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在身邊演講稿3篇

  感動,是父母一句句親切的叮嚀;感動,是朋友一次次患難中的援助;感動,是陌生人一聲聲緊張的問候。那麼感動在身邊的演講稿怎樣寫?下面小編整理了感動在身邊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感動在身邊演講稿篇1

  感動是什麼?有的人說,感動就是消防員無私救人,犧牲自我的精神;感動就是武警官兵日以繼夜,奮不顧身的保家衛國;但在我看來,感動並沒有那麼遙遠,或許是生活中的一次舉手之勞,一聲貼心問候,一句真誠關懷,又或是一個善意微笑„„都觸動著我的心靈,感動是無處不在的,它就在你我的身邊。

  記得一次我與同學聊天,她說了我們班李老師的一個經歷。幾年前李老師剛剛邁入特殊教育的行列,在特殊學校教一個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孤獨症也被稱為自閉症,是一種嚴重的發展障礙,孩子的父母從來沒聽過孩子叫一聲“爸爸”、“媽媽”。面對這樣的情況李老師並沒有退縮,她知道孩子需要她,家長需要她,這個社會需要她。於是,她無數次的逐字逐句的教他發音,教他喊爸爸,媽媽,教他喊老師好„.教他穿襪子,穿鞋子,教他說今天是幾月幾號„.儘管很多時候孩子還是不理會,甚至出現情緒反應把老師的手臂咬傷,使勁的打人,用頭使勁的撞牆,但是李老師並沒有放棄而是用最大的耐心和愛心去感動去熔化這塊堅石。用心血與汗水灌溉祖國的花朵.也許,這個小小的事例,只是我們學校許多特教老師中的一個縮影,我們的身邊還有更多的人,為了特教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一位平凡的特教老師在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看似平凡的工作,這,讓一個平凡的我對她產生了一種不平凡的感動和敬佩***。

  捨身救人固然偉大,但有時候感動只是一種執著,一種奉獻。正所謂“平平凡凡才是真”,關鍵在於你是否注意到身邊的平凡人所做出的

  不平凡的事,是否留意到那滴從老師臉頰上流落的汗水。

  感動在身邊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鞠躬***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多一分感動,多一分溫暖》

  感動是什麼?感動是沁人心脾的甘泉,感動是燻人欲醉的暖風,感動是衡量人性的一把標尺,感動是測量愛心的一架天平。

  花開花落,時光踏著輕盈的足跡,永不留駐。走上護士這個平凡的崗位已經第四個年頭了,這個時間的定格或許並不長,但在這裡,我卻收穫了無數的感動和溫暖。對於護士來說,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氣吞山河,沒有令人豔羨的財富和權利,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是那麼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的近乎瑣碎。 不必說感動中國的任何人,在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值得我敬仰和愛戴的人,他們是紮實肯幹、身先士卒的醫院各級領導;是老驥伏櫪、默默奉獻的老主任們;是年富力強、充滿激情的中青年骨幹,更是我朝夕相處的護士長和老資歷護士,她們秉承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數十年如一日,默默堅守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這些前輩都成為我人生的良師益友,激勵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記得去年冬天的一個下午,已經交完班下班了,科室來了一個70多歲的老人,他氣短、心前區疼痛不適,正當我們護士在給老人測量生命體徵的時候,他卻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我們吾主任正好要下班回家經過護士站,他立即為老人查體,做心電圖,無大動脈搏動,無自主呼吸,心電圖顯示急性下壁心梗,吾主任有條不紊,冷靜理智地佈置每一個搶救步驟,本來要下班回家的同事們,聽說科室在搶救病人,又迅速回到工作崗位,建立靜脈通道、上呼吸興奮劑、胸外心臟按壓、簡易呼吸器輔助呼吸,大家分工合作、配合默契,1分鐘、2分鐘、3分鐘......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在吾主任帶領下,經過全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老人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轉危為安,當老人的子女知道了整個搶救過程後,非常感動,向我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主任卻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溫暖了病人和家屬,也告訴我們,這就是我們的職責,做好我們應該做的。

  在科室裡,主任經常說:“科室就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要想把這個家建設的更好,就需要我們每個人辛勤的付出。”科室的冠脈造影手術經常是一做就到晚上十一二點,雖然有時候累得動都不想動彈,但大家都毫無怨言,等做完手術後,吾主任帶領所有醫生還要把每一個手術病人再看一遍,問問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這種對病人認真負責的態度就值得我們去學習。

  作為人們健康的守護者,醫生同樣也有生病的時候。吾主任在生病的時候,依然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踐行著醫生“救死扶傷,執著追求”的誓言。

  前一段時間天氣冷熱交替、反覆無常,長期埋頭苦幹的吾主任心繫工作,當身體已經發出異樣訊號時仍無法放下手裡的工作,最初只是感覺咽喉疼痛,他以為只是一般的咽喉炎症,多喝喝水就行了,再後來體溫逐漸升高,他也只是吃點消炎藥,仍然還是每天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從未抱怨一句。就這樣連續數日的工作勞累後,他的體溫已由低熱發展到39攝氏度的高熱,平時忙前忙後、聲如洪鐘的他說話聲音嘶啞、精神也一下子萎靡了很多,同事們都勸他趕緊休息去看病治療。誰知主任卻說:“沒什麼大事,輸輸液就好了。”在週四的上午,吾主任帶領全科醫生查完房、開完醫囑、和重點病患溝通好病情後,難得地坐來下歇一歇,護士這才有機會給他輸上了液體,同事們幫著看了下他的口腔,左側扁桃體已經是III度腫大。如果再繼續勞累工作,病情加重,就算是鐵人也可能倒在工作崗位上。心內科的工作較為繁忙,很多醫生都已超負荷工作,吾主任都為許多年輕醫務人員做出了良好的榜樣。 我感動每一次護理後得到病人一句真心的“感謝”;我感激工作中主任護士長對我的每一次鼓勵和信任,越來越明白健康的可貴,生命的脆弱與短暫,我能做的,就是更加用心的工作,努力工作!

  奉獻不止,感動常在,多一分感動,多一分溫暖。我們的人生因感動而溫暖,我們的人生因奉獻而閃光。只要我們心中裝滿著愛和奉獻,就無愧於我們的良心,讓我們在這片熱土上耕耘,在感動的海洋裡收穫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感動在身邊演講稿篇3

  你感動過嗎?或許有,又或許沒有。

  感動,是父母一句句親切的叮嚀;感動,是朋友一次次患難中的援助;感動,是陌生人一聲聲緊張的問候。感動,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感動,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動,是憶君遙在瀟湘上,愁聽清猿夢裡長。

  手觸控不到感動的形狀,腦海想象不到感動的滋味。但是,我們能用心去感受,用筆去描繪,用眼睛去發現。也許仔細一瞧,身邊的感動還真是數不勝數呢。

  現在我們的心,是否已經被麻痺了?是因為生活上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壓著?還是因為學習任務過重,每天都來不及去感動?或許,我們是在逃避。小月月事件已經在警告著我們,那顆我們已經冷漠許久的心,到什麼時候才能再“跳動”起來?人世間最珍貴的情感不就是感動麼?一個舉動、一次幫助、一聲問候、一句叮嚀、一種眼神都能是感動。感動就在身邊,觸手可及。

  還記得小時候幼稚,玩吹泡泡,等泡泡吹得很大很大,飛上了天。在陽光的照耀下,泡泡變成了五顏六色,五彩斑斕的,我就想:泡泡裡的世界是怎樣的呢?如果我能進去那該有多麼好啊!

  如今,想法已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了,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犯錯了也不能再只是吐吐舌頭。想到這,眼眶不禁有些泛紅,原來幼稚的小時候,那麼讓人感動。

  也許在你不經意間,感動就已靜悄悄地來到,或許只是你沒發現。

  讓我們的心,感動吧。
 

感動在身邊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