想來還後悔萬分。我是多麼不負責任呀!我竟然沒有按老師改題的要求做,欺騙了老師,也欺騙了自己,辜負了父母的希望。而母雞是多麼負責任呀!與母雞相比,我自愧不如。我學習母雞負責的精神,再也不自欺欺人了。《母雞》喚起了我的責任心,敞開了我心靈的大門,我感謝《母雞》。

  北京市豐臺區南苑一小五年級四班陶夢詩一次作文課上,老師讓我們看了老舍的作品《母雞》,它令我感觸頗深。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作者一向討厭母雞,但母雞有了小雛雞後為雛雞做了很多事,讓作者不再討厭母雞了。文中的母雞那種負責的精神令人敬佩。而平時的我,卻沒有想到自己應有責任感。記得有一次,我考試的成績十分不理想,錯題特別多,老師讓我們改在卷子後面,然後自己再出一道類似的題。可我錯的太多了,心想:把題抄上改完後就行了吧!老師看我改了這麼多,應該可以“矇混過關”了吧!不然,可改到什麼時候呀!想著,我便只改了題,出了沒幾道題,就玩去了。

  第二天,老師說:“少題的同學有:‘老舍散文讀後感範文、陶夢詩’„„”我頓時傻了眼,心想:看來還是逃不過這一關,混水摸魚也不行呀!於是,我就老老實實地改了題。今日想來還後悔萬分。我是多麼不負責任呀!我竟然沒有按老師改題的要求做,欺騙了老師,也欺騙了自己,辜負了父母的希望。

  而母雞是多麼負責任呀!與母雞相比,我自愧不如。我學習母雞負責的精神,再也不自欺欺人了。《母雞》喚起了我的責任心,敞開了我心靈的大門,我感謝《母雞》。

  老舍散文讀後感範文篇三

  老舍《我這一輩子》是反應在社會變革與戰亂橫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劇命運。看完後讓我非常的沉重。但在悲劇故事下我不由的感受到老舍文筆下主人公的幽默與諷刺。從小說裡可以看出男主人公是一個聰明,勤奮,善良,善於學習的人。但這一切優良的品質又有什麼用呢?這些並不能讓他擺脫自身的困境,走出悲劇的命運。每一次的努力與付出,最終全成了泡影。

  老舍通過男主人公的經歷與思想變化帶著我們審視這個世界,審視這個社會。男主人公在遭到無數社會不公的待遇後,終於明白無論一個人怎樣努力的掙扎,自身的努力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在封建社會下人們的性格遭到了摧殘與扭曲,在壓迫下人們漸漸失去了獨立的人格,學會了如何當“奴才”。男主人經過三年的學藝和壓迫,逐漸變成了“忍耐者”。

  在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男主人公的單純與善良。對於自己妻子和師哥的“通姦”,他沒有產生過一絲的懷疑,雖然他有時覺得自己的妻子有點“野”,但他並沒有進行干涉。這一切的“善良”舉動不僅沒能換取妻子的愛,還給妻子帶來了跟別人私奔的機會。他自認為對妻子不錯,他認為比他師哥優秀,他困惑,他迷茫。他想不通妻子怎會跟一個還不如他的人私奔。這便印證了那句老話“好人難當啊”!

  在男主人公當上巡警後,老舍通過他當巡警的經歷。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官場腐敗,軍隊渙散,官員生活驕奢淫逸的世界。人們在這種世界裡,已沒有了人格的尊嚴,當發生兵亂時,不僅是那些當兵的強盜在搶東西,更甚的是搶劫的百姓比當兵的還多。但老舍並沒有對他們進行批判!是啊,命都沒有了,那還講尊嚴與道德呢?真是可悲可嘆!

  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所謂的“巡警”只是一種擺設,他們被當成掠奪百姓民脂民膏的工具。他們一邊在軍隊,長官面前當奴才,他們一邊又要受普通百姓的唾罵。他們裡外都不是人,這“巡警”可真難當!想活命還真痛苦。

  老舍通過《我這一輩子》告訴我們,如果你生活在黑暗與腐敗的社會中,不管是我這一輩子,還是自己兒子和孫子的一輩子,通通都只能忍飢挨餓,通通都只能給別人當奴才。不管你在怎麼努力也於事無補,除非這個社會變了天:變得光明與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