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黑板報

  中醫藥也叫漢族醫藥,起源於漢族,由古代漢族學者創立,其本身也是漢族文化組成部分。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關於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圖片:

>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1:

  中藥文化

  底蘊豐富——說到中國的藥文化,由於它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其底蘊十分豐富。然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導致某些誤識。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長期以來,我們對藥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往,無疑對中藥事業的繼承、發展與推廣是十分不利的。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我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佈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

  唐代孫思邈編著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藥物經驗,對後世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

  內容2:

  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清華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體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流動著的‘資訊-能量-物質’的混合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系統-暨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中醫藥的資訊、控制、系統觀與現代西醫的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結合,形成新的醫學形態 -系統醫學,西醫將可能由此進入系統生物醫學時代,但是作為傳統醫學的中醫藥,有必要儲存一部分傳統的中藥房與中醫師隊伍,也就是文化遺產。

  還包括近代鍼灸經絡的發展史,近代中醫氣的進展簡史,中西醫結合史,中醫中藥史等。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