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做到學習與思考

  學習是個龐大的話題,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出發:目標管理、方法管理、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下面小編為你整理如何做到學習與思考,希望能幫到你。

  一、目標管理

  學習應該是有目標的,帶著問題的學習才能夠學到知識。

  如果只是泛泛的閱讀,在我們讀完之後腦子裡基本上又只剩下一片空白了,頂多說一說這本書講了些什麼就算不錯了。而帶著問題去閱讀則效果全然不同,由於帶著問題,在閱讀時候便會更多的思考,去探究這本書跟我想的問題的關聯以及能否解答我的問題。這種情況下的閱讀深度顯然比第一種要深,所學知識自然也就更加牢固。所以我們要進行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先去設立好此次學習的目標知識。

  目標是實施行動的路徑圖,帶領我們走向成功。目標可以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短期目標就是幾天、幾周、幾個月的目標,比如我想在一個月內啃完一本《心理學與生活》來了解心理學的基礎知識,短期目標一般都是具體的、可實施的。長期目標的話就是一兩年、三五年的目標了,比如我想在一年內學好心理學,長期目標往往是抽象化的,因此為了更好的實現長期目標,應當將其具體化、步驟化,劃分成一個個小的近期目標。漫無目的的學習是無效的,目標才是我們的動力所在

  二、方法管理

  1.即刻行動,拒絕拖延

  道理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懂,可真正做出行動的卻很少,要克服這一點就必須堅持即刻行動,一開始會很困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發現一種慣性推動著我們行動。

  採銅老師採用的一種說法我認為很不錯,即做出最小化可行產品。一個人的最小可行產品是什麼呢?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產品的含義,產品是結果而非過程,產品也是一種可以被使用或檢驗的東西。比如,閱讀一本書不是產品而寫讀後感就是一種產;在某家公司的實習經歷不是產品而寫成的實習報告是一種產品。通過即可行動,做出我們自己的最小可行產品,然後接受他人的反饋再進行修正,這才是理想的路徑。

  2.及時反思

  我們的進步更多的來自於我們對於自我的反思行為。讀很多書,卻不動大腦去思考書中的問題,這種被動的學習方法並不能使我們吸收多少知識,孔夫子也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學習而不去反思只會給自己造成困惑。

  反思是對之前行為的總結,有了這種總結,才能更好的對之前行為作出修正,通過一次次的修正,獲得一次次的進步,最終走向成功。

  3.批量處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到一心二用的,一下子做兩件事必定意味著犧牲了你的效率。同時,從A類事情轉換到B類事情也會產生相應的損耗,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做B類事情的最佳狀態,批量處理這一行為則可以減少我們在事情之間的轉換過程,從而有效減少因此產生的損耗。批量處理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將同質化的事情放在一起處理,如我今天準備寫作和製作PPT,寫作過程可以分為素材收集、構建大綱和填充細節,製作PPT可以分為資料收集、排版,其中搜集資料就是同質的,特別是當我寫作和要製作的PPT的主題相近時更是如此。

  再舉個我在銀行工作的例子,一個企業如果要給30多家企業付款,如果沒有批量處理功能,就需要30多張轉賬支票,對企業來說需要填寫的內容很多,對銀行來說要分三十多次做出去也很麻煩;而如果是開通了批量處理功能的企業,只需一張集中處理的單子和幾張A4紙做的詳細付款名單即可,對於銀行前臺來說也只要做一次交易即可。批量處理同質的事情所帶來的好處隨處可見,在學習之中也是一樣,對於同質化事情的一塊處理,可以給我們節省多更多的學習時間。

  4.列清單

  列清單不是單純的列出需要做的事情,這樣就沒有意義了。首先要學會分類,將事情進行歸類,如一週內需要做的事情一類、是自己快樂的事情又分為一類等,這樣有助於我們更清晰的處理、安排我們做事的順序。

  其次,在列清單的時候學會對事情因為重要性不同而進行排序,如最重要的打A,一般的寫B,不重要的則標註為C,要多做清單中A的事情而少做C事情。學會運用這一技巧可以使清單的作用更大化。

  三、時間管理

  時間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但它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創造出時間,但我們可以做到合理安排時間和充分利用時間。

  合理安排時間的前提是我們要知道自己的時間都花在了哪,因此做個時間統計表吧!就像下圖這樣,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每段時間的區間。

  只要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的時間都花在哪裡,就可以減少那些不必要專案上的時間,從而將這些省下來的時間合理安排到對我們自身有益的事情上。

  除了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學習以外,利用碎片時間也相當重要。現在社會隨著節奏越來越快,生活中大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更多的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碎片時間,充分利用起這些碎片化的時間相當於無形中增加了我們的時間。舉個例子,在公交站臺等車的五到十分鐘,完全可以拿出手機或者kindle進行閱讀,一般情況下這點時間也可以閱讀個3也書了,這樣一算一本200也的書也就2個多月看完了。而以這種方式利用時間,你會發現讀完這本書後你自己根本沒覺得花時間,這不時間就無形之中多出來了嗎?

  四、精力管理

  最後,還需要注意對自身精力的管理。良好的精力有助於注意力的集中,學習的過程中必須是注意力集中的過程,注意力沒法集中在所學習的東西上,學過之後肯定不能產生什麼印象。很多人看似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習上,可其在學習過程中要麼無精打采,要麼注意力不斷跳躍,根本沒有做到聚精會神,這樣低下的學習效率註定了事倍功半。而想要改變這一情形,要做的就是加強自身精力的管理。

  鍛鍊是有助於提升精力的。精力和時間不同,時間是沒法多出來了,一天就是24小時,但精力卻可以通過鍛鍊產生變化。觀察你身邊的人你會發現,總有那麼些人精力充沛,晚上加班精神還很好,而這些人很可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長期堅持鍛鍊,鍛鍊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但也是一件瞬時收益較低的事情,它必須你堅持長期鍛鍊才能有效果,短時間的鍛鍊可能便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也可能是導致許多人鍛鍊了一小段時間便放棄的原因吧。讓我們先鍛鍊起來,強迫自己堅持一段時間,看看效果,那時候我們便會不願再放棄鍛鍊這一習慣。

  對於精力的管理,鍛鍊是外在促進因素,充足的睡眠則是前提,兩個相輔相成。鍛鍊是增加我們精力的強度,但並不能幫助我們恢復精力,睡眠則起到了恢復精力的作用。如果把我們的精力比作弓箭,每天處理的事情比作小怪獸,假設我們有十支弓箭,原來消滅小怪獸需要兩支弓箭,通過鍛鍊後我們只需要一支弓箭,但這並不能讓我們重新擁有十支弓箭,而睡眠就是起到這一效果的,為我們補充兵器,重新擁有十支弓箭。所以說充足的睡眠相當重要,它是我們恢復精力的唯一途徑,恢復好精力才有可能保持良好的精力。

  先行動起來吧!理論並不一定能指導實踐,只有通過實踐積累知識才能反過來指導實踐。萬事開頭難,把最難的那關跨過了還有什麼可怕的呢!