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學習廖俊波同志事蹟發言稿

  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蹟學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近日,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學習,不忘初心、紮實工作、廉潔奉公,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

  不得不承認的是,以前對廖俊波同志確實是不瞭解的,如果不是搜尋了廖俊波同志的生平事蹟,對廖俊波的精神是無從談起的。不管其他人是怎麼想的,但是我真心感覺這樣的官員是值得媒體宣傳、值得人民讚揚、值得黨政幹部學習的。

  近期,隨著《人民的名義》的熱播,大眾在看待官員追逐GDP的方面也從過去的一昧嘲諷變成現在的“誓死捍衛達康書記的GDP”等雖有戲謔卻有認同的感覺。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來看一下廖俊波主政時期的成就:廖俊波同志在擔任政和縣委書記期間,短短4年,財政總收入從20XX年的1.6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4.9億元,GDP、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均實現翻番。2012年,政和縣域經濟發展指數在全省提升35位,2013-20XX年政和蟬聯縣域經濟發展十佳。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實現個人的工資五年翻三倍都挺不容易的。而他能夠帶領自己地區的各項經濟指標連年翻倍,真的是值得學習。

  習曾說,在20XX年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其中習曾點評“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國的小康重點是全面,所以提高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很關鍵的指標。在大多數官員正努力往合格線拼搏的時候,廖俊波已經實現了接連翻番。所以,這種真正有能力的官員,為什麼不值得學習呢?

  當中學老師的妻子曾說:“如果我們兩個人一直當老師,可能更自在。”不能多陪伴家人,這未免是一種遺憾。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廖俊波同志的事蹟值得學習也正在於此。廖俊波同志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他體現的是一名優秀的黨員領導幹部該有的“忠誠、乾淨、擔當”,他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而這也是黨政幹部所要學習的地方。

  篇二

  廖俊波同志生前曾擔任福建省政和縣縣委書記,20XX年我們同時榮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還記得,20XX年6月30日,我和廖俊波同志一起在人民大會堂聆聽的諄諄教誨。如今,他卻因公殉職,讓我扼腕嘆息。斯人已去,精神永存。48歲的廖俊波同志就這樣離去了,但他用生命詮釋了人生的意義,他的精神就是一座豐碑,聳立在人們心中。我決心以廖俊波同志為學習的榜樣、對照的鏡子、前進的動力,不忘初心,紮實工作,當好信念堅定、真情為民、敢於擔當、務實重行、清正廉潔的模範,做新時期優秀縣委書記。

  當好信念堅定的模範。廖俊波同志入黨25年,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無論在鄉鎮、區縣,還是在市裡,始終堅守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追求,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每一名共產黨員,從舉起拳頭入黨宣誓開始,就必須一心向黨,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紅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為革命犧牲了14萬英雄兒女。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大力發揚革命年代“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和“一圖兩不圖”圖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的紅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樹牢“四個意識”,保持紅安永遠紅。

  當好真情為民的模範。廖俊波同志對群眾有深厚感情,把群眾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真心實意為百姓謀福祉,贏得群眾的真心愛戴。任政和縣縣委書記期間,面對政和縣貧困落後的狀況,他立下誓言、迎難而上,以“背石頭上山”的勁頭帶領幹部群眾開拓進取、苦幹實幹,該縣連續3年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累計減貧3萬多人。廖俊波同志不幸去世,儘管他已經離任政和縣,但仍有近千名政和縣幹部群眾自發前往參加追悼會。德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作為一個地方的主要負責人,要像廖俊波同志那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弘揚密切聯絡群眾的優良作風,切實解決好群眾在就業、就醫、上學、住房、出行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貧困不除愧對先烈、群眾不富寢食難安的歷史使命感,把精準脫貧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當好敢於擔當的模範。廖俊波同志敢擔當、敢負責、敢作為,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在促進改革發展穩定中爭當先鋒。面對政和縣落後狀況,他精心打造政和省級經濟開發區,引進創辦60多家規模企業。群眾都說,“園區是書記一腳一腳踩出來的”。擔當不能掛在口頭上,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我們一定要像廖俊波同志那樣,敢於擔當、勇於負責,面對風險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亮劍,堅決鬥爭;面對危機、突發事件,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利益誘惑,牢記“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教誨;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繁重任務,提醒自己“怕苦莫當官、當官莫怕苦”。

  當好務實重行的模範。廖俊波同志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始終牢記黨的囑託,對事業無比熱愛,對工作精益求精。他幹工作恪守“能到現場,就不在會場”的理念,有股子拼命精神,幾十年如一日,舍小家、為大家,家人想和他吃頓年夜飯都不容易。事業是幹出來的,不是等出來的。作為“一線總指揮”,要像廖俊波同志那樣,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按照目標變規劃、規劃變專案、專案變工程、工程變成效的要求,與機遇牽手、與規律同行、與時間賽跑、與困難拼搏,努力營造想幹事、幹成事、多幹事、幹好事的實幹之風。要堅持一線工作法、搬石頭工作法,大力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天接著一天干,積小勝為大勝,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當好清正廉潔的模範。廖俊波同志嚴以自律、廉以自守,從不以公權謀取私利,對家人要求嚴格,在幹部群眾中形象好、口碑好。風成於上,俗形於下。領導幹部帶頭就是無窮的力量。作為“一把手”,要切實增強主體意識、自律意識、標杆意識、表率意識,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凡是要求黨員幹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黨員幹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實際行動化作無聲的命令、強大的感召,讓下級黨組織看到榜樣,讓黨員幹部看到希望。要慎獨慎微,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認真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管好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培育清正家風,帶出清廉隊伍,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篇三

  廖俊波同志是福建本土成長起來的先進典型、時代楷模,是基層縣區委書記的榜樣和標杆。廖俊波同志雖然離我們遠去,但是他的精神永遠鼓勵著我們拼搏進取、擔當有為,這正是這個時代需要的精神。

  我體會到,當好縣區委書記,必須始終做到心中有黨,要有政治擔當。下一步,我區將把學習廖俊波精神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中,組織專題研討,動員全體黨員幹部對照廖俊波精神,進行“黨性體檢”和對照檢查,進一步激發鬥志,凝聚共識。

  必須始終做到心中有民,為百姓福祉擔當。廖俊波同志對群眾有深厚感情,特別是在政和工作期間,一心一意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才有了三年貧困人口減少3萬多人的成績。接下來,我們將持續下大力氣推進市政道路、園林綠化、環衛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醫療、安置房等民生工作。特別是要藉著迎檢中央環保督察的機會,全面推行“河長制”,重拳整治磚瓦窯、石材廠、黑臭水體、劣五類水等,全面打響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還人民群眾清新、宜居的生活環境。

  必須始終做到心中有責,為地方發展擔當。廖俊波同志在政和工作期間,曾經3天跑4個城市、會見6批客商,可見一個山區貧困縣謀專案、求發展的強烈意願和積極行動。廖俊波同志在基層工作時候,一直遵循“能到現場就不在會場”的求真精神。我們將動員全體黨員幹部把指揮部前移到一線、把力量壓到一線,少說空話多幹事,撲下身子抓落實,全力推進省委拉練、建設美麗莆田30大重點攻堅和市級“雙八十”開竣工等專案,加快招商對接。

  必須始終做到心中有戒,為幹部廉政擔當。區委書記是一區之內黨風廉政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為全區的黨風廉政建設負總責。既要帶頭做執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不把“班長”當成“家長”,管好自己,管好親屬,管好身邊人;還要持續鮮明樹立實績選人、一線用人的導向,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

  篇四

  讀完廖俊波同志的事蹟介紹,抬望窗外,飄著細雨,陰沉得有些壓抑。我的眼圈微微發紅,為我們失去了一位質樸、親民、實幹、能幹的好乾部,為黨失去了一位忠誠、擔當的優秀共產黨員而惋惜,更被他的事蹟所感動。雖然,我與他素未謀面,但他的光輝形象已烙在了我的心上。

  “能夠當一個領頭人,讓23萬政和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他眼裡,能夠帶領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就是“一線總指揮”最大的使命,也是生命中最大的自由和快樂。“週末不周末,關鍵看有沒有事,有事就沒有周末。”為了帶領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廖俊波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鐵人”、“工作狂”。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扛起了“一線總指揮”的責任,用擔當做出了對黨和人民忠誠的最好詮釋。向廖俊波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工作在一線、生活在一線、調查在一線”的實幹精神;學習他“能夠帶領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就是最大的自由和快樂”的奉獻精神;學習他親力親為“把脈問診”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的擔當精神;學習他“週末不周末,關鍵看有沒有事,有事就沒有周末”為幹好每一項工作而忘我工作的思想境界。

  廖俊波就像一面鏡子,對照他,我在感動之餘,也深刻認識到,承擔一份工作,就應該同時承擔這份工作所對應的責任,並不斷地將這種責任付諸實施。廖俊波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是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用他有限的生命譜寫的人生壯歌依然在我們心頭傳誦。作為一名高速公路基層交通執法員,崗位很平凡,責任卻重大,一個小疏忽就有可能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我們要用滿腔熱情和高度的責任心做到責任止於此,不著任何藉口,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畏懼任何困難,腳踏實地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幹好每一項工作,為高速交通管理事業奉獻出更多的熱情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